两人有了孩子之后,两个人在当地没有任何亲戚在,段泽想要苏湘好好养身体。
就请了假不去上工,自己在家带孩子,给苏湘熬各种补汤,伺候她坐月子,白天夜里都不敢睡,怕孩子饿了,怕孩子尿了,哭喊声乱到苏湘,又怕苏湘心情不好觉得无聊,每日里,苏湘醒着的时候,他就一边抱着两个孩子,一边凑到苏湘面前和她打趣说话,一个月里段泽累到不行,却每日里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傻爸爸式的笑。
一个月下来苏湘月子养的好极了,面色红润,肤色白里透红像是剥了壳的鸡蛋,来看望她的夫人都渍渍称奇,段泽听着总是一脸与有荣焉,好像能让媳妇养的好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可是他自己一个月连轴转却是瘦了许多,苏湘看着心疼,出了月子后,硬是不让他上工在家好好养了半个月。
两个孩子出生后每天晚上就是段泽抢着在带,苏湘白日里在家带两个小魔头,晚上他不舍得让苏湘因为这个休息不好,生产时吓坏他了,总把她当瓷娃娃一样捧着。
她已经为他辛苦的孕育了两个孩子,他不舍得她再有更多劳累,女人生产时脆弱的凄厉的叫喊,也吓住了段泽,如果早知道,他绝不会要孩子,怎么能承受失去她的可能,他会疯的,这些年他们早就融为一体了,如果苏湘去了,段泽甚至不会想多活一天。
这些年下来,段泽对苏湘多好,苏湘看在眼里,队里的人们也看在眼里,再也没人说她没有眼光被段泽哄的迷昏了头,反而是羡慕她的女人越来越多。
一对双胞胎小娃娃的名字是他们的老爸段泽起的,顺便上了个户口,那时候苏湘才知道自家男人是个起名废,她家娃出生在秋天,于是大娃娃叫段秋深,二娃娃叫段秋凉,这名字听的她心累,不过也觉得不算太难听就默认了,顺着大名起了小名,深深,凉凉。
苏湘比段泽年纪大,快要三十还生过两个孩子的人了,却因为这些年过的滋润,和段泽恩爱不移,比少女时期更美了,因为有了娃,多了母亲特有的慈爱温柔的光辉。
村里的女人都羡慕她慧眼识珠,当初以为她到了二十多岁‘高龄’嫁了个成分不好的愣头青,等着看她的笑话,到头来把自己酸成了柠檬。
他们队里有两个男人是出了名的宠老婆,一个是段泽,另一个就是赵前进。
前者是娶了老婆之后越变越好,是在村里妇女口中常和自家男人提起的学习的典范,后者是宠爱媳妇宠的和家人离了心分了家,做牛做马努力干活也换不来人家一个笑脸,没有回应的付出就成了笑话。
何欢嫁进赵家之后不久就闹得赵家人分了家,把她和赵前进分出去单过,赵前进也不懒,又能干,如果他们夫妻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未必不能过好。
可是何欢嫁给赵前进后,一日比一日更嫌弃赵前进没有文化,和自己说不到一起。
恰巧,她和苏湘前后结婚,两个人又有梁子,就不自觉和对方继续比较,看着段泽对苏湘更细心,也更有文化,于是心中越发不平,也就更嫌弃赵前进。
因为嫌弃,所以两个人连孩子都没有。
可是人的心都是会累的,赵前进现在已经几乎想不起来当初自己对何欢的那种狂热的感觉了,他对她的爱就像燃料不足燃尽的火堆,只剩下了一堆灰烬,毫无意义。
深夜里他常常会想哭泣的母亲,神情疲惫的父亲,和难过的弟妹。
他后悔了,可是,还能怎么办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走下去,没有退路了。
第62章 第三十三章
这些年何欢心里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城,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内心一阵狂喜,确认了消息是真的之后,当天赵前进上完工回来,就被告知要离婚。
面对何欢一脸冷漠坚定的神情,赵前进沉默半晌,心里一面声音是放过彼此,一面声音是不甘心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到头来成了一场笑话。
心里交战许久,最终叹了一口气说“可以。”
何欢松了一口气,这些年赵前进对她好她不是没有感觉的,结婚前她其实也是对他动了心的,不然也不会只和他暧昧,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和回城相比,而她也不会和一个乡下人过一辈子。
本来当年她是相中了宋青云的,想和他暧昧的,明明宋青云已经对她有些动心了的,可惜出了那挡子事,让她的想法夭折了。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赵前进爽快的同意了离婚,她可以高考回城了,她有光辉的未来可以去期待,她却一点也不开心呢?心里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又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何欢强迫自己不去深想,站起,转身,收拾自己的东西,抱紧父母给她寄过来的一套高中课本,搬回了久违了的知青点,开始紧锣密鼓的复习,既然已经做下了决定,就努力往前走,她要回城。
当年和何欢暧昧过的宋青云也在当地结了婚,不是追了他许久的张凤来,是和一个漂亮的当地姑娘,去年刚抱了一个女儿,而不是像书里写的那样被吊了许多年。
张凤来在苏湘段泽搬离知青点后据说为了追宋青云干了不少蠢事,不说臭了名声,也是让人敬而远之,现在也放下了,最近也准备高考回城。
不光是他们,杏花村的知青,不管是结了婚还是没结婚的,听到高考的消息后都躁动了起来,被乡下生活逐渐湮灭的当初的雄心壮志好像又随着消息的到来又燃起了熊熊烈火。
如果不去试一下,怕是一辈子都会不甘心,成为他们一辈子的遗憾与执念。
我一定要去试一下,不然死都不甘心。
没结婚的知青没有人管,想怎样复习高中知识就怎样复习高中知识,可是结了婚的知青不同。
消息才传来了不过几天时间,已经有好几个知青闹着离婚了,男女都有,其中就包括何欢。
于是,家里有嫁进来的女知青,或者娶了当地姑娘的男知青的人家,这几日家中气氛都有些压抑,草木皆兵,就怕这些城里来的借着高考抛夫弃子或者抛妻弃子的跑了。
但是,对于知青来说在回忆里靓丽广阔的世界远比让他们背井离乡,困了他们多年的灰扑扑的仿佛永远暗无天日的乡下要有吸引力的多。
林红燕这些年都没有结婚,她和苏湘做了朋友后,才从苏湘的口中知道了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的精彩许多,远不止她所知道的小镇和乡下那样,那样多姿多彩的世界从小伙伴的口中诉说出来的同时,也一点点的助长了她心中野望的小苗,然后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苏湘曾在她最能说的时候,笑着对她开玩笑说让她不如去做个记者,追问了记者是做什么的之后,这就在她心里留了印记。
从那时起,她就坚定了在乡下不嫁人的决心,慢慢熬了许多年,在苏湘嫁人后,她越加寂寞,没有人听她说话,和她做伴了。
林红燕长的可爱,追她的小伙子也不是没让她动心的,但是每每想起自己从未见识过的多彩世界,她就坚定了决心,拒绝小伙子的追求,不管再怎样动心,她都告诉自己要记住自己的目标。
然后转眼她就二十七岁了,身边的知青一个接一个结了婚,这几年也不再有人试图撮合她和谁了,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她内心的坚定,拿话说她是老姑娘的不是没有,但是同为知青的人们却是敬佩她的坚定的。
她终于迎来了高考的消息。
同时,苏湘带着两个儿子和段泽一起坐在陆源的茅草屋里,面前还是陆源这里才能喝上的清甜地泉水。
陆源的腿没能治了,能走,扭曲的弧度不做手术是掰不回来的,但是人比起七年前白了不少,还是瘦,不过比起之前却是胖了不少,头发也不再是杂草一样,因为早年的磋磨,脸色是常年的冷肃。
不过面对苏湘一家,他全部的亲人,陆源会用他全部的温柔对他们,如果没有姐姐,他早就死了,又怎么能等得到如今被放回去不用继续改造的消息呢。
对,陆源不用继续改造了,甚至当初没收的许多他家的东西都会还给他,书里,这笔钱就是陆源的启动资金。
现在陆源告诉苏湘“姐,姐夫,我想参加高考。”
苏湘怔了怔,但也并不意外,因为知道局势最终会变化,所以她一直有督促段泽和陆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