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郎君断定,应该是个常客。
只是这新娘子满脸泪珠儿又是怎么回事?
木雕郎君想了半天,把它归结于哭嫁,舍不得父母双亲。
新娘子也看过了,他低头继续整理自己摊位上的木雕小玩意儿。
***
洛时节再细看这摊贩儿的相貌,可不就是新娘子心心念念的人。新娘子知道会路过这个摊位,才掀开了轿帘,渴望再看这位俊郎君一眼。
原来张屠户的女儿真的有想要说亲的对象,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家里人,亦或是还没来及表白,就在一场乱七八糟的情况下,变成了今天这般结局。
洛时节看到那障碍数本来是【2】:本来只有两个障碍的,说不定新娘子只要去表白,一个障碍就算跨过了,那剩下的一个又有什么难!
洛时节似乎又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横插一杠的毛病了,她紧张兮兮把卖身文书揣进怀里,迟疑了会儿,干脆跺了跺脚,飞快朝木雕摊子走去。
俊郎君一看来人了,立马变出个笑来:“小娘子要买什么小玩意儿,随便挑随便选,都是手工做的,价格不贵还耐看!”
洛时节喘着气,张了张嘴,正欲说,她却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他未来娘子的相貌,居然就是张屠户的女儿。只是紧接着,这张脸变成了另一个罗刹似的女人,画面中正对着木雕郎君喝骂。
未来娶的这个老婆和他不是很和睦啊……
俊郎君:“……”
“小娘子看中了哪个?我给小娘子包起来。”
算了,她还是开不了口。
洛时节看着送亲队伍走远,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可是如果她捣乱,她的家人该怎么办呢?张屠户该怎么办呢?掌判会不会一气之下,连她也一起胡乱找个人嫁了?!
想起掌判那张恼羞成怒的脸,她可不会轻易饶了挑战自己权威的人!
第 5 章(捉)
扬州广陵东郊,夜幕四合。
方氏回到家中的时候,天已经差不多全黑了,再看左右邻居,也已经闭了门,掌着只巴掌大点儿的灯光,享受一家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她左左右右看了一圈,竟没有一家开着门,方氏嘴里嘟囔了两句儿,又看了眼手里提留着的两块大肥肉,一时不知道该进屋好,还是该干些什么。
方氏已经四十岁年纪了,守寡了二十多年。与先夫崔郎在一起的时候,也就生了一儿一女,现在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发达了,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就独自住在乡下,想儿子了就去城里待上几天再回来,日子过得倒是自在。
可是自在虽自在,但相比左右邻居家,她总觉得自己似乎少了些什么。
是少了些什么呢?她自己又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或者其实已经想到了什么,就是不愿面对罢了。
进屋去吧,时候尚早,一个人呆着也空落落的,她又挨家挨户瞄着,看到洛时节家还掌着灯,便把肉提了一块进屋,把另一块不大不小的肉提着,向洛时节家的小茅草屋走去。
--------------------
洛时节没有阻止张屠户的女儿出嫁,心里闷闷地回到家中,想着籽莲和青青可能马上就要回来了,她便支起个锅,加了水,打算等水开了下野菜干。
今天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她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又想起怀里的卖身文书,于是拿出来摊开在桌上,细细看着莫辞彦的字。
他写的字可真是好看,无论在现代还是在这个大宋,她都还没看到过有谁的字比他写的还好看的。哦,除了书院里教导她念书的陆先生。
他们两个的字都是顶好的。
正看得入神,门却响了。
方氏提溜着一块肉,毫不客气地进屋来,把肉朝她的桌案上一放,洛时节及时地收了文书,还好没弄脏。
“洛丫头真是大喜啊,听说你眼睛好了,方婶子特意买了两斤肉来恭喜你!”
一看是方氏,洛时节顿时没了精神。
得,唠唠叨叨的人是又来了。
方氏是她们家的邻居,是看着洛时节长大的,以前和洛家没有什么往来,也就这几年,突然就熟络了起来。
尤其是对洛时节,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话想聊,洛时节不搭理她,她也能聊上个把时辰再走,风里雨里,不分场合。
洛时节定然知道这肉不是专门为她买的,但方氏说送她,她不要白不要,于是道了谢,看了看肉的成色,肥瘦相间,是块好肉,她把肉提起,挂在墙上。
肉肯定不白拿的。
没啥心情的人儿很识趣地像往常一样,往桌边一坐,支棱着眼睛,静静地看着对面人说话。
“你个丫头忒不厚道,眼睛好了也不知道来婶子家报个喜,婶子也好开心开心哪。”
洛时节嘻嘻笑道:“前天去婶儿那里,看婶儿家门紧闭,也就没去敲门。”
前天修屋顶,茅草不够,想去借点,却没人,也就将就了。
“原来是这样哪,还不是你那个哥哥,现在算是有点出息了,在城里又买了个铺面,卖丝绸,央我去给他看顾几天,这不今天才回来嘛!”
“回来就回来,非得让我提两块肉回来,又都那么大,我哪吃得完哪,我说不要,他非得让我提回来,说是野猪肉,有嚼头,我这个儿子就是太孝顺,我又拗不过他,就只好提回来啦,”
“我就想着提回来分给左邻右舍,也能让大家尝个鲜儿不是,婶子想着与你最是亲厚,所以也送你一份,觉得太肥就扔一边,没什么大不了的。”
洛时节撑着脑袋,时不时望锅上瞟,心里想着籽莲买的羊肉春饼,再配上野菜汤,热热乎乎,何等美滋滋……
“说实话,你这不怎么吃肉的人,怎么也能胖成这样?”
啊?
这话她可不爱听了,于是笑也似的眯着眼睛,回她:
“哪里哪里,我胖的比较随意,没婶儿那么专注嘿嘿……”
方氏听出来她话里的不开心,于是又打着哈哈夸了她两句。
洛时节觉得,她不能再盯着方氏看了。
自从眼睛好了,看谁都好累。
系统提示音又及时地响起来了:
【需要跨越的婚姻障碍数:1 】
暗叹方氏对剃须匠刘叔真是情有独钟,这么多年了,心里眼里还是他,怎的到现在也不找媒人说媒,两人一大把年纪了,可真能扛~
要不,她给他们俩说合说合?就这么一个障碍,就跟窗户纸似的,戳破了不就好了。
洛时节灵光一闪,她为什么不做个媒人呢?况且她还有这个异能,握得这么一手好牌,可不能烂在手里!
越想越是这么个理儿,她可比其他媒人的起点高多了,不做媒人岂不可惜?
媒人做成一对姻缘,谢礼定是丰厚的,银子也定是多多的~
想起银子,洛时节就两眼发光,打定了主意,这第一个单子,就从方婶儿开始。
只是该怎么开始呢?她想了想了,试探地问方氏:
“方婶儿,我今天看到刘叔去官媒那里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莫不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正儿八经再续一个吧。”
剃须匠刘二郎,丧妻多年,抚有一女,已经远嫁。家里只有一个妹妹,嫁到了隔壁村。刘二郎有一手剃须的手艺,早年在城里开了个剃须店,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女儿,且又逢涨租,就又把剃须店搬到了乡下,给左邻右舍剃须,挣个零花钱。家里有田地几亩,其中不乏两三亩肥田,他女儿出嫁后,他一个人过,日子尚还过得去。
但是刘二郎品行如何,身体是否有缺陷,是否沾染恶习,洛时节不得而知。如果沾了恶习,她是绝对不能把方氏往火坑里推的。
以上信息都是方氏和她唠叨时告诉她的,具体肯定还要她自己去看去打听去证实。
“毕竟最近户部派人下来,抓了不少还算不错的良家子,他莫不是看上了谁?”洛时节瞅着方婶儿的脸色,又补充了一句。
“不可能!”方氏再也控制不住,猛地站起来,可是蹦进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占了上风,于是赶紧追问:“他看上谁了?他要娶谁?他要娶别人了?!”
方氏直觉得天有点崩塌了,连眼神儿都跟着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