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的歌女也停下了拔动琴弦的纤手,抬眼一看,顿时便也是面容失色。
“黄沙遍野,遮天蔽日,这是蝗祸来了!”歌女甚至都顾不上收好吃饭的家伙,顾不上包间里的客人甚至是逍遥城最尊贵的逍遥王殿下,当即便起身,开始往外奔逃。
歌女脱口而出的话,顺着空气传进龙啸天二人的耳朵里。
“蝗祸?蝗虫?不可能,这不可能!”风飘飘立马就想起几日前逍遥王府,那名侍卫曾经说的那些话。
不可能,她的预知光环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
“那不是蝗虫,那绝对不是蝗虫!”风飘飘低声呢喃,看着那漫天的黄沙正在不断地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靠近。
这一刻,风飘飘甚至都感觉到了腿软,忍不住扶住窗户框。
风飘飘二人看着那几乎遮天蔽日的黄沙,说出话。
窗户下面,逍遥城正街之上,所有的人都因为那不断靠近的黄沙,慌乱不已。
正在做生意的小商贩,匆忙收起东西,就要开始往家里赶。
正在买东西的客人,也匆匆回家。
那片黄沙虽然看起来隔得近,但实际上距离逍遥城确实有一段距离的。更何况,蝗虫所过之处,必然会将所有的绿色植物通通啃食干净。
到达逍遥城,中途确实是需要花上一点儿时间。但同时,那遮天蔽日的蝗虫是数量也是极多,所过之处,停留时分,便又有新的队伍加入,在同一片田野上停留的时间,也越发的短暂起来。
龙啸天和风飘飘不过是在窗户边呆了一刻钟不到,逍遥城里已经看不见人烟了。
不仅如此,第一酒楼的掌柜也上楼来告知风飘飘二人,最好先将窗户关上。
即便是风飘飘再不相信,蝗灾确实是来了。
逍遥王府在逍遥城的最中心的位置,距离远近闻名的第一酒楼,其实又有一点距离。
封地中出现蝗灾,这该是多大的事情,不用想龙啸天也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必然会让他头疼不已。
数日前,侍卫曾经报道过,会有蝗虫过境,但是由于这个女人,他最终没有一早就做好准备。
这个女人?
想到这里,龙啸天直接拂袖离开。
龙啸天这一走,甚至走时还用冰冷的眼神凝了她一眼,风飘飘顿时觉得,自己的整个心脏都开始皱缩起来。
他不信她?
他为什么不信她?
这明明不是她的错,她预知光环,却是没有预测出逍遥城会有蝗灾。
蝗灾为什么要来?为什么明命不该发生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的发生在她眼前。
风飘飘神情呆滞,甚至连掌柜的叫了她好几声,都没有发觉。
这次蝗灾来得太过迅速,逍遥城的臣民们甚至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蝗灾之后,天地间一片荒芜,放眼望去,甚至连丁点儿绿意都看不见了。
逍遥王紧急召集了所有的幕僚,匆匆讨论该如何处理蝗灾后续。
“王爷,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这位幕僚本就是逍遥城本地人,家里本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管家已经亲自去庄户看过了,地里连一丁点绿意都看不见了。
“王爷,正逢秋收之际,经此变故,想要安抚民心,库房必然要大放血。”
“王爷,我们起事吧!”
听见幕僚们统统都是一片惨然,龙啸天的脸色同样也不好看。
“起事?大家又不是没看到探子禀告,如今龙国上下军民一心,我们以什么名义起兵?”
龙啸天脸色难看,心里甚至都开始怨怪远在龙国国都皇宫内院的太皇太后。
龙啸天甚至都在怀疑,母后让他暂时忍耐,其实就是在帮那个与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外人。
她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支开,到底是何居心?
“王爷,我们亲眼目睹,蝗虫朝着北边飞去了,龙国大旱,即便那所谓的国师,在全国各地挖水窖钻井,想必也没办法奈何这突如起来的漫天黄沙吧!”。
为了让龙啸天同意起事,幕僚们纷纷出谋划策。
“蝗虫过境,咱们大可打着回京谢罪的名号行军,想必过不了十天半个月,我们顺着蝗虫所过之地,一路北上。”
“同时也可一边安抚灾民,收集民意,以此作为敲门石,逐渐进京。”
“届时…”说到这里,那人直接再脖子处比划一下。
“王爷你想想,自前国师死后,又是地龙翻身,又是干旱,天火,甚至是蝗灾,这一桩桩一件件岂不都是再向百姓们述说龙国气数已尽,需另择新主了吗?”
“普天之下,没有人比王爷您,还更有这个资格。”
听着幕僚们纷纷出主意,龙啸天心底也开始升起丝丝波动。
见龙啸天脸上有松动,幕僚们乘胜追击。
“王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何不趁着蝗虫过境,在他们自顾不暇之际,直接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
有人神色兴奋,也有人当家抱拳下跪。
“不怕王爷怪罪,我们私下里已经造了大批的盔甲兵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王爷一个准话。”
幕僚话音一落,没等龙啸天回应,门外便传来一阵敲门声,贴身小厮前去查看后,立马就回禀。
“王爷,是风姑娘!可要让她进来?”
蝗灾之后,风飘飘整整消失了数日时间,直到今日才回府。
其中一位消息不怎么灵通的幕僚,当即便开口:“对!让风姑娘进来,风姑娘能掐会算,让他帮我们卜算一个上佳时间。”
他话音一落,立马就被旁边得同伴扯了扯衣袖,小声在其耳边低语:“少说两句,那位风姑娘确实是神机妙算,但她的本事怕是要略逊于京都那位。”
“别说了!风姑娘可是王爷的座上宾,你们快都少说两句吧,没瞧见王爷脸色都变了吗?”这两位的窃窃私语,顿时又引起了另外几人的注意,赶紧打断他们。
幕僚自以为逍遥王是因为他们说了风飘飘的坏话而变了脸色,齐齐噤若寒蝉,而实际上让逍遥王脸色而不好看的原因,还是这一次又一次累积起来的失望。
逍遥王发现,凡是风飘飘卜算出的小事儿,都是正确无比,但只要涉及到国家大事,她的卜算能力,就如同劈叉了一般。
从最初的地龙翻身,他送信告慰,最后却被京都大臣回信嘲讽。别说什么京郊十里,没有一个幸存者了,人家干脆连个伤亡都没有。
紧接着,又是时疫预言,据传当初京都确实是封城数月,时疫十有八九是真的,关键是他们的防疫大夫还没到京都,龙玄九的人就已经将疫情完全控制住了。
甚至还在京郊弄出了各种工厂。
通过探子来报,龙啸天发现,不仅是他派去的大夫们留在了京都药厂,什么皮革厂纺织厂甚至是建筑公司,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百姓们想要去往京都。
京都如今已经成了龙国百姓们,朝圣一般的地方。
疫病被龙玄九的人消弭了,好了,接下来风飘飘又算出会有干旱和天火。
干旱,人家挖水窖钻井。天火来临,那些人也不过是烤地瓜看热闹。
就好像风飘飘预料到的那些事情,全都是个笑话一样。
再加之这次这次蝗灾,明明有衷心侍卫提前了十数日就已经来报,他当时甚至都有些信了。
同样是那个女人,她一口咬定不会发生蝗灾,一口咬定那名侍卫是为了自己,是在说谎。
龙啸天想着,那日若非是自己怕寒了老臣的心,当时甚至都把侍卫给拖出去砍了吧!
所以,风飘飘她,到底是那方的人,龙啸天也没办法分辨了。
“让人带她回房休息吧!”龙啸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么久以来,风飘飘从一个普通厨娘,走到现在这个位置,都是他一步一步捧出来了。龙啸天即使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这么长时间的相处,风飘飘已经在自己心里占据了重要位置。
“吩咐厨房,多准备一些吃食,她也是不容易。”
龙啸天这话一说完,就不再去关注正在书房外等待的风飘飘,开始和幕僚们讨论具体细节。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行军起事多的是条例需要确定,并不是今天说着起事,今天就能行军。
各种调配,也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