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祸水[快穿]+番外(105)

作者:三青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很快,眼底这一堆灰烬,已经变成了简单的混泥土。

为了让效果更明显,纪笙直接从里面赶下一坨将之平摊在地上,之后才扔掉木材,开始打开那个装着叫花鸡的土疙瘩。

不知是不是纪笙的手艺真的提高了,还是因为这个叫花鸡原滋原味到,连一丝佐料都没加。

这个鸡倒是出乎意料的没毛病,在荷叶的清香中,饿极了的纪笙和龙玄九倒是非常不客气的平分了这只鸡。

龙玄九是当今皇帝,自然是很注重用餐礼仪,而纪笙为了拖延时间,吃的也是极慢,拖到肉都冷了,龙玄九也吃完好一会儿了,纪笙这才不得不停下用餐。

又再次去碧流河打了两竹节的水,回来给龙玄九净手。

巧合的是,纪笙还故意在她早前摊开的,在柴火余温以及在微风吹拂下,已经干了的水泥之上给龙玄九倒水洗手。

这水一往下倒,当然不会浸入土里,反而顺着干涸的水泥纹路,不断往外流淌。

“陛下!”纪笙眼睛顿时瞪得溜圆,顾不上皇帝可能还没洗完手,就直接将竹节往地下一扔,捂着嘴一脸夸张的惊呼。

纪笙指着地面咋咋呼呼:“陛下,您看,您快看!”

对于今日这几番变故,龙玄九对于这个小国师已经完全改变了看法,早前一位德冷静自持,完全是他想多了。

小国师怕是年纪小,还是个没长大的少年,才如此咋咋呼呼吧,龙玄九皱眉。

“陛下您看,您快看,老天庇佑!”纪笙收起捂着嘴的另一只手,故作夸张的双手合十,对着天上拱了拱双手,感谢上苍。

龙玄九:“???”

他顺着纪笙早前手指的方向往下看了看,又疑惑的抬头看纪笙,不就是灰色泥块吗?小国师高兴个什么劲?

似是知道龙玄九没看明白,纪笙再次捡起自己刚刚惊讶中故意扔下地的竹筒,示意龙玄九好生看着。

“陛下,您看,水倒下去,流走了。”纪笙好似终于从狂喜中收了回来,故作镇定的凝视地面。

龙玄九:“…”水倒在地上不流,还能停住不成?

等等…流走?

龙玄九弯下腰,伸手摸了摸灰色泥块。

触感僵硬,材质粗糙干燥,等等,干燥…

“这泥块竟然浸不透!”龙玄九眼中划过一道沉思。

“对!陛下您看。”纪笙故意弯下腰,用竹筒轻轻的触了触水泥块,“已经和地面完全贴合了,若是用水窖中用这种泥块糊上,您说水还会漏吗?”

龙玄九眼中划过一丝惊愕,当下便又将目光投向眼底这一小块灰色石头,甚至也用收起内力用脚试了试。

果不其然,这泥块是真的与地面贴合了。

这泥块与周边泥土颜色绝然不同,是从哪里来的?

龙玄九略微一思考,便立马将目光方向原来火堆的位置。

原本的只留下灰烬的位置如今已经成了一大摊灰色土块,由于那些还没彻底熄灭的木材就在水泥堆附近。

木材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泥中的氧化钙反应,迅速生成碳酸钙,即便那处水泥更多,但同样干了。

龙玄九拧着眉头往火堆旁走了几步,弯下腰仔细观察,甚至伸手触摸。

他甚至发现一些还没完全燃尽的木头渣子竹炭等等,竟然也被那灰色泥块给搅合了进去,关键是即便如此,此处的灰色泥土,依旧是坚硬的如同石头。

此处的温度还要更高,也可能是因为纪笙一开始并没有将底部的水泥也彻底打湿,龙玄九踢了它们一脚,竟然直接将土疙瘩给踢开了。

映入眼绵的,便是一小堆还没彻底浸湿的灰色粉末。

看着这些灰色粉末,龙玄九正准备询问纪笙,不过是一些粉末,怎么会凝固成硬疙瘩时,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各种零碎画面。

龙玄九使劲的闭合睁开几次眼睛,身体甚至都开始摇晃起来。

纪笙见到这一幕,当即吓了一跳,连忙就迈过来,搀扶住对方。

奇怪的是,纪笙刚刚搀扶到龙玄九,龙玄九脑中的奇怪画面,瞬间便尽数消退,续绕在鼻尖的,只剩下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

龙玄九身体一震,当即就甩开纪笙的手臂,避到一边。

纪笙疑惑的看了看自己的手,虽然洽完叫花鸡,也握过木材,但她也是有去碧流河洗手,明明干干净净的,怎么皇帝反应这么大?

纪笙疑惑,也从善如流的道歉。

反应这么大,纯粹是龙玄九自己的问题,当然不会怎么怪罪纪笙。

同时刚刚脑海中的那一幕也让龙玄九明白,这些灰色粉末确实有让水窖不漏水的功能,这东西甚至不单单只能用于糊水窖。

在那些零碎片段中,几十米几百米高的庞然大物,似乎都与此物息息相关。

早前那个那个人待了很长时间的白色方块屋子,似乎也是此物制成。

“这东西叫什么名字?”龙玄九垂眸,语气情冷。

“这灰烬看起来就是泥巴,又是微臣无意中打倒了水,与之混合而成,要不然就叫它水泥好了!”

这东西的起源很是广泛,有人说是古罗马人发明的,也有人说是古埃及人发明的,甚至在历史书上也有一个标准答案英国的某位建筑工。

但在中国这东西就叫水泥,既然都盗用了别人的专利了,纪笙也没那个脸皮把名字也给别人改了。

水泥,就叫水泥!纪笙眼神坚定。

“水泥?”龙玄九顿时将眼皮一抬,再看向纪笙的目光就有一些意味深长了。

水泥,记忆中这种灰色泥土的名字,似乎就叫水泥。

为什么会这么巧合?

眼前这人和记忆中那人,给他一种特别相似的感觉。

他不仅将龙玄九甚至是龙国子民们这一辈子从未见到过的物件,与那个奇怪记忆名字对上,更令龙玄九产生怀疑的是,这人医术绝伦,记忆中那位,似乎也不逞多让。

龙玄九越想越觉得奇怪,越想脑袋越疼。

“陛下,您怎么了?”眼见龙玄九再度扶额,纪笙便上前握住其手腕开始为他诊脉。

奇怪,这身体明明正常的紧。

纪笙的突然靠近,鼻尖闻到香气,一切记忆嘎然而止,龙玄九:“…”

“行了!既然如此,爱卿你将此‘水泥’带回工部,可要好好研究。”龙玄九甩开纪笙,意味深长的再度凝视纪笙几眼,脚下踩着轻功,率先便离开了森林。

那消失的速度,好似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似的,早都忘了最开始跟过来,其实是害怕纪笙腿瘸,出什么意外。

这会儿龙玄九只觉得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整理那些东一块西一块的记忆。这次他再也不会因为疼痛故意不去想,他总觉得那个记忆重要,甚至非常重要,他必须要尽快想起来。

龙玄九这一离开,直接弄得纪笙一头雾水。

暗叹,帝王心,海底针。

不过水泥一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回程路上,纪笙顺道顺了几块煤,之后便直接去了工部。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纪笙在同工部大臣们详细商定了策划后,挖煤,挖石灰岩,甚至迅速在京郊盖起来高温窖,专门用于水泥制造。

以此又多出了无数个工位,解决了有一批京都无业游民的问题。

甚至因为京郊之事,逐渐被跑商的商人传递出京,许多其他城市的百姓,也开始进京务工。

由于工人越来越多,建的房子也越发的多,最终京郊还真得形成了一个外城,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工部大臣的队伍也训练的差不多了,京郊附近村落,给村民打的水窖,也陆续干了,初步储水效果可嘉。

与此同时,第一批规划田,甚至是新型灌溉都在稻香村见到了初步成效。

村长特意将一批新鲜而又粗壮的蔬菜送进国师府,告知纪笙早前交给他们的竹制滴漏不仅节省水,也减轻了他们那些老年人的负担。

如今,京郊各地村镇,年轻人们基本都出村打工去了,各村落里留下的大多是年幼的孩子以及老人了。当然,纪笙也不是真的葛朗台,早就制定了政策,会放农忙假。

一项项发明一一落实,效果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工部尚书走路都带风,在朝堂上向皇帝禀明后,得知一切进程的皇帝当即便给了应允,吩咐工部各大臣即刻便带人去往各洲各郡,组织钻井建水窖,顺便科普新型灌溉事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