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稚气未褪的眼底仍有几分彷徨,却是点了点头,理解他的不易。
卫封兴奋地大笑出声,当即诏来太医为二人请脉,提前为庄妍音调理身子。
太医每日都去央华宫为庄妍音调理,也来丙坤殿为他请脉,并赞叹道:“皇上体魄年轻,似有望居仙人之范,依臣看您大有百岁之寿,也还不止。”太医说完才察觉自己失言,皇帝自然是要万岁才好,他忙跪地请罪。
卫封倒是欣喜,那望居仙人是一百二十岁高寿。若是这样,他不求一百二十年,他求九十年、一百年,他要与他的小卫厮守到老。
……
从前的芜州最出名的便是那道花椒水煮鸡,如今的芜州又添了一个国知院,大齐皇帝从这里走出去的,大齐十二位能臣也自这里学成报国,一时间国知院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
庄妍音也在延景四年这个春日的尾巴里前来打卡,重温旧时岁月。
春昼艳阳当空,穿过青竹掩映,从前没有牌匾的书院已挂上卫封御笔所批的“国知院”三个正体大字。
来往皆是文质彬彬的人,也是年轻人居多。
庄妍音身穿海棠色长裙,未戴帷帽与面纱,与一袭玄衣的卫封牵着手步入书院。他们的身影太般配,频频惹得人回头侧目。尤其是在场的年轻男子皆在望见她时失神,但见她身侧挺拔俊硕的男儿,一时也不敢上前来搭讪。
卫夷与卫云跟在身后,也很怀念从前的时光,纷纷带着笑脸。
庄妍音忽听有人迟疑地唤她铃铛,回首才见是林婶与石旺,他们仍守在书院中,以书院为家。
二人已知他们身份,欣喜还能重逢,忙要行礼,被卫云笑着拉住。
庄妍音见林婶与石旺都过得不错,心里也放下心。同他们聊过后便与卫封去从前的住所。
书院虽然对外开放,但唯有她与卫封的院子围了栅栏,不可近前。
庄妍音透过栅栏眺望见梨林,那排排梨树比从前高了太多,一旁的几棵桃树也粗壮了一圈。梨花与桃花飘落在春风里,拂过鼻端的风都带着春日花香。秋千架在风中晃动,阳光里那一摇一晃的影子宛如稚子欢快的脚步。
卫封牵紧她的手,对上她甜美的笑也扬起薄唇。
不少文人正透过栅栏远眺这间院落。
“这就是皇上当年所住的屋舍。”
“听闻皇后与他也是在这里相逢的。”
几个年轻的书生遥望这如画卷的风景道:“我能想象皇上为何这般痴心了。”
“为何啊?”
“年少最好的时光都托付在这里,若是我在这里遇到一位关照我的姑娘,我也会用终生痴情来回报她。”
几人笑起。
又来一波文人,见满空梨花与桃花在春风里起舞,作起诗来,身旁不相识的文人也一同接诗。几轮下来,那牵着自己女儿的一名文人一时还没有想到巧妙的诗来接。
卫封道:“小童春走媚光渡,桃花嫣然满上头。”
众人回头看他,又瞧着那牵着女儿的文人,只觉得那小女童在明媚阳光下与桃花嬉闹的模样十分可爱,都赞叹这句妙哉。
夜晚,游人散去,书院终于归为从前的宁静。
卫封横抱着庄妍音往他们从前所住的那间卧房去,她忙挣脱。
“不要这样,我要来玩角色扮演!”
他不解。
“你先进去,你等我。”
卫封无奈摇摇头,眸中尽是宠溺。
他回了房等候,拿出两块金丝楠木与刻刀打算雕刻两个小人儿,一个是庄妍音,一个是他。不一会儿,门外响起庄妍音熟悉的脚步声,又是一阵拍门声,一如从前的节奏,也是从前那个软糯清甜的声音。
“哥哥。”
“哥哥。”
他披上外衫,打开房门。
少女站在檐下,一手提着油灯,一手搂着一个小枕头。她小鹿眼怯然也清澈,却穿着一身薄纱花罗裙,青丝如墨,香肩微露,嘟起的红唇妩媚。
“哥哥,我怕黑,我要同你睡。”
卫封喉结滚动,勾起唇:“男女授受不亲。”
庄妍音一时微愣,没想到他还演这一出。
她歪着脑袋:“可咱又不是没一起睡过,你英俊帅气,我一开始就惦记上你啦。”
宁静的夜里忽然响起她一声娇呼,油灯与枕头掉落在地,她已被卫封拦腰抱回了房。
她喊着夫君,被他用力惩罚。
“叫哥哥。”
庭中月色浪漫,桃花与梨花温柔飘落,秋千在晚风里载着花瓣随风摇动。
这是最好的时节,也是最好的岁月。
她与所爱之人五指相扣,愿用一生柔情为他守住这份爱情,而他也在漫长甜蜜的这一生里给了她一个盛世江山。
……
延景九年,大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延景十四年,齐帝统一南越与草原多部落,草原最强盛的达乌纳也俯首甘为藩国。而延景十六年,更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空前繁荣的年代,各国朝贡,天下归一,文人辈出。
后世人总向往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武力统一、文治灿然的年代。有千古一帝,有清正儒雅的相辅,有楚子大家,有著作等身的苏氏文圣……
后世人总评价齐帝卫封统一六国,统一文字、钱币、建筑工事,开创延景盛世,让后世八代无虞,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千古一帝。但对于其宠妻的行迹却是评判参半。
史书上的皇后受齐帝钟爱与敬重,在史记里皆是母仪天下的好名,但在野史中却有诸多受批判家诟病之名。
野史记载,皇后受草原汗王国铎暗恋,国铎归顺大齐是因为皇后。
明音灯是齐帝为皇后所点,劳民伤财,只因为皇后怕黑。
又记载齐帝大肆动用人力财力,为皇后出海寻夜明珠,皇后宫中有数千夜明珠,奢华到极致。
又有一说,皇后想吃柑橘了,齐帝就派人快马加鞭运送最甜的柑橘,跑死无数马。皇后想吃海鲜,齐帝就建立了专门运送活鲜的官队。皇后想回周国省亲,齐帝抛下朝政与民生陪同皇后回娘家。
而这些都被齐帝下令撤出史书,只给皇后留好名。甚至是皇后唯一的儿子献明帝也异常宠爱其母,在位期间也将野史扫得干净,连民间敢对皇后不敬之人都得抓去吃劳饭。父子俩宠爱皇后到令人发指。
随着时光流逝,时代变迁,两千年后科技文明的时代,仍有不少学者研究齐帝。
他谥号昭武皇帝,年十九登基,七十九岁驾崩,一生只有一妻,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罢黜后宫的皇帝。昭武皇帝画像俊硕,相传皇后美貌昳丽,但其画像并未有传说中那般惊艳。齐朝在位三十六名皇帝都葬在齐陵,唯有昭武皇帝没有葬身在陵园中,有野史记载他的陵寝精工瑰丽,建在周国一带,且是与皇后同葬。但齐史上只有皇后的出生年月,而并没有记载皇后薨在哪一年。
直至不久前,芜市地铁十三号线施工队挖掘出了昭武皇帝的陵寝。
墓口被无数塞石堵得密不透风,而这些塞石每块重约八.九吨,上刻有达乌纳的文字。考古学家赶来,刚开始以为会是汗王国铎的陵墓,但施工车辆移开塞石才望见陵墓入口处雕刻的都是齐朝的文字。
这座陵墓里雕刻的壁画人物与殉葬宫人都是齐朝服饰,而陪葬品车马、宫殿、宝石、金玉器物,全是那个时代的珍宝。更有万马千军列阵守护在墓主寝宫门外,玉门上为防止后世人盗墓,更是刻有“擅闯者死”的警示。
考古者也很畏惧,但看这陵寝规模已经可以推断这是昭武皇帝卫封的帝王陵寝,而他的皇后也应该与他同葬在这里。为了学术研究,墓门还是被大家报以虔诚和致歉的心态打开。
入眼华光万丈,无数夜明珠垂挂在陵寝上空,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珠宝。而昭武皇帝的棺椁宽大瑰丽,考古学家小心开棺,果真望见棺内是帝后合葬。
只是大家来不及细看,棺椁之下竟然还有机关,棺椁瞬间下沉消失,地面封闭。而大家也找不出开启的机关来,也为了对死者表示尊敬而放弃了寻找地下机关。
在众人准备研究陵寝时,整个陵寝地震山摇,应该是触发了最严密的保护机关。众人为了安全只能撤离,而整座瑰丽的陵墓也消失在了轰塌与机关中,华丽的宫殿下沉消失,变作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