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佳习梨转过望去,果然就瞧见淡黄色的腊梅花,开得正是繁盛。虽然,它们被摘下来以后,很快就会枯萎。
然后在翌日傍晚,又会有新的腊梅花来接替它们曾经的位置。
想到这里,佟佳习梨只觉得心中有些绞痛。怎么好端端的,她就在想这些让人心伤的事情了呢?
到底…
是那么一句太皇太后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让她心中难过了。
“你去交给苏麻喇嬷嬷吧。”佟佳习梨有些恹恹的,说道:“我想在这儿坐一会儿,看看这夕阳下的余晖。”
木桑虽然不大明白佟佳习梨为何会如此,到底还是乖乖地听了话,抱着腊梅花就进去里屋找苏麻喇嬷嬷了。
这日胤禛还未回到慈宁宫。他与皇后说了几句话,从偏殿里头出来时正好就瞧见了在廊下坐着的佟佳习梨。
佟佳习梨的神色里头显露出几分落寞让人看着就觉得十分地心疼。之前梁太医的话,胤禛自然也是听在耳朵里头的。他一样地觉得难过,可在看见佟佳习梨如此神色的时候,便觉得心中更加难过。
她的伤心,他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
随着日子一日一日地向除夕推进,起初太皇太后一日中还有小半的日子是清醒着的。可越往后,一日当中更多的是浑浑噩噩,病痛缠身难以下榻。
腊月二十七,距离除夕尚且不足三日。这日清晨,太皇太后那儿竟是醒来得格外早。
苏麻喇嬷嬷与佟佳习梨本是守夜的。天不过刚刚亮,正要收拾整理一下回去歇着,却不料太皇太后已经自己起来了。
佟佳习梨忙不迭地跟着苏麻喇嬷嬷进了里头的屋子,就见太皇太后站在穿衣镜前,打量着自己的模样。
“哀家老了,头发都白了。”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自从病了以后,愈发得显得老了。如今看着镜中的自己,竟是这样瘦了许多。”
老人家没胃口吃不下东西,又被病魔困扰着。时日长了,自然是显得有些骨瘦如柴了。
苏麻喇嬷嬷眼眶红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抹了抹眼角已经快要溢出的泪水,上前帮着太皇太后整理了一下衣裳,就道:“您不老。”
“等到春日来了,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
“是吗?”
太皇太后的声音很轻,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回答苏麻喇嬷嬷的话。可她心里没什么底气,自然也没什么期盼了。
半晌,太皇太后才忽然转过身又对苏麻喇嬷嬷道:“去皇帝那儿看看。若是下朝了,便过来一趟吧。”
“哀家有些话,想要对他说。”
语气有些急切。也不知是不是在担心着,此番若是不说,以后或许就没有了说出来的机会了…
“是…”苏麻喇嬷嬷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太皇太后这最后的吩咐。
另一头,刚刚回到乾清宫的康熙爷,正要喝口茶稍事休息时,就听见了苏麻喇嬷嬷这个让他心头一沉的消息。
“朕…知道了。”
康熙爷点点头,想起前几日梁太医说的话,最终也算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往慈宁宫去了。
慈宁宫里头,太皇太后穿戴整齐,在正殿里头等着康熙爷过来。
“习梨,哀家曾经记得你做过的一道水晶桂花糕很好吃。今日难得有几分精神,做一些过来吧?”
太皇太后看向佟佳习梨,眼神十分慈祥。
佟佳习梨吸了吸鼻子总觉得有些心酸,应了以后便退了出去。
恰逢,康熙爷进屋。
“臣女见过皇上。”佟佳习梨服了服身,侧过身子让出位置,便离开了。
康熙爷直直地走了进去,满怀心事。
水晶桂花糕,佟佳习梨不算拿手。当初学了,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喜欢。苏麻喇嬷嬷亲自教导,她才学了的。
只是这一回…
佟佳习梨永远也想不到,这是她最后一次为太皇太后做这个了。
ps:有点伤感…
晚安。
------题外话------
这章还没写完,待会儿再更新一下。半小时后再来看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崩逝
佟佳习梨走后的慈宁宫正殿里,显得异常地宁静。
太皇太后端然坐在贵妃椅上,看着屋外的方向。几分余晖仍旧照射进来,能够瞧见白日的光亮。
可惜,余晖逐渐暗淡,终究要迎来的是黑夜。
…
康熙爷入内时,也觉得屋内十分宁静。扫视了一眼四周,才发现伺候着的宫女全都不在了,屋子里头只剩下太皇太后与一旁站着的苏麻喇嬷嬷。
太皇太后面色沉静,瞧见康熙爷时仍然是从前的那般和蔼。
而苏麻喇嬷嬷虽未抬头,可眼里的伤感却流露了出来。
“皇祖母,孙儿过来看您了。”康熙爷坐到了太皇太后身侧,说道:“您瞧着,气色像是好了不少呢。”
“马上除夕了,春日也该来了。”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道:“待会儿习梨做了水晶桂花糕来,你也尝尝。和当初苏麻喇做的,也差不多。”
“只可惜苏麻喇惫懒,愈发得不爱做这些东西了。”
苏麻喇嬷嬷眼眶带着几分红晕,说道:“太皇太后您若是喜欢,奴婢去做就是了。佟格格做的再好,也没有奴婢这样了解您的喜好呀。”
太皇太后笑着,没再看苏麻喇嬷嬷,而是转过头,看向了康熙爷。
“哀家看着先帝长大,看着他离哀家而去。哀家看着你长大,到了如今,也是十几个孩子的阿玛了。”
“…”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太皇太后几乎是将这么长日子以来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都积攒到了这一回与康熙爷全都说了。
从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到后来朝政上的一些事情。祖孙二人这么些年掏心窝的话,也都一一叮嘱着康熙爷。
康熙爷仔仔细细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或是说得累了,太皇太后从旁拿了普洱茶喝了一口,休息了一会儿。
“皇祖母若是累了,先睡会儿待会儿再说给孙儿听吧?”康熙爷道:“孙儿在这儿,等着您。”
太皇太后却是摇摇头,坚持道:“有些话,现在说了才好呢。等到睡着了呀,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说了。”
“方才喝了一口普洱,想起习梨刚入宫伺候哀家的模样。她总爱花心思做些奇巧玩意儿来哄哀家,也是个肯花心思的孩子。”
“孙儿知道,您喜欢佟佳氏。”康熙爷想了想,说道:“所以那时孙儿才自作主张,让她留下陪您。”
“有什么陪不陪的呢?”太皇太后有些懒懒地,说道:“哀家整日在床上,这暮气沉沉的也怕影响了孩子们。”
“只是有一件事,是关于习梨的。皇帝呀,你要答应哀家。”
太皇太后说着,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清明了不少。看着康熙爷时,也带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味道来。
康熙爷自然是答应下来,便道:“皇祖母,但说无妨。”
“原接了习梨入宫,是想看看佟佳氏一族的反应,并且小心警醒着他们。可时日长了,才觉得习梨是个好孩子。”
“她与胤禛之间的情分难得。哀家便想着,给他们赐婚好了。”
说完,太皇太后挥手示意苏麻喇嬷嬷,苏麻喇嬷嬷就将边上放着的一个东西拿了出来。“赐婚的懿旨,哀家已经拟好了。”太皇太后道:“等到哀家一年丧期过了,皇帝你便拿出来吧。”
康熙爷意味深长地看着苏麻喇嬷嬷手上拿着的东西,点了点头。
佟佳氏,在他看来也算满意。做胤禛的嫡福晋,也是能够匹配得上的。况且此事有太皇太后的首肯,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太皇太后说完这么最后一件事,似乎心事了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看上去也像是没什么负担了一般。
“哀家,有些累了。”太皇太后微微眯了眯眼睛,由着康熙爷扶着回到了寝殿,坐回到了床上。
“太宗皇帝走了许多年,哀家也不愿打搅他与姐姐相处。等到哀家百年以后,便不与太宗皇帝合葬了吧?”
躺在床上的太皇太后说完这话,闭上了眼睛,神态十分安详。
康熙爷坐在床榻边上,握着太皇太后的手。已经察觉到,老人家的手上没什么力道,没了知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