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成赶紧扫了一眼周围有没有人看,有,但是他们都识趣的将头转开了。
“你这是做什么嘛”,王可成也不叫清少再挽着自己,愣是将自己胳膊抽开。但刚一抽开又觉得是不是下了清少的面子,还叫人以为自己不够疼她呢。于是又笑嘻嘻的舔着脸道:“夫人啊,在家怎么着都行,但出门在外的,你是不是得给我留点面子?”说着又将胳膊曲着伸出来,示意清少再挽上。可清少偏不不乐意,还撇嘴一哼,王可成干脆将人的手拉住。
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宫里的几位女官,甚至稍稍以扇掩面,便大声的议论了起来。
“罗司簿你怕什么,有李司籍在,你还怕大监罚咱们吗?”这女官言毕,变听见一群女子莺燕啼春般的笑声,而周围人自是忍俊不禁。
如今王可成脾性倒是变得好了不少,若是换做原来被旁人打趣,王可成定是觉得自己被人针对了。而现在,王可成不仅不气,见清少有些害羞,反倒是将人一搂,对着清少耳边悄悄说到:“夫人,你看看、你看看,连她们都知道我是怕你的了”。
清少当着众人的面,先是害羞的拍了拍王可成。转而又稍稍踮脚抬头,对王可成耳语到:“你既怕我,是不是我问你什么你都得如实招来?”
“那是自然”。
“那你给我说说,当初冯小绵诞下皇嗣,你是如何保着她的?”
“我哪有!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夫人你想想,凭我当时哪能保得住她?”王可成一听脸都黑了,她能不能别再揪着自己的陈年往事不放了。再说了,她都那么对自己了,要不是皇命在身,自己才懒得搭理呢。
清少点了点头,想着这周围人多也不再多问。
饭后二人乘车回宫时,清少忍不住又低声问到:“王可成,你说这宫里怎么别人就怀不上个孩子,偏就冯小绵能躲得过,平安诞下了皇子呢?”
皇帝为了多留一个皇子,先是暗中放了些要立淑妃为皇后的谣言。而后承诺了惠妃,说这孩子是要给她的,惠妃自然得用些心思将冯小绵母子保住。但这都是帝王心思,里面掺杂了多少盘算,清少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王可成想了想,回答到:“或许是上天庇佑吧”。
清少自知不可信,“嘁”了一声,但知道王可成自有难言之处所以也不为难他。
太阳越过窗户,照在紫宸殿御案上的丝纶,龙纹暗花在日光下清晰可见。
今日早朝时,平成有意透露了想封杨献为郡王,散朝之后又去与皇兄商量,但皇帝只说再考虑一二便将平成打发走了。待平成一走后,皇帝打碎了果盘,总觉得是平成在为自己收买人心。
如今皇帝感觉自己身体恢复不少,但却猜忌更甚。平成难不成想当这大虞的女皇?
于是皇帝乘着辇回到了内朝殿堂——紫宸殿中,先是将平成身旁的一众女官抽调到自己身边,做一些端茶倒水的事。而后亲拟了旨意,让王可成去房陵州查探,是否有谪官结党营私者。
王可成领了皇帝的旨意,便准备出发。
这一去虽不一定查得出什么,但却是皇帝的态度。房陵州穷僻,乃是大虞历来贬谪之地,城门的巨石上都刻了诸多贬谪官员的诗句。杨献回京前在那待了不少日子,如此查探,不就是皇帝想将自己对杨献的疑心公之于众。
除此之外,皇帝还命王可成为神策军护军中尉,意图慢慢让王可成取代高存绪来掌典神策军。而神策军有一部分驻扎在京城郊外,王可成还得先干着去点兵。
清少与杨世怡是平成所倚重的女官,自然是被抽调到了皇帝身边。清少眼睁睁的瞧着王可成就这样被皇帝大手一挥派走了,二人连个私下道别的时间都没有。
趁着皇帝小憩时,清少默默叹了口气。
侍奉皇帝不如侍奉公主来的轻松,而且如今皇帝与平成之间有了嫌隙,自己和王可成还真是不容易。
黄昏最后一缕阳光洒在屋檐下,守在门口的老内官终于等到了贵客,淑妃在自己的宫里设了宴席,召见了杨献与他的妻儿,杨献的妻子也算得上淑妃的侄女,淑妃反正也从来不期待皇帝的宠爱,顶着皇帝的不乐意拉拢杨献也不足为奇。
杨献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与妻子齐声道:“见过淑妃娘娘”。
淑妃跪坐正中,一袭紫色丝绸外衫与红色的对襟领将人衬的年轻又美艳,而淑妃举止却是端庄的,只见她手眼微微示意了一下,微笑着道:“都是自家人,快,入座吧”。
待坐定后,杨献看了看身边有些孱弱的妻子,又起身向淑妃拱手行礼道:“恬儿体弱,行动的也慢了些,故而来得迟,还请淑妃娘娘恕罪”。
淑妃衣袖掩面轻笑一下,“按家中辈分,恬儿该唤我一声姑母,哪有自家长辈与自家孩儿计较的呢?”
杨献坐下后连连称是。
虽然人少,但看得出淑妃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不仅饭菜都是以滋补为主,最适合恬儿滋补。到宴后拜别时,淑妃听说杨献要另选府邸,还赠了金银珠宝无数,又许以身边的内官到时可帮着张罗。杨献对此也深受感动。
到了夜里,惠妃听闻了淑妃宴请了杨献,一时间思绪乱涌,将手上的帕子揉得没了模样。惠妃瞟了瞟小木床里的孩子,总觉得这个小玩意儿似乎还是不成气候了些。
从早朝平成有意立杨献为郡王,再到淑妃的拉拢,惠妃暗道不好。
心烦意乱的睡了一夜后,惠妃暗中派人去王蔼府上送信,想将他请入宫中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想给各章节起个牛逼哄哄的名字,但却起不出来。
第45章 更多的麻烦
听说早朝时王蔼没有来,也没有告假,惠妃心里发慌,就派自己的贴身宫女采香,打着买新奇玩意儿的名头出了宫。采香出宫办差也不是头一回了,让宫里的马车停在一坊外,自己七拐八绕的很快就找到了王蔼的府邸。
但这府邸被官兵团团围住,门口的老管家像是哭丧一样抱着领头兵的大腿,嗷嗷哭诉着:“官爷啊!您一定要快点请些办案的大人来将凶手都抓起来呀!”
老管家哭得太过伤心,涕泪纵横,竟昏了头一般的用兵爷的衣服擦了一把脸。正此时,府里一小厮慌慌张张的跑出来大喊一声:“吴管家,吴管家不好了!夫人她又晕过去了!”
“什么?”吴管家止住了啼哭。
“春娘,就是刚怀了孕的那个,嚷嚷着要分家产,夫人一气之下就晕了过去了呀!”
府大门周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指指点点纷说不停。
这王蔼毕竟是朝臣,官还不小。不一会,京兆尹、大理寺的官员就赶来查探究竟。吴管家将各位大人引入府内,只听得吴管家边哭泣边讲着:“各位大人啊,都是家里这些个姨娘们害了老爷要争家产啊,她们为了讨得老爷欢心,不停的给老爷吃那药,这才害得老爷昨儿夜里突然就、就......”
任凭吴管家声音再大,采香也听不大清楚了。但有一样那是真真切切的,那就是帮着惠妃娘娘沟通文臣武将的王蔼死了。
这可怎么办才好,采香急得团团转。最近惠妃脾气愈发差,要是好不容易出宫,回去却告诉娘娘王大人死了,那自己也免不了一顿受一顿责骂。
正是着急,采香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您是?”采香看着面前的人像是在娘娘宫里见过的,思索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惊喜道:“您是张大人”。
“嘘......”张朝恩张望了一下,一手推了推采香的胳膊,示意她跟着自己走。
二人一路上小心翼翼,东张西望地走进一家小茶馆,张朝恩往店家手里随意塞了一袋子铜钱说到:“要个二楼雅间”。
店家拿了钱便带人上去,进了雅间,张朝恩先是在门口巴望着店家下了楼梯,然后左右看看,关上了门。接着又打开窗子瞧了瞧周围环境,这才又关上窗户坐了下来。
雅间里各种茶具茶叶都是摆好的,但这二人却顾不上泡茶饮两口。
张朝恩开门见山的说到:“杨献被监国与淑妃先后拉拢,而监国如今手握兵权,怕是想等今上病情恶化后将杨献扶上帝位”。
“娘娘正是知道其中利害,所以才派我请王大人进宫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