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子年纪轻轻,武艺过人。我们殿下久经沙场,能出手的招式都是招招夺命的,你能在他手底下走过三招实在了不起。”柳儿站起,款款走过来说。
桃不换的手实际上到现在还在颤着,她背手在后,皮笑肉不笑地回:“原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战王高盛王殿下,草民江棋,见过王爷。”
姜有汜瞥着桃不换的手,语气平淡地对着高盛王说:“王爷为何会在此处?”
高盛王答:“本王来游历山水。”话锋一转,反问姜有汜,“姜大人为何会在江州调查杨聂一案?”
“我追查刺客桃不换至此,并没有专门调查谁的案子。”
“柳儿,你替本王辨认后头这位姑娘是谁?”高盛王道。
柳儿上前,蒹葭低头,柳儿笑吟吟道:“回禀王爷,这位就是杨聂案的真凶蒹葭姑娘。”
高盛王凝视着姜有汜:“姜大人还需要辩解吗?”
姜有汜不疾不徐道:“我有大理寺的文书,可以调蒹葭出死牢助我查案。”
“本王也曾去大理寺询问过,如果记得不差,这份文书的日期也快近了,蒹葭姑娘很快就要重新回到死牢。”
高盛王不退不让,咄咄逼人,“你说你来追查桃不换,但桃不换并不在江州,你来江州,又来福缘客栈的这一间出过凶案的房间,还说不是来查杨聂的案子?”
高盛王静静地凝视姜有汜,字字铿锵有力:“姜大人,如果你真的要查杨聂的案子,本王可以帮你。”
“王爷为何要帮我?”
高盛王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道,“杨聂替本王办事,如今他出了事,如果本王不给他讨回公道,实在让其他人寒心。另一方面,本王保不了他,起码要护住他倾慕之人。”
姜有汜听完,摸了摸悬在腰间的竹牌。思忖片刻后道:“王爷查出了什么,查到了什么地步,我们应如何替蒹葭翻案?”
柳儿笑道:“久闻姜大人才学过人,断案如神。不瞒你说,我们已经在江州调查了一段时间。
但苦无结果,因此在发现姜大人已经带着蒹葭到了江州的时候就想要找上门,可惜姜大人有意隐藏行踪,我们没能找见。
后来刚好在宴席之上碰到,一开始王爷也不说已经见到您了,我也是后来听说您出现过,这才眼巴巴跟着王爷来此处找您。
我们现在完全没有头绪,还请姜大人在查出线索之后提点一二,我和王爷必定尽心尽力协助。”
姜有汜稍松一口气。
还好,高盛王并未把她的真实身份说出去。但高盛王明显来者不善,他为何要替自己隐藏秘密?这个秘密还能掩藏多久?
姜有汜心中隐隐不安。
第32章
福缘客栈的地字号客房内安静非常, 平日里的安静是因为这里没有人住。
此刻的安静是因为在屋内的几个人都各怀心事, 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和猜测对方意图。
姜有汜认识高盛王, 高盛王也认得她。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下碰面对于双方而言都不是好事。
姜有汜心里如在擂鼓,但对方不开口, 她也不会轻举妄动。
高盛王是如今朝中唯一的异姓王,爵位从老一辈高盛王处承袭而来,原本老高盛王兼任军职,到了眼下这一辈虽然明面上还是王爷, 但实际上却只相当于一个郡王, 并且不领军职,也没有其他朝廷安排的实职。
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当年可不是一个京畿中游手好闲的闲散子弟, 他十五六岁便跟随老高盛王作战,年十八立下战功,二十五岁时继任王位, 当年在京畿中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
但后来却在军功正盛的时候突然辞去军职, 更在老高盛王因病过世之后, 也辞掉了朝中担任的礼部职责。
从此之后只在大朝会上露面, 其余时间都花在了遛马养花打猎之上,再也不参与朝廷要事讨论, 即使江北争端再起,朝中有人推荐他挂帅出征, 他也推脱犯了腿疾不便再战,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人人都说小王爷因为没有老王爷的压制变得轻浮浪荡起来, 高盛王自己也从不辩解, 任由这种风言风语从京城中传遍五湖四海。
所以在各州各府的百姓眼里,他同京畿当中其他的纨绔子弟一样无能又浮浪。
高盛王从不离开京畿,至多也只在京畿周围打转。
姜有汜在殿试高中之后的一次聚会曾见到高盛王,但只是远远一观而已。
他不像传闻中的那样浪荡。相反,在他出现的时刻围绕在周围的莺莺燕燕全都安静了下来。
姜有汜观察他们的表情,确认他们当时都在惧怕高盛王。
明明传闻中的高盛王轻浮浪荡,这些女子为何不乘机追捧和高盛王搭上关系,反而还要惧怕他?
姜有汜自己见到高盛王的第一眼其实也是害怕的,这种畏惧没有理由,只觉得这个人浑身透露着一股冰冷肃杀之气,不易亲近。
后来再见他就是在殿试之前去寺庙回来的路上见到的那一次,那一次是高盛王主动接近自己,在探明自己毫无入内阁之心后就好像已经放弃,至此之后便只在大朝会或者其他重要典礼的时候见过,但二人并无进一步的交情。
第一次在王府里私下碰面,姜有汜不但见到了高盛王,还见到了他的长姐——长宁郡主。
那时只在王府后花园路过,远远见到一个穿着短袄襦裙的女子坐在亭中,斜靠在栏杆之上,微微低头,专注认真地读着放在膝上的书卷。
她是个美人,与高盛王是双胞胎,只大了高盛王半刻便做了姐姐。
回到眼前,此时此刻算是姜有汜与高盛王私底下的第二次会面。
高盛王已经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份,他选择默不作声。
自己也知道了高盛王正在替某人招募人才,自己也选择视若无睹。
两人之间明明没有多做交流,却心照不宣、默契十足地替对方保守秘密。
在江州杨聂的案发地再次遇上。很显然,高盛王不是碰巧出现,他有备而来,至于他在谋划什么姜有汜还猜不到。
蒹葭见到眼前的一切觉得像是在梦里。
杨聂的案子居然牵扯到了高盛王,她非但没有高兴高盛王肯帮忙,而是在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安。
高盛王的目的不会单纯,而一旦牵扯到高盛王这种身份地位的人,说明案子的背后主谋身份地位也非同寻常。
这样的案子即使查出真凶也未必能够追究到底,但如果不能捉拿到真凶,自己身上的不白之冤也就难以洗清。
事已至此,孙维心系他人,一直被自己误会的杨聂已经死了,自己还有必要继续翻案,继续要求活下去吗?即使洗脱冤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眷怜自己?
杨聂……
一想起这个名字,蒹葭的心就被扎疼。
她只记得一直有个跟屁虫小男孩跟着自己,欺负着自己,却不知道他对自己是这种情意。
如果他一开始就对自己说明心意,现在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杨聂是不是能够活下来?
蒹葭望向姜有汜,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尤其像姜有汜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员不可能放着大好的前途不管,在这样的情形下还一如既往地为自己洗刷冤屈。
自己和姜有汜非亲非故,她其实没有理由继续坚持查下去……
姜有汜此时却仿佛已经窥探到了她内心的想法,只淡淡对她说:“案子已经查到这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安抚完了蒹葭,她又对着高盛王道,“再说万事都有高盛王殿下,他刚刚已经和我们保证让我们查下去,我们岂能不遵从王命?
我是大理寺的推丞,杨聂是江州参军府的幕僚,我有责任去查明真相。”
高盛王冷笑:“既然姜大人已经都想明白了,那请和我们讲讲你目前所查到的线索。”
桃不换无声无息地退到门边,用背在后头的手摸索着门缝。
如果有突发的情况,她要带着姜有汜一起先逃。这个高盛王气势迫人,从他的表情动作里完全无法捉摸他的心思,有点可怕。
姜有汜挪了半步挡在桃不换跟前,替她遮掩,一边开口说:“江州仵作孙维和李记食铺的李氏已经逃走,请王爷出面让州府发布通缉令,通缉二人。通缉的名义是——谋杀杨聂的共犯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