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太医院院判来过为大人检查伤势,只言失血过多,但幸而未伤及要害,好好休养待到伤口愈合便无碍了。”
林初月紧攥的手悄然松开。
“那便好,这样便好。”
跪坐下来,凝视着面前的人,她视线有些恍惚,回想起了曾经的过往。
是她错了,是她不该。
阿砚就算不好,就算是个奸臣,但他始终爱着她,即便两人远离,也一如往常对她关心。
她为何非要要求阿砚身正影直,清清白白是个好人呢?
他并未做错什么,也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他不是罪人,他不该有惩罚。
依附李纬也好,反抗李纬也罢,这都是个人选择。
谁不想生活得更轻松简单些?
她怎么能为了谢庆阳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和阿砚置气呢?后悔的人,只会是她而已。
她一点也不想离开阿砚,一点也不想胁迫阿砚。
解决的方法总要比困难更多,不是非得走这一条路。
她可以暗自同那些人交好,傅彦不行,陈菀心可以,陈菀心那样善良,如果她们成了朋友,即便后面的事情真如原书的发展,她也不至于无路可退。
她还有爹爹。
只要自己坚定的站在阿砚这边。
她好后悔,她不理阿砚的时候,阿砚是不是很难过呢?
林初月跪坐在一旁,坐了很久就到李儿和朱儿催她去用膳。
“夫人,您进门到现在滴水未沾,再这样下去大人就算醒过来了,您也熬不住啊。”
“是啊夫人,大人肯定也不愿意看到您这样的,您就当是心疼心疼大人也好。”
林初月缓缓起身,只是因为实在跪坐得太久,腿又麻又软,身子不自觉的往后仰,幸好朱儿搀住了她的腰。
吃过饭后,林初月依旧坐在一旁。
里间里点着灯,身后朱儿守着,她坐在床边。
直到后半夜,床上的人才有了些许动静。
那双她一直抓着的手,轻轻握了握。
“阿砚……阿砚”林初月声音很轻,生怕打扰到了身边的他。
她看着他睫羽轻轻颤动,眼皮一点一点缓缓掀起,唇色依旧是苍白寡淡的,还带着几分干涸的皱。
朱儿端了水过来送到林初月手上。
“阿月。”
他嗓音低哑干涩。
“我扶阿砚起来喝水好不好?”
“恩。”
她动作很小心,生怕牵动他身上的伤口。
喝完水后他的嘴唇多了几分润泽,看上去没有那样病弱让人心疼了。
“阿砚以后……不许再避着我了。”
明明刚才还好好的等到邵砚山一醒过来,林初月却是满腔止不住的酸涩。
她声调有些发抖:“我以后不强迫阿砚做不愿意的事情,阿砚想怎样便怎样,只是……不要再受伤了,好不好?”
她这副模样只让邵砚山觉得心疼,比他身上的刀伤还要疼,他伸手,想要抱着她安慰她。
林初月摇了摇头,抓住了他的手掌。
“阿砚伤好了我再抱阿砚。”
邵砚山扯着唇角,低声道了一句好。
林初月当天就搬回来了,两人默契的闭口不谈之前的事情。
这些日子林初月一直悉心照料邵砚山,好在伤口愈合的很快,半月之后就没什么大碍了。期间,太医院院判来过探望几次,据说是得了李纬的意思,也是幸亏得了院判的帮助,邵砚山的伤才好得这样快。
伤好之后,他很快回了翰林。
似乎因着这件事情,李纬对这位年轻的学士多了几分信任,这翰林学士邵砚山还未做三年,又兼任了正三品的吏部侍郎。
成为了朝中上下,最年轻的内阁大臣。
这些的这些,林初月都下意识避而不听。
她几乎隔绝了外界一切,关于邵砚山与李纬等人的事情。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她都尽力做到不在意,甚至这几年来,除了年节,她再也没回过将军府。
她知道自家爹爹是中立派,内心是看不惯李纬等人的行事的,只是隐而不发。
林初月也并不闲下来。
既然下了决心不反对阿砚,她便要为他铺好后路。
打着丰足的招牌,她以邵砚山的名义向那些受到旱灾涝灾的地方捐献银两,甚至还派了人过去义务救灾。
除此之外,她还以邵砚山的名义为许多官学私学,捐银捐物。人越是多的地方,越是众口铄金的地方,她越是要去。
想起来很简单,要实施起来很难。并不是所有官学私学都愿意接受他们的捐银捐物,文人大多都有气节,许多时候,散尽千金,也不能博得一个好的名声。
但林初月始终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谋事在人。
她拿出了当时创办丰足的精神,散尽万金,只为在悠悠众口中,为他争取一分。
除了这些,林初月自是没有忘记陈菀心。
彼时陈菀心已经嫁给了傅彦,两人虽说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但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陈菀心低嫁了。
林初月不在意,她十分努力的和陈菀心结交,企图成为她的闺中密友。
很多时候,她觉得陈菀心似乎都已经看穿了她的目的,只是不拆穿而已,但林初月已经顾不得这样多了,即便是表面和谐,多一分,对她都是有好处的。
要做这些,很累很累,可想到这些都是为了阿砚,都是为了给他们留一条退路,林初月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仁帝在位三十年,于年初春未崩猝,举国同哀,朝野上下皆着素服,一片缟素。
新帝即位,而因新帝年幼方才十岁,还是个孩童,按例应由太傅李纬暂代处理政务,待到幼帝成年,再将权柄交回。
虽说李纬才是太傅,但除了辅佐朝政,教习幼帝一事,却落到了邵砚山头上。
他日日都要与幼帝待在一处,给幼帝讲习经义,教导幼帝习文练字。
这些林初月都不清楚,她也不想让自己清楚。
不知不觉便过了三年。
这日闲暇,林初月收到了身在淮安府的李挽琴寄来的信件。
李挽琴与袁述清的第二个孩子于上月降生,是个小女孩,玉雪精灵,活泼可爱,生出来就比平常的孩子漂亮许多,光是看李挽琴信中的描述林初月就觉得羡慕。
她与阿砚成婚这么多年,并没有刻意避讳子嗣。可偏偏这样久了,她竟一点消息都没有,但林初月也知道,这样的时候确实不太适合有孕,这对她来说,从另一种层面,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有几分在意的。
林初月有请太医看过,太医倒也没有避讳,直接告诉她,说她体性偏寒 ,不易有孕。常人若想怀孕,不算难事,若是换到她头上,需得细细温养才是。
她没有想象中那般沮丧,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不易有孕,并不是说不能怀孕。
再等几年,再过几年等时局稳定之后,她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即便年纪大些也不要紧的。
意外总是要比计划先来一步。
林初月在一次与陈菀心外出时意外晕倒,随后便诊出已有两月身孕。
明明她都没有计划,这事实在来的突然。
她和阿砚说起的时候,心中是有几分担心的。
林初月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来的不是时候。
她害怕不能留住他。
自怀孕以来,林初月的心绪非常容易受到牵动,她较往常更加脆弱了。时常夜里心神不宁,辗转难眠。
她与邵砚山说了自己的担心。
邵砚山让她安心,不要害怕,一切都有他。
可明明她心里是信任阿砚的,但她的身体却不是这样想的。
她依旧吃不好睡不好,日渐消瘦。自此,邵砚山多分了些时间到家里。
她每每饮食难以下咽,阿砚总能哄着她吃下,偶尔,她还能吃到阿砚为她做的吃食,甚至他还会抽空变着花样逗她开心,即便她夜里辗转难眠,但次次醒来,她始终都靠在他怀里。
他似乎比往常更会照顾人了。
此间种种,一点一滴她都能感受得到。
阿砚平常事务繁忙,还得劳心于她。
林初月既是心疼又是开心。待到她孕四月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总算好转。她不再寝食难安,心绪还未有孕时相差无二。
当林初月以为一切都在渐渐变好时,却又察觉到了一丝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