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惊,旋即为此羞耻而自责,在心里狠狠唾弃自己龌龊,握过如愿的那只手缩进大袖藏到背后,密匝匝的睫毛倏忽垂落:“……我想回去。”
“你不舒服吗?脸好红……”如愿突然想到什么,迅速收声,打了个哈哈,“也、也行吧,确实迟了。那我们回去吧,反正我也没胃口了。”
她又一一灭灯,尴尬地打开门,“走吧。”
**
回王府时临近亥时,守在门口等豫王回来的是余善,一把年纪的老人家佝偻着身子拎着行灯,身后跟着三五个低眉顺眼的仆从,见独孤明夷回来,齐齐行礼问安。
独孤明夷连忙制止,虚扶住余善的手:“已迟了,往后不必等我。”
“有什么迟不迟的?王府也不是供不起这么几盏灯。”余善站在让灯笼照得清晰可见的大门前,站直身体,偏头咳了两声,“至于这把老骨头,横竖也睡不着,每日里戌时睡下,卯时不到就睁眼了,还不如多等等殿下。”
“可是少眠或是易惊梦?”独孤明夷略一思索,“下回来例行看诊时,请位太医替你看看。”
余善只笑着摇头:“不用,老奴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好着呢,只是上了年纪才睡不着,太医再有本事,也没法让老奴回到三十多岁能驯得服烈马的时候。”那时候独孤清闻还是少年,娶妻都还得再过两年,转眼独孤明夷已长成俊秀挺拔的男人,遥遥地从街口过来,余善一打眼还以为是多年以前的独孤清闻。
他不免有些伤感,咳了一声遮掩:“殿下若是不想让老奴守着,不如趁早娶位可心的王妃回来,到时就是王妃候着殿下了。不过,”他打趣,“真到了那时候,只恐殿下又舍不得让王妃等,自己就能急吼吼地回来。”
“哪儿有什么王妃呢。”独孤明夷微不可闻地自嘲一句,倒是忽然想到什么,回忆着裁衣铺里瞥见的衣料,“找些能裁衣裳的料子,不拘是丝质或是棉质,不过最好是缎面的。一应要天水青。”
“好。”余善不问他要拿来做什么,只应下来,引着独孤明夷往王府内走,三两个眼明手快的仆从跑到前边照路,又喊来门内等着的几个陪侍,一行人慢慢地向前走,渐渐汇入王府的灯海之中。
**
如愿不得不和林氏解释她手腕上的淤痕是从哪儿来的。她继承了林氏的肤质,薄且嫩,昨晚抓的那一把立时成了鲜红的指印,到今早就又泛起骇人的青紫,活像是民间故事里的鬼手印,一大早的扯起一截袖子就让林氏吓了一跳。
如愿让昨晚的经历弄得做了半晚上噩梦,还得编理由解释,苦着一张脸:“让人抓的,昨天我去工坊了,遇上个醉汉,偏说我是他家妹子,上手就抓……之后又说认错了。”
“早说了在家也能做木工活,你院子里不是特意做了梓匠台吗,怀远坊三教九流私设街市,真遇上麻烦哭都来不及。”林氏不疑有他,只叫侍女拿活血化瘀的药膏来,洗净手后给她抹上。
“这回做的是大件的,和客人约好了在工坊拿,总不能等我做好了再搬过去吧,我可搬不动。”如愿用另一只手蹭蹭腰,笑笑,“哎,总之我师姐也在呢,不会遇上什么麻烦的,再说我自己也不是不会打架。”
林氏懒得搭理她,确认药膏已抹匀了,往她手上一拍。
如愿嬉笑着收手,正想讨好林氏两句,饭厅外急匆匆地跑进来一个侍女,正是香桃,匆忙一行礼,满脸喜色地冲着林氏和如愿道喜:“夏试明天放榜,奴婢今早随着小郎君去礼部见郎主,见已拟了榜,娘子果真高中了!虽是要明天才放,但奴婢心里高兴,小郎君也打发奴婢赶紧来通知,恭喜夫人,恭喜娘子!”
林氏和如愿俱是一惊,倒是厅里别的侍女先反应过来,纷纷跟着连声道喜,个个笑意盈盈,直把林氏和如愿簇拥在洋洋的喜气里。
林氏这才和如愿对视一眼,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旋即又渗出点泪光,不住地摸着女儿的脸颊肩臂,直道她辛苦,边上侍女又七嘴八舌地劝她是喜事哭出来不吉利。半晌,林氏才收拾好心情,扬声点出手脚麻利的几个侍女去准备明天放榜后的宴客。
“哎,不对,你看阿娘,也是俗人一个,乍听见你考上了,光顾着高兴,都没问名次。”林氏坦然承认,擦去那点泪光,回身问香桃,“榜誊来了没?我们娘子是什么名次?”
“誊了誊了!幸好奴婢识得几个大字,勉强够用呢!”香桃从怀里取出折叠好的红纸递过去,仍是一脸喜气,“娘子可是二甲的头名呢,这回没点一甲,那不就相当于是一甲!”
林氏霎时脸色一变。
第39章 争执 二更
本次夏试共一百五十余人, 与试者都是出自京城的贵女,经考共取六人,本该是一甲取一、二甲取二、三甲取三的安排, 然而在香桃誊来的那张红纸上, 一甲下方空空如也,如愿的姓名在二甲下方, 这回二甲三甲取的人数竟然一样。
林氏一眼就知道恐怕是阅卷中有什么龃龉, 最大的可能就是有贵人插手, 对点谁为一甲和礼部阅卷官各执一词,礼部不敢得罪,干脆舍了一甲, 把本该是一甲的那个强行塞进二甲当中去。
那点喜气顿时成了被权势敷衍玩弄的怒气,林氏一把揪住那张红纸, 胸口剧烈起伏几个来回,冷笑一声:“倒是欺我林家无人了?玉枝,备车,我过会儿亲自去拜见平山大长公主。”
玉枝应声退下, 先前还在道喜的几个侍女见状不对,纷纷噤声退到一边, 连香桃都收敛了喜气,立在边上大气都不敢出。
林氏却只从另一个贴身侍女手里取了信封,让她们下去,她怒气未消, 自然而然地把怒火发泄在这回的主考官身上, 仍是冷笑:“我就说姓独孤的少有好东西,连科举都敢插手,待我去平山那儿, 我倒要看看写的什么惊艳文章,能让他保举得这回连个一甲都不点!”
如愿也有些憋屈,心里骂了独孤明夷两句,面上却露出甜甜的笑,语气轻松地哄阿娘:“我倒觉得无所谓,考上就好,至于一甲还是二甲的,都是虚名。”
“往后你就知道了,虚名也是要紧事,大家都长了眼睛,心眼稍多些的一看就知道你是有那个点一甲的才,却被人挤了下来,往后都要觉得你背后无人给你撑腰。”林氏暗恨没先去打点,“你又是女子,尚书省那些考十年才考上的庸才,保不准要怎么酸你。”
“可我是要去嫏嬛局,也见不着几个男人,阿娘也说了酸我的是庸才,管他们怎么想。再说不管我是一甲还是二甲,我的本事就这么多,就算点了一甲,也不会突然胜读十年书的。”如愿体贴地替林氏抚抚胸口,伸手去拿红纸,“来,给我看看,是谁家娘子这么讨摄政王喜欢啊?”
林氏稍平复一些,把红纸递过去:“倒是世家女,不过他这么上赶着有什么用,保不准人家还在背后嫌北地独孤粗鄙,全是只会打仗不通风雅的泥腿子。”
如愿知道林氏这是心里有气,挖苦几句而已,就没多说如今可不比前朝,不再是“宁求世家妇,不娶皇家女”的时候了,世家衰微,若是摄政王肯向哪位世家女示好,恐怕那家人回去还得烧几支高香。何况独孤氏也是前朝至今的世家,只是名声不及五姓罢了。
她只管打开红纸扫了一眼,紧挨着她的是个陌生姓名,荥阳郑氏的郑文依,约摸就是这次暗地里和她角逐的那个,只可惜此前倒是没见过。
谢长吟也在榜中,微妙的是排在三甲末尾,和她一身道袍赴考,清灵疏朗游刃有余的样子倒是鲜明对比。
如愿不知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眨眨眼睛,折好红纸递回去。
“话说回来,你阿耶在礼部任职这么些年,这种事见得也不少。先帝在时杜知退不就是如此,一手好文章天下皆知,结果初入长安城也只得了个二甲,说他恃才傲物德不配才。其实不就是那年的主考官贪心,嫌弃杜知退没借着行卷的名头送礼罢了,气得杜知退连吏部铨选都没去。”林氏拍拍如愿的肩,“后来再考,果真一举中了一甲,任中书舍人,再拜相,到如今急流勇退也有六七年了,他的文集还是一卷难求呢。”
她接着安慰,“所以你也别太难受,生气就发发脾气,大不了我们也学杜相,今年不去,下回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