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便是百姓家的姑娘。
榜单出来,青云书院的大门再次被百姓堵住,高声询问是否可提前招收新生。
林青槐让王管事去安抚百姓,自己没有出面。
青云书院的学生能有这个成绩,多亏郑老他们倾囊相授,等上榜的学生过了府试,书院的名声会更响亮。
过了府试便算是童生,过一年参加院试,通过考试上榜便是秀才。
然而许多人都倒在院试这一关,十年八年不见得能成为秀才。
从秀才到举人更难。
一层一层筛选下来,最后能参加春闱的都是佼佼者,数千人里只录取三百名,与过独木桥无异。
林青槐按照约定,请所有上榜的学生去飞鸿居吃饭,还给她们每个人发了红包。
事情传开,有人笑她高兴太早等着四月的府试看笑话,有人嫉妒羡慕,说靖远侯府靠女儿洗刷名声。
百姓口耳相传,仿佛已看到女子可入仕一般激动。
就在此时,城中出了件大事——将军府被都察院的官差给围了起来。
林青槐去贡院核对名帖出来,听谷雨说起此事,黛眉微蹙,“西北最近可有消息过来。”
此时拿下杨靖安,应是各方面都已布置妥当,不止为何她心里满是不安。
第124章 123 当初选择跟林青槐没选错。……
谷雨沉默了下, 迟疑出声,“天风楼交给冬至,我最近不怎么接那边的单子。”
林青槐顿了下, 转头去安和坊。
西北的消息几乎都是三天一送, 无论大小事都要她亲自过目。算了算,冬至确实已许久没送那边的消息过来, 她得去看看。
上次收到的消息说,没发现蛮夷屯兵边境。
杨靖安不是不能动, 只是眼下并非好时机。
赶到天风楼总部, 冬至没在。
林青槐跟管事的说了声, 打开西北资料库的机括, 调出最近送回来的信件。
十六支信筒依次落下。
她扫了眼,挑出金色加急的那支拆开。
信上说饶谷关出现了一伙烧杀掳掠的山匪, 人数有数百。这伙人的行踪难以掌握,看着不像是普通的山匪。马匹看着也非常的精良,人数呈越来越多的趋势。
林青槐看了信上的时间, 一巴掌拍到桌上,冷冷抬头, “让冬至来见我!”
四天前信就送到上京, 冬至竟然没给她送, 也没提过这事。
“是。”谷雨看了眼她手里的加急金色信筒, 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走后, 管事的低着头上前, 不敢看林青槐的脸色, “楼主说西北的消息我们不能乱动,因此就没送过去。”
“下去吧。”林青槐压着火,嗓音冷淡, “这事不怪你们。”
冬至这小丫头的尾巴翘上天了,拿了点权力就忘乎所以。
不好好教训她,今后还会出错。
天风楼的消息比孔尉要快,也比神机阁快一点。她压着不送,上京这边处置了杨家,难保不会杨靖安以此叛变,跟阿不都联手打开磐平关。
信上提到的山匪,明显是蛮夷过来的先锋。
“是。”管事的退下去,额上汗水淋漓。
大小姐鲜少如此动怒。
新楼主确实有些手段,才一个月,天风楼接的单子就多了不少。但也确实霸道,凡是她定下的规矩,谁都不能违反。
林青槐等了一刻钟,冬至跟着谷雨进来,看到桌上的金色信筒,一下子白了脸。
“从今日起,天风楼的所有事物依旧交给夏至负责,你面壁思过三日。”林青槐拿起信筒,徐徐抬头,“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
她放权,是希望她们将来能独当一面,便是离开了她也能好好生活下去。
不是让她们握着那点小小的权力,自以为是。
“知道。”冬至埋下头,取下腰间的楼主令双手呈上,“奴婢不该疏忽大意,大小姐交代的事没做好,便去做其他的事。”
她以为西北不会有要紧的消息来,没怎么听管事的说,就把这事放一边。
“随我进宫。”林青槐拿走楼主令牌丢给谷雨,“回头交给夏至,让她继续负责天风楼。”
谷雨伸手接住,默默看了眼冬至,抿紧唇瓣。
大小姐好说话也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乱做主。离开镇国寺后,大小姐做的哪件事都是大事,容不得丁点的疏忽。
主仆俩离开天风楼总部,骑马赶去皇城。
安和坊处于上京中心的位置,离皇城较远。
林青槐赶到时,杨家所有人都已被都察院关入天牢。
建宁帝和司徒聿都在御书房,看到她闯入,双双抬起头。
“臣女林青槐见过圣上。”林青槐愣了下,及时行礼,“事出紧急,还请圣上恕罪。”
“出了什么事。”建宁帝看看她又看看身边的儿子,神色严肃。
“回圣上,这是几日前西北送来的信。”林青槐拿出西北密信双手呈上,“臣女在西北有些产业,看到信上所说,担心会起战事这才闯进宫里。”
李来福拿走她手里的信,送到建宁帝手上。
建宁帝低头看了会,递给一旁的司徒聿,眉眼间浮起淡淡的戾气,“饶谷关?”
“此关在大梁将蛮夷赶出去,设磐平关后便不再使用。太/祖命将士们用石头和沙土垒出几个山头,种上树木布下机关防止蛮夷探子入境。”司徒聿放下密信,剑眉压低,“进来数百人,杨靖安竟是一点防备都没有。”
神机阁的信两日前送到。
孔尉和凌卓拿到了杨靖安和蛮夷私通叛国的证据,还拿到了他私下和吴王往来的信件,因此他才跟父皇决定拿下杨家。
驻军那边,该撤换的副将已全部撤换完毕,便是没了杨靖安,孔尉也能跟靖远侯的旧部,控制住局面。
“我看他是不想防备。”建宁帝怒不可遏,“传兵部尚书入宫。”
西北驻军蛀虫不除,蛮夷大军一旦攻入境内,大好河山等同于拱手相送!
“是。”李来福抱着拂尘退下。
司徒聿站起身来,示意林青槐一起出去。
“臣女告退。”林青槐恭敬行礼。
“说完话在外边候着,一会有事同你们说。”建宁帝嗓音发沉。
日前蛮夷的探子潜入大梁意图刺杀他,这事还未查清楚,饶谷关竟有数百人进入。
杨靖安这是想叛国!
“臣女遵旨。”林青槐应声退下。
走出御书房,两人对视一眼,找了个离太监比较远的地方站着。
“信送到上京拖延了几日,从饶谷关过来的蛮夷先锋恐怕不少。你有什么安排,我立刻让他们飞鸽传书通知孔尉,或者是磐平关的守将。”林青槐压低嗓音,“这会离春耕还有几个月,适合出兵。”
西北驻军内几个守将时常跟父亲联系,传消息的速度还是比不上天风楼。
“通知孔尉在做好接手西北驻军的准备,已入境的蛮夷先锋要及时除去。”司徒聿眉峰压低,“杨靖安还有四日入京,父皇拿回虎符会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延平府。”
“行。”林青槐点点头,叫来等在台阶下方的谷雨,让她去送信。
谷雨领命出宫。
建宁帝跟兵部尚书谈了约有两刻钟,李来福出来招呼他们进去。
林青槐和司徒聿对视一眼,一起入内。
御书房内,西北的舆图在建宁帝的书案上铺开,兵部尚书拧着眉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太子过来看下舆图,蛮夷大军绕过磐平关从饶谷关入境,是否可行。”建宁帝指着舆图上的饶谷关,眉眼间的杀气,想要忽略都难。
“回父皇,饶谷关虽已多年不用,山上的机括和陷阱也非一时能拔除干净。大军上山不现实,弄出来的动静也大,若先锋营先潜入大梁,再绕回磐平关里应外合,磐平关一日便破。”司徒聿绷着脸,星眸黑沉,“儿臣立即通知孔尉,加强巡视。”
孔尉在延平府附近的驻军驻地,离饶谷关不是很远,带兵过去半日可到。
这是自己的疏忽。
忘了上一世阿不都的大军先锋,有不少人便是经过饶谷关入境。
“还没安排下去?”建宁帝面上浮起不满。
“回父皇,已命人给磐平关守将送信,大约明日此时能到。”司徒聿埋头回话。
自去年他们从延平府回来,天风楼便增开了六处西北分部,信鸽也养了许多。传递消息的速度,比神机阁快上一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