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125)

阿洛本来不怎么重口腹之欲的人,跟这位大哥待久了,也习惯性享受了不少。

马车在赵府门前停下,这样大的宅院,哪怕赵父已升为都察院御史,以他的俸禄也绝对养不起的,想也不用想也知道是赵瑾的手笔。

府中给几位少爷小姐的院子也早早收拾出来了,阿洛住的是漱玉院,琴室书房一应俱全,寝闺布置也十分清新雅致,清幽安静,符合阿洛的喜好。

而且赵瑾还记得小妹练剑的事,院子西北角照着临州赵家的样子建了一个更好的演武场。

晚些时辰,赵父便从都察院下职回来了,见到阿洛他们,激动得几乎泪湿沾巾。这几年来除了年节,难得有一家团聚的时候。

赵父当年被点为探花留任京官虽好,却未站稳跟脚,便未将儿女接来。天子年迈,朝中经过废立太子的风波,依旧是形势未定,赵父更是如履薄冰,连赵瑾给他的汇票到大丰商行一兑,足足有三万两白银,差点没吓得他腿软。

赵父当时才入翰林院七品编修,怕张扬都不敢动用。直到近两年升迁地位稳固后,先是将长子送入国子监,现在又将在江南的儿女都接了过来。

照他的态度显然是想着一家团聚长居京城了。

――――

赵瑾在国子监上课,不用赵父操心,二郎和三郎取得了秀才功名一事还是让他很欣慰的,接来后又继续检查起了他们的学业。

别问赵父为什么在都察院忙了一天,回来还有精力检查孩子的功课,问就是满满的慈父之爱。

长子在读书上的天分差了些,但胜在聪慧,本事比他这爹还大。而小女儿赵容,每每想起她的非凡灵秀,少有显露的才华,赵父就忍不住惋惜。有这两位珠玉在前,赵父对二郎和三郎的要求不免更高了些。

阿洛若是知道赵父这样的想法,怕是会为二郎和三郎默哀一下。

和赵瑾还有她相比,实在是有些为难二郎三郎了。不过赵父教导孩子们的学业向来不严厉呵责,也不会打骂,只是在布置功课和考较上极为认真用心。

阿洛刚到京城与父兄团聚,还未歇息下来,才两天的工夫,就有自称外家的云氏登门拜访了。

听到管家传话,赵瑾撇了撇嘴对小妹道,“也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人,不喜欢就不用去。”

第94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九)(死敌)

本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人,以往年节还有书信往来时,赵瑾也没有同弟妹说起过。

不过阿洛他们前两日才到京,这么快就找上门了,难不成云氏不怎么安分一直盯着他们家呢。赵瑾微皱眉,将此事记在了心上回头查查。

赵瑾就跟阿洛解释了一下,他们的母亲原名为云素,曾是云家庶女,排行第三。云家几代在京城为官,曾出过相宰风光一时,但现在家中官阶最高的云大老爷才五品,还比不上赵父的都察院御史呢。

当年赵父被点为探花,云家循着风声就过来了。之后赵父升官,赵瑾入国子监太学,云家多次主动示好。每次来人时赵父倒是客气地招待了,却一次都不曾应承或是带着儿子去云家。

妻子云素出身官宦之家,哪怕是庶出的女儿,也不会随随便便流落乡里,孤苦无依。这其中缘由,无非是高门大户里的阴私龌龊。

哪怕妻子不曾说过什么,但赵士铭与其结为夫妇恩爱十年,也是知道妻子为人品行温柔善良的。

云素嫁给赵士铭之后,心中的怨恨难平也消散了许多,她虽不像闺阁时与其他人期盼的那样嫁入高门,但却得遇赵父这样对她珍之爱之的良人,也是另一番幸运了。

赵士铭却是记着妻子受过的苦楚的,毕竟是以不名誉的方式赶出了家门。

他一心在科考官场上奋斗,就是想为妻子挣个好诰命,好让她在九泉之下也能风风光光。

因着名分上云氏还是几个孩子的外家,古代重孝道重礼数,为着儿女的名声前途,赵父也不好撕破脸,应付一下便是了。

这些年来他们与云家明面上好似没什么,实则是划清了界限,赵父与赵瑾也不曾登过云家府上。而赵瑾比赵父这个入朝为官的还要精明,云家想和他拉近关系促进一下感情,也被整得灰头土脸的。

看在有血缘关系的份上,赵瑾下手也没有太狠,但说要有什么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赵家父子不冷不淡的,云家可就着急了,谁想得到被众人遗忘的三娘子当年随便嫁的一个乡下秀才,十来年都没什么声响,忽然一朝高中,还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短短几年的光景,便从七品编修升到了四品都察院御史。这升官的速度可是够快的,想想云家大老爷至今都还在五品官位上打转呢。

连三娘子生的儿子也非同凡响,那蹴鞠大赛看得云家多眼红啊,赵瑾既然能带着肃国公家的公子在陛下面前露脸,还不如提携一下自家亲人表兄弟。

在前厅坐等着的云家大夫人便是这样想的,还让赵府管家转述心意。

三娘子以前是养在家里的老夫人跟前的,视若亲女。听闻三娘子的女儿也来京城,便想着请去做客,以表思念之情。家里还有几个年龄相近的表姐妹,也能说说话。

――――

阿洛听得兴趣缺缺,原剧情里也有云家,但存在感着实不高。赵父升官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赵瑾这个大气运者更是奇葩,后面插手朝堂一举一动影响的几乎是国家天下大事。云家这种级别的连打脸都不够,还得小心翼翼捧着赵家父子。

因着还算安分,后来云氏有几个不错的,赵瑾也顺手提拔了一下。

“那就不去了。”

阿洛又拿起手边的道经继续看。

赵瑾也知道自练武习剑后她又多了个爱好――修道。在刚听说时赵瑾差点没吓一跳,还以为小妹被什么神棍妖道给骗了,没想到他爹这个古人比他还淡定,不当回事。

时下道家兴盛,别说朝中达官显贵,就是天子也有在宫中修建道观。当朝宰辅大臣研究道学的也不在少数,还各有学派闻名于世的。儒道相近,学习一下修身养性也是挺好的。

赵父又是知道自家女儿聪慧灵秀非同常人,琴棋书画诗词文章,样样信手拈来,连道学也不在话下。

前些年他在京中任职战战兢兢,女儿还手抄了几本道经寄给他。赵父虽非沉迷此道,但偶尔看一看也能平心静气下来。即便没有站队身后无所依靠,也没有乱了阵脚,一心一意尽职,反倒成为那届进士中被提拔的人。

赵瑾反正是看不懂这些道经,云里雾里的虚无缥缈,还不如让他去研究研究水泥玻璃,□□□□这些来的实际。但小妹说不想去见什么外家,他也顺着她的心意去回绝了。

赵琅和赵琦尚对年幼时期的娘亲有几分印象,出来见了见外家舅母。

但是大哥和小妹不去云家,那他们也不去了。

赵琅和赵琦年纪虽小,但也不傻,哪怕云家和他们是血脉至亲,但也不代表就一定是什么好人,以前连舅母都还会磋磨他们呢。这世上唯有父亲兄长,还有小妹才是他们真正可以信赖的亲人。

父亲没有说什么,大哥和小妹不愿意去赵家,那肯定就不是什么好事。

云家大夫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却不敢摆什么舅母面子。听儿子说赵瑾现在可风光得意了么,不止肃国公家的张崇,好些勋贵子孙都跟在赵瑾屁股后面转。

别以为张崇那些人名声不好听,可能在天子脚下当纨绔还没事的,能是一般人么,连她家大老爷见了也不敢随便得罪。

等回了云府,云大夫人便忍不住一通抱怨,三娘子生的孩子个个都这么冷情寡心么。不与外家来往,不敬长辈这难道是什么好名声么。

云家来人也就是一件小事,连赵父都没放在心上。

——

张崇已经好几日没有见着牧之兄了,往日他在国子监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也没有连他都寻不着人啊。牧之兄不会还在家里陪着弟妹吧。

从国子监下课后张崇便直奔赵府去了。

赵瑾这几日的确都待在家里,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阿洛试了一下他的身手,亲自用剑试的。阿洛下手有分寸,能伤到赵瑾的都只是剑背剑柄之处,不过一顿下来,赵瑾浑身上下腰酸背痛是肯定的了。

昔我晚矣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