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啊,这,你们……”想问清楚吧,叶国青还真不知道从何问起。
“舅舅,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有疑惑,但是我真的有点急事,我就不回答你了,不然你回去问问我舅妈,我保证,你问完百分百就知道了。”
方小星也是真的没时间去解释,想到刚刚林晓说的,方小星恨不得肋下生双翼,直接飞回宿舍,不过她说的让叶国青回去问校长夫人的话也不是随便说的。
要说呀,她的舅舅舅妈两人也有点奇葩,一个不爱听八卦,一个恨不得天天在村口听八卦,不过呢,毕竟她舅妈也算得上是小河村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不能真的天天在村口听八卦。
不过山人自有妙计,总之呢,她舅妈那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也不知道这性格完全相左的两个人是怎么过了一辈子的。
第74章 、演讲稿被换
等到林晓赶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只等夕阳最后一丝余晖收尽。
幸好,只是天黑的比较早,镇上的公社还没下班,可林晓来公社的次数屈指可数,十足的生面孔,因此,门卫们也很尽职尽责的不让林晓进到大门里。
林晓此刻只恨自己出来急,连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都没带,被拦在了“皇城”最后一道关卡。
林晓无奈之下只好问道:“师傅,我可以不进去,但是我能跟您打听一下,张小曼张干事今天还没下班吧,我是小河村小学的老师,我来就找张干事的。”
“张干事还没见到她走呢,你要等也行,在这门口等会,应该稍侯侯就出来了。”
门卫大叔看林晓的样子,知道林晓大概不是个坏人,可社里有规定,没证明不给进,在听说还是老师,态度变得更好了,就让林晓在一边等着。
林晓来社里的时辰算得上是刚好,还没等一会呢,就听到有人喊她名字。
“林老师,还真是你呢,我刚远远看着像你,就是没敢认,今天怎么来镇上了,怎么也不进来找我。”说话的真是林晓等了好久的张小曼。
“张姐,您可出来了,我就找您呢,可谁让我是个大马虎,身份证明忘带了,这不就在门口等你嘛。”
“来,快进来,你找我呀肯定不是私事,去我办公室说吧。”张小曼说着,回身领着林晓往公社办公室走去。
张小曼还是很喜欢林晓的,先不说林晓上次的精细粮帮了她多大的忙,再来,张小曼她可是知道林晓这背后还跟县长攀亲带故呢。
“张姐,我这次来还真的是找您有点事,我们学校下午是不是有老师来社里教作文比赛的稿子呀?”
“我班上有个同学的,我稿子好像给错了,我特地赶来就是想确认确认,您看,您能通融一下吗?”
林晓说的情真意切,还碍于之前打过的交道,张小曼也不好拒绝,也不是什么大事,转身就从抽屉里拿出了下午苏婉交过来的参赛稿件。
抽出来一看,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林晓不由在心底冷笑,这苏婉还真是让人烦不胜烦呢,大本事不见得,小手段倒是一堆。
眼前的稿件,白纸黑字,字迹算不上秀气,稿件,内容都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落款,林晓她怎么不知道自己班上的学生什么时候成了苏婉班上五年级的了。
眼前的稿子林晓那是记忆深刻,原因无他,就是这孩子写的太好了,完全不像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可以写出来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这样,所以苏婉为了洗刷自己最近的名声,才做出换稿子这样的事情吧。
“张姐,这一篇其实是我班上孩子的作文,大概是我拜托苏老师帮我送的时候,她搞错了,你看这是这个学生的原稿,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年级的花名册,校长签字的。”
口说无凭,幸好林晓出来之前留了一个心眼,带了一些证据来,没想到还真都是派上了用场,也正是因为准备这些资料,林晓才忘记带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
张小曼也不是个傻的,听林晓这么说,心里明白着呢,这怕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冒名顶替呢。不过心里知道就行,面上自然是附和着林晓说的话。
“这东西,尤其是这种文件类的,一不留神就错了,而且这次呀你们小河村小学送来的稿件还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学里最多呢,我看这次你们肯定有个好成绩。”
“哟,那敢情好,我可就借张姐你的吉言了,不过咱们公社可是人才辈出,我相信其他学校卧虎藏龙着呢,这次活动怕是能找出一堆小才子小才女。”
“林老师就是说话好听,行,这天也不算早了,你还要回去吧,来我们早点结束这个事,你看你是怎么改,重写一份吗?”张小曼问着话也不算犯规,考虑到孩子们还小,写字肯定不是很好看。
为了不被卷面影响印象,稿件原文学校封存,送来公社的稿子都是由老师们誊抄一遍的,虽然老师们的字迹也有好又坏,但当老师的,自己不说多好,那整体上那也是大差不差,水平相差不多的。
孩子们的作文字数并不算多,都在五百字到八百字之间,很快林晓就誊抄好了。看着这次蜀上的大名,还有落款的四年一班,林晓才算是放下了心。
林晓这可不是为了自己,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单纯的,但也正因为单纯,才更容易受到影响,林晓可不想孩子们为这事留下了什么心理阴影。
事情办完了,林晓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也的确是算不上早了,再次向张小曼道谢,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张姐,今天可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在呀,我还真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办了。”
“不说这客气话哈,我平时回家早也没事干呢,我一般都还在单位多待会啊,单位人多可不是比家里热闹。”
“那行,张姐,你都表态了,我也不感谢的话车轱辘说了,下次张姐有事您喊我,大事不行,小事相信妹妹我还是可以帮得上一点的。”林晓知道张小曼说的爱留在单位的话,多半是说出来宽慰她的。
后世可是有一句话很是经典呢,“下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时代不同但是人的想法总归是大致有点相同的,所以林晓也很领张小曼这个情,俗话还说呢,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那回见,对了林晓,我看你这个名单册子很好呀,班上同学名字被这么一列,瞬间清晰明了了,所以我想问问,能不能在我们单位也用这个方法,排列一下人员名字?”
张小曼早就看上了林晓带来的这个花名册,越看越觉得好使,这才开口说道。
花名册?林晓还真没想到这个一个小的东西居然让张小曼这么“如获至宝”,但转念一想,也的确是,就是个花名册管理方法,林晓也不会吝啬,当下就同意了,还将花名册怎么罗列的相关知识告诉了张小曼。
张小曼听完更高兴了,也打心底里觉得林晓是个不错的,人好不藏私,也真诚。
两人没聊多久就分开了,毕竟天色也的确是不早了,林晓这次来,刚好也想顺便看看王大姐,这自从春节之后,镇上的生意就交给了王大姐打理,林晓只是出一些物资,还是由王大姐那边雇人搬运到镇上的。
这次来刚好,天黑了回去也不安全,在镇子上也能了解最近的情况。
公社离林晓给王大姐租的院没多远,赶在天蒙蒙黑之前,林晓就赶到了王大姐家,大姐家不止一个人,小伟也在。看到小伟,林晓才想起之前王大姐的确说过,小伟今年要来镇上上初中的事情。
心随意动,林晓刚坐下,就佯装在挎包里摸索,实际是在空间拿出了一只钢笔,作为给小伟的升学礼物。
“呀,妹子你咋来还给孩子带礼物呢,这个我知道,叫钢笔,我在供销社看过,可贵了,小伟我告诉你啊,这你可不能要。”
王金桃对林晓那是十分感激的,要不是林晓,她王金桃可没有今天,别说送孩子来镇上上学,还住着镇子里的房子,家里经济也宽裕多了。王金桃她虽然读书不多没啥文化,可是也知道人要知足这句话。
“王姐,这是我给小伟的礼物,可不是给你的啊,来小伟接着,没事这是林姨作为长辈送你的。”
小伟还是个孩子,很明显还没搞清楚中国人推拉那一套,虽然他第一眼就被林晓拿出的钢笔吸住了眼光,可是小伟也知道听妈妈的话,更知道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