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丰乐坊,原本的简宁书斋变成了一家糕点斋,宋乐舒前去收租,拿着十几两的银子走回了家。
家中宋勤和宋知勉二人在打扫着院子,说是打扫,但两个人一人握着一把扫帚正比划着练武,激战正酣,完全没注意到宋乐舒站在院门旁。
宋乐舒无奈叹了一声气,咳嗽几声示意,二人这才缓缓收了架势。
一地黄叶飞舞,院子比宋乐舒出门时还要乱了一些。
“筱筱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卢家四小姐出嫁了?”
换作往日,宋乐舒一定对着宋知勉一顿冷脸,叫他独自一人将这院子收拾干净。
可今日她心情大好,倒也不想和宋知勉发火,上前将父亲扶回屋子里,一边道:“我们家以后要飞黄腾达了。”
父子二人齐齐一懵。
“什么飞黄腾达了?你干什么了?”
宋乐舒打开窗子,手里泡茶的动作没停,摆出了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平静道:“鸿胪寺主簿亲自来找过我,他们要我进宫当女官,两个月后接待南都使节。”
小小的院子肃然一静。
旋即宋知勉小像是炸开了锅般扔下扫把:“我的妹妹要当女官了?!”
宋勤先是一怔,旋即复杂问道:“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女儿不会拿这种事当玩笑。”
旋即,宋勤的脸上化开了欣喜,莫名有些老泪纵横的意味,宋知勉更是比宋乐舒本人还要高兴。
宋乐舒本以为会遭到父兄的阻拦,没想到他们二人却是油然自豪,没有任何条件的支持她。
她泡茶的手缓缓停下了动作,再也装不住笑意:“快叫声宋大人听听!”
宋勤脸上笑意掩盖不住,却还是怕宋乐舒得意忘形:“什么宋大人,八字还没一撇,瞧你这模样。”
“所以你们先叫声宋大人让我过过瘾啊——”
第52章 多事 难以与人相处
从家中落魄以来, 宋乐舒还是第一次坐着轿子被人晃晃悠悠抬着。
许久未体验这种感觉,除了有些怀念外,那熟悉的胃部翻腾之感隐隐上涌, 宋乐舒早晨并未吃什么东西, 饶是如此却也忍不住那恶心的感觉。
看来坐轿子这件事,不论多久她都难以习惯。
轿夫抬着轿子在巷间穿梭, 过了不久, 宋乐舒能感觉到轿子的摇晃稍止, 轿夫停住了脚步。
宋乐舒撩开轿帘,看到桃木牌匾上烫金的三个大字,不禁念出了声:“鸿胪寺······”
“宋姑娘, 已经到了,请下轿。”
宋乐舒下轿稍稍打量了一下鸿胪寺。和前朝相比, 这鸿胪寺的变化不大, 但明显能看出里外都被翻新过, 少了丝颓靡之气。
此处离皇城不远,转身定睛便能看到皇城的大门,宋乐舒心情微异, 生出了几分难以置信之感。
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换作几个月前,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更想不到自己命中还有如此运气, 能入鸿胪寺的大门, 未来说不定还会进那皇城,面见新朝的圣上。
鸿胪寺的官员停下脚步看着她, 宋乐舒微敛眉目,跟着他走了进去。
绕过前院办公之所,宋乐舒跟着接引之人走到了后院稍稍僻静的地方, 相比较繁忙的前院,这里的宁静更像是别有洞天。
鸿胪寺卿官服未脱,正在厅里坐着,只听接引之人道:“大人,小人已将宋姑娘带来了。宋姑娘,这位便是鸿胪寺卿——赵大人。”
“民女见过赵大人。”宋乐舒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鸿胪寺卿不动声色打量着宋乐舒,容貌上佳,眉宇间带着一股子恬静,一眼便让人将她和知书达理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到底是大家闺秀出身,果然不同。
“宋姑娘请起,相信大致情况你已经有所了解。过几天还会有几个女子来,你等将共同学习,还望不要辜负圣人一片心血,为国效力啊——”
鸿胪寺卿打着官腔,提到圣人二字时,一脸恭敬。
宋乐舒微怔,看来这女官的数量必不会少了。
“民女谨记大人教诲,必不负所托。”
鸿胪寺卿点点头,露出了一脸欣慰,扬手指了指下人:“宋姑娘跟着她去吧,本官还有事要处理,有什么要问的便向院子里的人开口。”
那下人上前,向宋乐舒行礼道:“婢子名唤杏雨,请宋姑娘跟我来。”
宋乐舒对鸿胪寺卿行礼拜别,跟着杏雨走出了会客厅。本以为杏雨会带着自己走向后院更深之处,未成想,杏雨却带着宋乐舒从鸿胪寺的后门走了出去。
“前面的宅子便是各位女官起居之所,宅内所需应有尽有,宋姑娘可安心在这里住下来,跟着先生学习。”
看来鸿胪寺的考虑倒是周全,宋乐舒问道:“那宅子里有先到的女官吗?”
杏雨打开门,让步请宋乐舒先行,而后道:“自是有的,定远将军的孙女已经到了此处,此外还有开国侯家的大小姐。宋姑娘算是第三个到的。”
定远将军的孙女,开国侯之女——
都是身份尊贵的官家小姐,不会只有她一人出身民间吧?
宋乐舒顿时有些头痛,她可是最了解这些官家小姐的人,前朝时的那些小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捧高踩低,满是高傲。
杏雨在前面介绍着各个屋子的用处,宋乐舒收起微恙的心情,将她所说的一一记下。
最后,杏雨带着她来到了后院。
后院便简单了一些,厢房几间,第一间已经被定远将军的孙女占了去,第二间则住进了开国侯的女儿,此外还有几间空着。
“宋姑娘,这厢房需要两个人住,您选一间吧。”杏雨的脸上有些犯了难。
宋乐舒站在这里,皱眉思索。
这里的冬天一定极冷,宋乐舒的手上有冻疮,她倒是怕冷。第一间厢房采光极好,朝阳不说,冬天也一定冷不到哪去。
第二间看起来倒是比第一间大了些,可惜采光倒是没有第一间好。
剩下的几间各有千秋,但看起来都有些阴冷。
宋乐舒叹了口气,自己要在这里住两个月啊,哪个室友都无所谓了吧,反正她一个人也不认识,不如听天由命。
“我便选第一间吧,和定远将军的孙女同住。”
杏雨眼眸微微睁大,随后低头道:“这几日女官会陆陆续续来到这里,等十月份便正式开始学习。”
见杏雨一副伶俐的模样,宋乐舒从袖子里拿出了碎银,递给了她。
表现稳重的杏雨脸上欣喜难掩,但还是保持着庄重,向宋乐舒行礼道谢:“多谢宋姑娘,日后有事您便唤杏雨,杏雨一定替姑娘办好。”
宋乐舒点头笑笑,却见杏雨上前一步,和宋乐舒透了个底。
“除了屋里这两位姑娘外,还会有几人,其中多数名声不大,但有两位需姑娘注意些。她们一个是国子监祭酒的妹妹,还有一个便是民间有些名气的画家,连玉。”
连玉这个人,宋乐舒有所耳闻。
她倒是未成想连玉也会来此。因为在民间的传说中,这连玉是个娘娘腔的男子,名气大,架子也大。但因画技出众,画上的题诗又有些文采,渐渐的在民间也传出了名气来。
再看其余的这几个,一个个都来头不小。
原本宋乐舒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有些自豪,可现在知道了这些女官备选的来历,宋乐舒便知道自己的那些所谓成就根本就不够看的。
她叩了叩门,走进了第一间厢房。厢房内室一分为二,两张床各靠一边,中间没有遮挡。
正对窗子的那张床已经被人占了。女子绛紫色衣袍,丹凤目几分凌厉,正把脚踩在中间那张共用的桌子上绑着腿。
宋乐舒被这女子吓了一跳。
此人的气场处处都彰显着不好惹。
“你是何人?”女子先问道。
不自我介绍反倒先问起自己来······当真是有些无礼。宋乐舒抬眸看了看她,本不甘示弱,可细细一想自己日后要和这人同住两个月,便也想着算了。
“我名唤宋乐舒。”
“宋乐舒?哦,我听过你,你是前朝侯府出身,前段时间你开了个义学。”丹凤目女子坐下,倒了两杯茶水。
“我姓桓,单字一个雪,我爷爷是定远将军,说不定和你爹还打过交道。”桓雪举杯,冲宋乐舒挑衅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