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闭上眼睛,很艰难的克制自己,极力让自己冷静。他感觉到盈盈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他想马上把盈盈释出安仁殿。他想去和盈盈好好说说话,让她安抚自己一会,哪怕只是站在自己身边。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盈盈也是有皇子的人了,她送没送过称心现下无从查证,但不是确实也没有及时告诉自己此事吗?自己不是也亲眼见到她和李泰在太极殿外说话吗。这倒让他多了几分谨慎。
承乾的事如此敏感。万一其中还有什么自己不愿揭开的幕布,又要如何平息风波呢。废立?自己的确动过这个念头,但眼下还不是时候。而且,怎么对得起无茵呢。世民渐渐平静下来,想着承乾从小到大的那些好处,想到无茵与自己的夫妻深情,心软了起来。
世民派人细细调查此事,很快便有了结果。盈盈封妃之后,与宜咏坊并无往来。称心本就是太子自己看中的,又有皇弟李元昌的挑唆。送称心的事十有八九不实。但盈盈确实是很早知道了这件事,也的确和称心谈过,但称心却拒绝离开承乾。只是称心写信之说辞就无从查证了。
再有就是叶子。叶子也只承认自己奉盈盈之名给称心送信,只字未提李泰曾经教她说话,教她如何将称心、承乾和李泰联系在一起。
只是,盈盈知情不报一点,也足够世民恼火,他便认定如果盈盈能够早些将此事禀报自己,承乾便能及早迷途知返。
此时,承乾的谋士们也为他出了主意,说既然已经如此,称心的确给他一个很好的提示,便是把罪过都推到贤妃身上,反正称心已死无对证。陛下就算不信,也总归是有个说法,能使朝野上下平静。陛下终归顾念父子之情,一定会顺水推舟。如果陛下给贤妃治罪,足可说明陛下并不想废弃承乾,还有转圜的余地,若不治罪,则恐怕太子之位不保。这也算一种试探。
承乾于是向世民上书请罪,直陈自己心情低落,因与盈盈亲近,便向她诉苦。盈盈便送来称心让他得以娱乐和宽慰,才使得自己错上加错。并表明他经此一劫,脱胎换骨,回头是岸,希望父皇能给他机会。
世民眼见承乾在此事中的作为,失望之情也溢于言表,但此时还不到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于是他只能接受了承乾的说法,保全他的颜面,让他好自为之。
至于盈盈,世民知道她委屈。但既然原谅承乾,那么贤妃之过总得做足了样子。一日,世民派人传她入太极宫。盈盈已经被幽闭了几日,很是伤心。她还是相信世民只是一时盛怒,最终会查清此事的。
李菁带她过去的时候,提醒她承乾已经将上表请罪,都推给是她所为,陛下已经默认,让她小心应对。盈盈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她进入殿中,看世民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她便很乖觉的跪伏于地,口中称道“臣妾向陛下请罪”。
世民厉声说着,“承乾上表,说是你担心他情绪低落,所以才送称心以劝慰开解。朕知你也是好意,却最终酿成此祸。朕已经原谅了承乾,希望他改过自新,好自为之。”
世民看到盈盈几日之间已经清减许多,想是伤心所致。他生出几分心疼,说着说着,声音和缓温柔了许多。
“臣妾未曾及时向陛下禀明此事,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臣妾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世民听到盈盈没有提到送称心的事,只说辜负所托,实在惹人怜惜。
盈盈又说道,“陛下如此宽容,原谅太子,是太子的福气,想来太子一定会脱胎换骨,不负圣恩”。两人几句对话间,已经心知肚明。
“盈盈,你应该明白朕。朕也知道,你希望承乾好。这样吧,朕降你为充媛,禁闭安仁殿中抄录《女则》百遍,以示惩戒。明日,送晋阳公主回到太极宫来。”
“臣妾遵旨,谢陛下恩典”,她清淡、含泪、冤屈又很懂事的神情再一次打动了世民,
世民不忍看到她,便说道,“下去吧”。“臣妾告退”。
盈盈起身,她回头望了世民一眼,也看到世民眼中的不忍和难过。但她转身走了。李菁便送她回到安仁殿中重新禁闭,一路无话。
晚上,世民在殿中批阅奏折,李菁为世民端来一盏五色茶,世民有些奇怪。李菁说,“陛下,是臣送贤妃,哦,不,送充媛回安仁殿的路上,她吩咐微臣为陛下准备的。她说,远远望见陛下嘴角发红,想是有些火气,五色茶最能清心。”
世民问道,“她还说了些什么。”
李菁说道,“她,她说最难过的是陛下,让微臣尽心侍奉。”
世民听闻,挥挥手让李菁下去。他眉心微动,若有所思。
称心事件便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世民降盈盈位份为二品九嫔之末,幽闭日久。算是承担了称心之过,朝中宫中皆明白此事,算是给承乾留足了颜面。但这也不算极重之罪,也暗暗警告承乾实际上世民已知承乾并非盈盈所送,提醒他好自为之,悬崖勒马。东宫侍从、侍卫、宫女降罪、驱逐百余人。但对承乾并无直接的处罚,这也让李泰失望和心急,这算明确告诉朝中众人,自己也暂无废立之意。
世民也没有责怪李泰。一切封赏如旧,还下令众臣都要更加尊重他,他倒有些摸不着头脑。韦贵妃见到盈盈降位,心中快意。但她眼见经此一事,承乾和李泰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势均力敌,感觉到蚌埠相争渔翁得利之事困难,在世民这样聪明英武的皇帝手中弄潮,还得谨慎小心。
盈盈心中委屈,但她能够理解到世民是出于保护承乾之心。虽然不知道承乾是否真会改过自新,但自己也是以身护着承乾了,算是无愧于长孙皇后之托付。
至于降位失宠,幽闭殿中,这些虽然难过,但到底世民明白情由。她每日抄录《女则》,也能平静。她难免感慨自身命运,感慨这陪伴君王之情,再怎么小心避让也必然面临着血雨腥风。
她呆呆地望着宫墙殿宇中露出的一抹蓝天,并无怨怪,只感寒凉。突然想到当年吕才带她去逛的长安街市,想到那里才是人间。而这宫廷之中,她又将何去何从呢。
第167章 怀忧叹
百遍《女则》抄完,便又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盈盈在安仁殿的寂寥中,独自琢磨着这日与夜的长度。她面容平淡,把一切心愁都倾注于笔端,但凄楚和思念却是那般的深刻。
这仿佛是她人生的一段悔过,或者是回眸。她可以看见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也看到未来的自己那可能的样子。
她当然在想念,无法忍住的想念。那个人,那个离她切近,却又十分遥远的人,那个从少年走来,却越来越不熟悉,越来越充满畏惧的人,当然是也充满了怜惜和无奈的人。
她以为,降位和禁闭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也是为他而为。所有的苦难都将会过去,等她离开这里的时候,等候她的将如同当年离开齐王府时候也应充满希冀的一样。但她始终无法预期这一切,无法预期未来还将有什么事情发生。
她只知道,无论如何,自己无法对世民有任何怨怪,她宁愿理解,不是宁愿,而是心甘情愿。但她所不知道的未来也许还有些什么要降临在她头上。她叮嘱自己,要勇敢,要坚强。她对世民的爱,有些是要靠粉身碎骨来完成的。
她被释出安仁殿之后。世民有好些日子没有来看她。她也不好意思去求见。终有一日,她来到太极殿中。她久未面君,行的是大礼。世民打量着盈盈,清瘦而有些憔悴的面庞,清素的打扮,倒是那只白色的珠簪更加醒目。
是自己让她如此的。他当然知道。心中即使疼惜,却仍然面容镇静,这是君王的心境。
他唤盈盈起身。盈盈便站在堂下,不知道该如何向世民开口说话,这是她从没有过的。
“抄录《女则》,心可静下了么”。世民倒是先向她说话了,打破了尴尬。
盈盈轻声回话,“臣妾静心抄录,已尽洗铅华,不同于昨日。”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谢陛下。陛下近日可好么”,盈盈问道。
“朕知道你挂念朕,一切都好。”
“臣妾愿陛下龙体安康。”
“朕能感觉到,谢谢你。”两个人客气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