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明说赔罪二字?”陆踏歌看向达吾提,抬手握住对方手腕示意不用行这些虚的东西“你们将这些东西运到藏剑附近,莫要管其他人眼光也莫理那长于算账经营的二庄主叶晖,只说求见叶英。叶英若不在,去见叶炜亦可。”
藏剑山庄大庄主叶英是光风霁月的人物,明教弟子携珍矿前来之意不必多说便能了然。如今天下大乱,当先抛私怨于脑后,叶英必定不会太难为那些弟子,甚至为表情谊,只会拿一块矿石以表与明教交好之意,剩下的全按正常价位购买。
如果运气好的话,叶大庄主还会亲自开炉铸剑,用他拿的那块矿石铸一把剑送返明教,用以藏剑明教交好之证。
“心剑叶英,就是这样令人敬佩的君子”回屋后大致与林翠山说了自己的想法,陆踏歌摊开地图“不过换叶晖就不一样了,叶晖常年管理庄中财务,比起剑客更像商人。若换了叶晖,虽不至于提出让夜帝归还碎星这种要求,那些矿石怕是得折上一半价格。”
至于叶炜,他亡妻的兄长柳浮云何方易如今是明教右护法,于情于理,对方也会给明教三分面子。
“师兄你”林翠山舔了下嘴唇,有点犹豫的开口发问“你这样是不是……”是不是不太好?
陆踏歌摇了摇头。
“我有底线”他道,十余载任务时间磨练出了青年很多东西,无声无息的替换掉些许天真的仗义和不忍。不管叶孤城,原随云,东方不败还是顾惜朝,那些身居高位者俯瞰江湖与朝堂风云变幻者的眼光与决断一直在影响着他,让他如今更能从明教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这原本是陆踏歌欠缺的,现在竟是成了长处。
“万花和纯阳离长安最近,不出五六天,他们就能回来”陆踏歌示意林翠山过来,比划了一下潼关和长安的距离“安禄山大军压过来……也就在十天左右。”
十天时间够做很多事情,但是长安,却守不得。
长安在世人眼中地位极高,甚至在许多人眼中打下长安就相当于攻下大唐,洪水旗这点弟子和一个失去帝王的都城遗民不可能守得住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
“翠山”陆踏歌盯着地图思考许久,吩咐道“召集剩下的弟子,圣人离开的消息不一会儿就会传遍长安,你们现在回去,把那些跟随圣人走了的官员家眷都带出来。”
那些官员可不是皇亲国戚,可以拖家带口一起跑。而等安禄山进城之后,不可能留着那群‘忠臣良将’的家人。
以安禄山的性子,要么将那些囚困起来作为俘虏要挟,要么直接诛杀。明教将这些人带出来后,手上就有了在唐和叛军直接选择的筹码。
若是大唐尚有反击之力,便护送这些人去找天子,若大唐当真无再起只能,便把这些家眷……交给安禄山。
但无论从为善除恶的教义还是发自本心,陆踏歌都虔诚的向明尊祈祷,希望这场仗打下来,赢的是大唐。
第86章 日月明尊九
十日之后, 安禄山入主长安。
十日时间足够长安城里的人跑了一多半, 足够去纯阳和万花的明教弟子来了趟往返。对明教弟子送去的道家典籍,纯阳宫大概是出于怕这些宝贵道典落在西域这群没文化的手里被当成废纸用, 为保护传承倾全宫之力来了个照单全收。
纯阳宫本就在飞雪连天之地,宫中之人多以清修为主,并无多少钱财。为了买书当真是一边腹诽明教这群穿金戴银的家伙心黑一边不得不把多年攒下来的东西估价相抵, 以致于最后带回去的不仅是一堆碎金碎银铜板板, 人参灵芝等药材几乎能另装一车。
大概是明教这事做的确实不仗义,听闻长安城将破的纯阳并未立刻派弟子与明教一同下山,反而在那群西域人走了半天后才集结门人赶赴各地, 与大唐军士共抗叛军。
而万花谷就像林翠山所说, 出乎意料的并不清苦。东方宇轩做主将书全都买了下来, 并将如今情形说予谷中七圣,最终下令开谷行医。
不求独避风雨外, 只笑桃源非梦中。开谷当日万花青壮弟子便收拾行囊, 短短几个时辰之内走了一小半,其中几位书圣颜真卿门下弟子并未随其他师兄弟出谷, 反而找上了明教,欲与明教弟子一齐前往长安。
“……为何?”明教这一队的领头人觉得得将事情问明白。
毕竟他们明教跟中原各大门派的关系绝没有称得上好的, 万花这群大夫各地争抢着要都来不及,跟着他们这群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并且经常被指有伤风化的作甚?
“我等欲帮师父报仇”领头的万花弟子道。
“万花谷书墨弟子, 师父颜真卿?”陆踏歌沉吟须臾, 扫过这群跟着明教回来的万花弟子点了点头“如果是书圣弟子, 那便无碍。”
颜真卿乃颜杲卿从弟,颜杲卿今年年初因为痛斥安禄山被肢解,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也都被先后截去了手脚,命丧洛阳城,换句话来说,颜真卿对安禄山的恨意绝不会浅。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群明教弟子确实需要几个大夫。
“后面那群老弱妇孺都是忠臣家小,我们这群人再怎么保护也不会照顾,交给你们了”陆踏歌从屋檐上跳下来,进屋去写信“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走。”
最先出来的是他们洪水和掠光带领的影月旗,影月旗现在在北方洛阳一带,而后方土星木妙火几旗也逐渐离教,方土去了汴州,妙火赶赴南阳,至于星木则去了南方一带。
夜帝和部分精锐弟子在外打探消息局势,前些日马嵬坡兵变的事自然也传了回来。如今圣人入蜀,太子北上,待再观察几天安禄山是否有继续打下去的动向后,就可以做出是跟随太子还是转投安禄山的决定了。
至于圣人?入蜀自保,弃国不顾的圣人可并非能把大唐打回来的明君。
事到如今,陆踏歌已经把能拿到的筹码都拿到,是时候给教主写信了。
明教,圣墓山。
已经几乎对教内事务放权只等着陆踏歌回来传位的丁君难得的又受了把教主召见,来叫丁君的是情王左思,稍微向丁君透露了下今早洪水旗传信回来的事情。
大概是之前的心理阴影,丁君用一个眨眼的功夫怀疑了一下是不是陆踏歌又出事了接着又用一个眨眼的时间把这份怀疑打消,第二反应便是洪水旗的布置出了问题。
在丁君印象里,他的大弟子办事素来干净利落,不说出彩也不拖后腿,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每次都能最完美的完成任务要求,这回南下中原,若说出事……。
陆踏歌将洪水旗丢下给林翠山带自己跑去五毒为他报仇了?
见丁君神色不定的走进来,陆危楼将那份传回来的情报放到一边,面上看不出分毫喜怒道“踏歌此次去中原所为,是法王教的?”
这话说得有点没头没尾,‘踏歌去中原所为?’,丁君未直接与陆危楼对视,脑内极快的思索起来。
如果说陆踏歌当真是仗着一身武艺把洪水旗丢那自己跑去给他报仇,在教内便是死罪。都不用往重了说,直接便可定为‘无视任务’的叛教之举。
但话说回来,丁君并不觉得陆踏歌会那么冲动。青年自从回来后沉稳了不少,除了在向他表露心迹方面,处理教务游刃有余有理有据,按理说此番南下中原应该不至于做出那么大的错事。可若立了大功,教主也不当是这副模样。
半晌不闻丁君回答,心知对方八成是在考虑陆踏歌是不是做错事了要不要帮忙顶罪的陆危楼摇摇头,让旁边的弟子将手边的信递给丁君,叹息道“他这作为,实在不似你能教出。”
信很长,开头先是问好,接着又询问了两句丁君近日如何,接下来便是对这些日行动的简单讲述和之后打算。
这之后打算,一共又分三种情况。
一,安禄山在长安整顿后继续打下去,陆踏歌在信里对近来情报做了个总结,将大唐同安禄山之间做了个对比。信上言,安禄山此人着实暴虐,而李氏积威深重,若继续打下去,怕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除明教和巴蜀唐门五毒以外,各大门派皆是中原人居多,必将大多年轻弟子派出来对抗叛军。而明教退居西域休养生息,待这一场打完,天下安定了,其他门派青黄不接之时再来与中原武林邀战,必夺大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