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6)

她无意和太夫人多讲,毕竟永城侯府和他们王家在看事情的态度上很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没必要去指责或是想着去改变别人,但她也不想听见别人指责她家人的不是。

“您放心吧,我二哥肯定会下场啊,他还准备考进士呢!”王晞适时转移了话题,“我昨天带去红螺寺的点心好吃吧!我让他们去做五福糕了。不过芸豆要泡一天一夜做出来的才好吃,明天才能做好。我到时候带来您尝尝。”

五福糕是用五种豆子加糯米拌上白糖做成的。她喜欢用绿豆、红豆、黄豆、黑豆加花生做,但京城的芸豆非常好吃,她就把黑豆改成用芸豆了,做过一次,也挺好吃的。眼看要过浴佛节了,她准备再做点送给永城侯府的各房尝尝。

也算是联络联络感情了。

太夫人笑容更盛了,连声道:“好吃,好吃。那个青团尤其好吃。”

上了年纪的人,特别喜欢吃软糯的东西,王晞的青团是从江南买来的青艾和糯米,包的是甜口的红豆沙,做出来自然格外地好吃。

王晞笑容灿烂。

祖孙俩坐在一块儿,笑语殷殷说起了话。

一盘清蒸鲥鱼孤零零地摆在桌上。

永城侯府长房的二小姐常凝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她不由暗暗撇了撇嘴。

王晞又来讨好太夫人了。

虽说她母亲侯夫人已经私下里告诉了她王晞的身份,还嘱咐她要好好地和王晞相处,说什么她们都快要嫁人了,今天能住在一个屋檐下,明天还不知道能不能见面,不管王晞怎么样,让她忍一忍,很快就会过去了。

来他们家打秋风的穷亲戚多着呢。常凝也不是个喜欢找事的,可王晞太不讨人喜欢了,仗着她祖母对小姑母心中的愧疚夺了祖母对她们几兄妹的喜爱不说,行事还非常的嚣张。

嫌弃他们家的宅子小,就自己盖房子;嫌弃他们家的饭菜不好吃,就又弄了个小厨房不说,还今天给她祖母端道菜过来,明天给她祖母送几样点心过来,偏生她祖母像被鬼迷了心窍似的,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常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到别人家做客做得这样不客气的。

她就朝走在她身后的两个堂妹常妍和常珂使了个眼色。

常妍眼里泛着冷意。

常珂却低下了头,心里百转千回的。

桌上放的应该是鲥鱼吧?

肯定又是王晞买得孝敬太夫人的。她可真有钱。

她在家里肯定很是娇宠,等到出阁的时候,她们家肯定也愿意给她置一份丰厚的陪嫁,就算她身份不显,应该也能嫁个好人家吧。

不像她,和侯府门当户对的,瞧不上她的出身。高嫁,不太可能。低嫁,人家有求而来,她又拿不出份丰厚的陪嫁,就算勉强嫁了,日子也未必好过。

也不知道等候她的是什么?

常珂面色有些苍白。

常凝看了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上不了台面”,换了副笑盈盈的模样,走了过去。

太夫人见了忙让小丫鬟给她们三人看座,并笑道:“你们几个怎么过来了?用过晚膳了没有?”

常妍的父亲和永城侯一母同胞,同是太夫人的亲生子,永城侯袭爵之后,又在哥哥的提携下在五城兵马司的东城兵马司谋了个七品副指挥使的官职,常妍和常凝天然就很亲近,现在更是以常凝马首是瞻了。常珂的父亲却是庶子,她在这样的场合则从来不敢轻易说话,事事都很顺从,性格懦弱。

常凝就代表她们姐妹说道:“听说您身子骨有些不舒服,我们姐妹就寻思来看看您,又怕累着您了,这才选了这个时候。我们姐妹不敢打扰您,用了晚膳才来的。您现在好些了没有?”

说得王晞多不懂事似的。

王晞也不是第一次被她这个所谓的表姐这样刺了,但她当没听见——以她的见识,像常凝这样的人你越是理她,她越是来劲,你不理她,她一拳打在棉花上,反而会更生气。

当然这也是因为常凝这样不过是生些怨气却伤不了她。

要是常凝太过份,她是不介意告诉常凝应该怎么做人的。

王晞笑靥如花地和常凝问了好。

常凝嘴角抿得紧紧的,非常生气,可是当着长辈又只能压着。

王晞看着就心情舒畅。

太夫人是看谁都好,哪里听得出常凝话里藏着话,只当常凝是来探望她的,欢喜道:“我没事,你们不要担心。我只是年纪大了,久不出门,出门一趟就累得不行。”然后摇头道,“人老了,不服输不行了!想当年,我带着你父亲他们回娘家的时候,走几天也不累,晚上歇在驿站的时候,还陪着你父亲他们在院子里蹴鞠呢……”

老太太自嫁人之后,只在自己母亲生病的时候回过一次娘家。可能这是老太太很高兴的事之一,她常拿出来讲。王晞来了不久,已经听了好几遍了。

几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们听太夫人又讲了一遍,施嬷嬷见缝插针,趁着话头告一段落立马请太夫人示下,是不是可以上晚膳了:“不然这鲥鱼就该冷了,不好吃了。”

“看我,一说话就丢三落四的。”太夫人恍然,催了施嬷嬷上菜,又对三个孙女道,“你们也都加一点。阿晞带了鲥鱼来,你们也都跟着尝尝鲜。”

还不是她母亲送的,王晞借花献佛!

常凝在心里吐槽,面上却不显,和常妍、常珂坐了下来,不言不语地陪太夫人和王晞用了顿晚膳。

永城侯府的少爷和老爷们也陆续过来给太夫人问安。

王晞几个就去了东梢间坐,等到几位少爷和老爷都来给太夫人问过安,她们这才重新去了太夫人的西次间,和府里的几位太太、奶奶们喝茶。

第六章 亲戚

永城侯府太夫人和老侯爷生了七个孩子,但只活下来了两儿两女,之后老侯爷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太夫人也因为频繁的生育和孩子的夭折日渐变得憔悴,老侯爷开始追逐女色,先后纳了三房妾室,生了二十几个庶子女,活下来了四男六女。

永城侯袭爵之后,除了他的同胞兄弟二老爷和帮他管理庶务的三老爷,其他的庶弟都分了出去。

因而王晞等人进去的时候,太夫人屋里除了侯夫人和二太太、三太太外,还有侯夫人的两个儿媳妇大奶奶和二奶奶。

她们都围坐在太夫人身边,听二太太正和太夫人说着自己长子的婚事:“毕竟是家中的独女,总不能太过委屈那孩子。您看是给他们重新寻个地方做新房还是把三郎现在住的院子扩建一番?”

太夫人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皱着眉头在听二太太说话,见王晞几个进来,丢下正和她说话的二太太,露出笑脸来,朝着几个小姑娘招手不说,还指了自己的下首:“阿晞过来这边坐!”

除了和太夫人并肩坐在临窗大炕上的侯夫人,其他人都拖拖拉拉地起身,给王晞让位,有眼色的丫鬟们则给常凝几个端了凳子过来。

太夫人等她们重新坐定,从炕桌的果盘里叉了块苹果给王晞,道:“给,烟台来的大苹果,你尝尝好不好吃!”

王晞笑着道了谢,见那苹果带了几分锈色,应该是切好放了一会儿了,就不怎么想吃,可见太夫人笑眯眯地望着她,满脸的期待,只好小小地咬了一口,笑着说了声“多谢太夫人”。

太夫人呵呵笑,这才招呼着常凝几个吃苹果。

小丫鬟忙捧着果盘服侍常凝等人吃苹果。

常凝叉起一块苹果,半真半假地和太夫人抱怨:“祖母只心疼表妹,不心疼我们。有好东西总是最先给表妹,我们都往后排了。”

太夫人不是个心思很多的人,常凝性子有些活泼好强,王晞没来之前就喜欢和府里姊妹们争这争那的,太夫人不仅没有多想,还觉得长房长子和老侯爷的性子有点像,常凝是次女,不争不抢的,谁会注意到她?

看她这样子就笑着打趣道:“那昨天那块和田玉佩给了谁?”

昨天常凝几个也跟着一起去了红螺寺,寺里的主持为了讨好永城侯府的女眷,拿了几块玉石过来,其中最好的一块和田玉佩被常凝拿到手里就不放了,王晞听着那和尚说是哪几个高僧戴过的,嫌弃它是别人的旧物,还转了几道手,生怕老太太赏了她,装鹌鹑,让常凝得了去。

上一篇:何不换个驸马下一篇:晚晚竞折腰

吱吱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