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261)

王曦知道这才是该有的礼节,可莫名的,她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的。

这还是陈珞第一次没有和她打招呼就走了的。

她这边指使着小丫鬟给大嫂打了热水,端了汤羹也回了房,留了大哥和大嫂说些体己话。

白果几个也很兴奋,觉得见到金氏身边服侍的就像见了亲人似的,大家都高高兴兴地领着金氏的人认地方。

王曦的窗户却被小石子打得“梆梆”响。

王曦推了窗户,陈珞扒在皎洁白月光下的墙头轻声问她:“累不累?用过晚膳了没有?”

王曦也趴在窗台上和陈珞说话:“你没回长公主府吗?你那边是个什么地方?做什么的?”

陈珞笑道:“你们家修缮宅子的时候我把我这边也修了修。内院书房的庭院正对着你后院的花园,我还订了株大柳树,到时候可以趴在柳树上往你那边瞧。”

他英俊的面孔在月色下越发显得柔和,还带着几分温柔。

王曦呵呵直笑,想起自己在柳荫园偷窥陈珞,不曾想时过境迁,也有人趴在墙头看她了。

“你呢?用过晚膳了没有?”王曦笑道,“我没有什么胃口,让厨房给我去熬小米粥去了,再切几样泡菜。你要过来用晚膳吗?”

她大嫂连着赶路,王晨虽然要留陈珞用晚膳,但陈珞还不至于这么没眼色。

“好呀!”陈珞翻身就无声地落在了院子里,在屋檐下倚着王曦的窗棂和她说着话,“能给做几个胡饼不?要不,贴几个饼子也成啊!”

这是饿了吧?

王曦笑弯了眉眼,传话让厨房的给做胡饼。

晚膳的时间不免就更迟了。

王曦叮嘱陈珞:“吃过之后别立刻就往书房里钻,在院子里多走几步,消消食。晚上吃的有点厚实。”

陈珞压根不想走,道:“你今天就在你院子里陪我走走吧!我们今天不是要去通州吗?我昨天就请了两天的假,明天不用去衙门。”

还以为他们会在通州住一晚上的,谁知道金氏却要赶回城里,说是回到城里睡觉也安稳一些。

或者是觉得睡在自己家里更好。

王曦想了想,没有拒绝。

两个就在夜色下散步。

陈珞望着溶溶月色,闻着浮动的暗香,担忧道:“今年立春以后只下了一场雨,怕是会年成不好。“

王曦在娘家帮着管着田庄,自然知道农事的厉害,忙道:“今年的倒春寒有点长,说不定等过些日子就好了。就算不好,这几年年年丰收,开仓放粮就是了。”

陈珞却是在想,若是这天气异常,不知道能不能拿来做做文章,逼着皇上把太子之位定下来,也就不会这样乱折腾了。

他问王曦:“你觉得是大皇子好还是二皇子好?”

王曦道:“我和他们都不太熟悉。”只是话音未落,她突然明白过来陈珞是什么意思,又道:“但要说是其他的事,若二皇子做了太子,就让薄氏尾大不掉,到时候更麻烦。可若是大皇子当了太子,只怕会引起祸事,连累你我,还顺了皇上的意思。要我说,还是二皇子当太子比较好。”

皇上不是一直以来都瞧不上二皇子吗?还为此让陈珞也跟着受了不少的苦,成了他手中的一颗棋子。

王曦可不是那种能没有底线随意容忍的性子。

要让其他的人做了太子,岂不是便宜了皇上!

陈珞哈哈地笑,显然明白了王曦的意思。

他道:“那我们就让皇上快点。他总是这样拖拖拉拉的,谁有空陪着他玩。”

但让皇上同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吧?

王曦想了又想,最终没有把这么丧气的一句话说出来。

陈珞不知道是不在意还是没有察觉到,他低声和王曦说着心里话:“也是我们运气好,刘众挺关注刘侍郎的,他发现刘侍郎从前在六部做给事中的时候,曾经谎报过灾情,有当年的幸存者勒索他,他把人给弄死了。这也算是夜路走多遇到鬼了吧!

“要是今年的年成不好,正好可以拿这件事做做文章。”

他说着,还深深地看了王曦一眼。

王曦立马意识到这就是潘良玉说的那件事。

陈珞这是在提醒她吗?

她从来没有想过隐瞒陈珞,把自己知道的也告诉了陈珞。

陈珞愕然,道:“没想到潘氏这么机敏。听你这话音,那位刘公子说不定也知道些什么。”

王曦道:“要打草惊蛇吗?”

陈珞思忖着:“暂时先别管,把我母亲那边的酒宴吃了再说。大舅兄和清平侯府的事也要开始动了,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

一副怕耽搁了王家生意的样子。

王曦心中生甜,道:“也行!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

陈珞点头,从王曦那边回来在院子里走了半天,还忍不住趴在墙头看着王曦吹了灯,这才回了房,躺在床上想,那些军营的人都说娶了媳妇就好了,有媳妇疼,他从前不以为然。

今天王曦却在他和刘少奶奶之间选择了他,把刘家的事告诉他不说,也没有求他放刘少奶奶一马,还让他有什么事立刻就告诉她……他很是意外,还感受到了被人疼的温暖。

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

舅舅选择自己的儿子,父亲选择陈璎,他母亲总是选择公正公平,第一次有人偏袒他。

这也许就是他选择王曦的原因吧?

以后,王曦也会像这样不用去权衡,也不用去思考,第一时间就会选择站在他这边吧?

陈珞闭上了眼睛,很快就深深睡去。

月光透过帐子,隐约可见他微微翘着的嘴角。

第二百三十三章 嫂嫂

金氏来京城的第一件事是去拜访谢家。

谢家才是王家在京城的支柱。

从前王晞不管家里的生意,王晨也不太跟她说这些事,现在王晞要嫁到京里来了,京城的一些关系就得慢慢让她知道,慢慢让她参与进去。万一有什么事了,她才有个求助的地方。

王晞和金氏打扮得漂漂亮亮,带着两个侄儿,跟着哥哥去了谢家。

别看谢时是户部尚书,但谢家在京城的宅子很普通,甚至没有王家在六条胡同的大,二进的小宅子,前面是一个倒座加三间正房带西边两间厢房,后面是三间正房带东西两个厢房,后面没有园子。

谢时和长子、次子在大门口迎了他们进去,谢时的夫人和幼女在东边垂花门口等。

两家人见了礼,男客去了前院的厅堂,女客去了后院的厅堂。

谢时不过四十来岁,早年间在外求学,夫妻聚少离多,长子比王震还小一岁,次子和王霆同年,幼女更小,今年才五岁。

她梳着个花苞头,眨着对黑黝黝的大眼睛躲在母亲身后朝着王晞和金氏直瞅。

谢夫人没有办法,拉了女儿上前,不好意思地对两人道:“她自幼体弱,我也护得多些,京城这边秋燥冬寒的,我也很少带着她出门,倒养成她这内向的性子,让你们看笑话了。”

有金氏在,王晞自然要退一射之地,这样的应酬话没说到她这里,她是不接话的。而金氏能成为王家的未来的宗妇,而且得到王家上下的认可,那份伶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闻言立刻笑道:“姑娘家就是要像你们家小姐似的娴静淑雅才是,我看了不知道有多羡慕呢!您要是像我似的,只有两个皮小子,那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谢夫人出身不高,人却敦厚沉稳,想着金氏只有两个儿子,肯定像她似的,一心盼着有女儿,加之金氏说话的语气十分的真诚,她不由抿着嘴笑了起来,道:“儿子有儿子的不好,姑娘也有姑娘的担心。”

“可不是吗?”金氏极为赞同地道,“要不怎么说人活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呢?”

两人说着家常,倒也颇为投机。

谢小姐的目光却不时地落到王晞腰间用来压裙摆的玉佩上。

王晞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的。

她戴的是对双鱼的翡翠禁步。大小不过婴儿的手掌,两条鱼都绿汪汪的,只在脊背上有条黄色的玉皮,偏生那玉皮还生得极对称,两条鱼乍一看一模一样的。这玉佩一下子就变得颇有些与众不同了。

这是她祖母的东西,小时候她觉得好玩,就拿过了手里,变成了她的。这次她大嫂想着她以后怕是难得回蜀中了,特意把这些小玩意都给她带过来了。

上一篇:何不换个驸马下一篇:晚晚竞折腰

吱吱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