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高也有点激动,没有和王晞打眉眼官司,把冯大夫扶着在太师椅上坐下后就道:“小师妹在寺里住着还不知道。陈大人不知道怎么说动了真武庙的逍遥子,如今外面都在传,大觉寺的朝云偷了逍遥子的香谱,做出了各种佛香和安神香,如今要大觉寺给真武庙一个交待呢?而且还公布了香方。有些人照着做,还就真做出了朝云做出来的安神香。如今这件事由僧道司闹到了皇上那里去了,京城里的人都盯着宫里,看宫里怎么说了。
“大觉寺的人据说非常的恼火朝云,但朝云是大觉寺的和尚,从前又打着大觉寺的旗号行事,事到如今,他们就是再恼火朝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帮朝云打这场官司。”
王晞听着,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她想到陈珞曾经问她朝云怎么办?想到他曾经连夜赶往真武庙,想到天天不见踪影的刘众。
王晞隐隐觉得,这件事应该是陈珞做的。
但大觉寺是皇家寺庙,真武庙是道观,自古僧道不相和,他这样挑起的不是两寺的争端,还有两教的争端,事情最后会不会变得不可收拾?
他又是怎么说服真武庙搅和进去的呢?
王晞有很多的话要对陈珞说。
冯大夫人却低声问:“你这几天可曾见到陈大人?”
王晞心中一跳,强忍着维系着神色不变地道:“没有。您找陈大人做什么?”
有些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无关信任不信任,而是每个人都有信任的人,看破不说破才是真道理。
冯大夫感慨:“他曾经去过我的铺子,说你想让朝云在京城身败名裂地被拎回蜀中公开审判,问我觉得怎样。我当时想公开审判应该不需要陈大人出手,我拼从前的人情也能做到。可在京城里身败名裂,大觉寺就第一个不答应。没想到啊!”
没想到陈珞把这人情算到她身上了。
王晞眼睛睁得大大的。
冯大夫很有感触,并没有太留意王晞,压低了声音继续叹道:“我想了想,这件事只有陈大人能做的到。我去找朝云的事有心人都知道,我这不是怕连累陈大人,所以来你这里探探口风吗?
“他这恩情,我这辈子只怕是报答不了了。希望阿高能记得,有机会能报答陈大人一二。”
冯高忙朝着冯大夫做揖,郑重地道:“师傅放心,我记在心里了。”
冯大夫满意地颔首,热泪盈眶地自顾自地说着话:“我这么多年来寢食难安,想着自己年事已高,若是碧落黄泉之下见了师傅和你师娘和师兄,我有什么脸面开口说话。如今好了,我这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来了,不管以后朝云是流放还是斩立决,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两人静静地听着他说话。
王晞有点走神。
这一次大觉寺会放弃朝云吗?如果真武庙赢了,皇家第一寺院的名头又会落在谁家呢?陈珞这个始作俑者会不会被人发现?如果被发现了,又会是怎样一个下场呢?
因为皇上的喜好,释、道两家都很厉害,他得罪了这些方外之人,日子会很艰难的。
如果只能一方赢,她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呢?
王晞的脑子乱糟糟的,猛地觉得永城侯府来给她们送请帖的那嬷嬷说得也有道理,她们这样住在云居寺的确有些不方便,京城虽热,她屋里有冰,也不是热到不能忍受的地步。
她还是早点回京的好。
至少不会错过这些京中的大事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花宴
王晞和常珂提前了几天回京城。
阿黎则被刘众接了回去。
回去的时候小孩子两眼泪汪汪的抱着香叶不愿意撒手,就算刘众承诺给他养只猫,他也直摇头,说别的猫都不是香叶,把王晞心软得差点把香叶送给了阿黎。
不过,王晞答应以后若是香叶有了弟妹,就送一只给阿黎,这才把阿黎哄得不哭了,一步三回头提着王晞送他的点心离开了云居寺。
常珂感叹:“要是有机会能让他来家里做客就好了。”
王晞觉得不太可能,不过,她们倒有可能去白石桥探望阿黎。
两人回府之后,先去梳洗一番,然后去给太夫人问安。
许久不见,太夫人见到她们还是挺高兴的,不仅问了她们在云居寺的起居,去江川伯府做客准备的怎样了,还留了她们用晚膳。
但没有提及宫里办赏花宴的事。
这是没有打算让她们两人参加?
王晞和常珂心如明镜,装着不知道有这件事的,陪着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话,王晞回了柳荫园歇了,常珂则去了侯夫人那里——她还没有给两位伯母和母亲问安。
侯夫人在和管事的嬷嬷说话,简单的问了常珂几句就端了茶。
二太太正在见绸布庄的人,见常珂来了,忙换了个地方和常珂寒暄。
常珂心中冷笑,猜着二太太正要给常妍准备进宫的衣饰。
她随意应付了二太太几句,就去了杏园。
三太太倒是一直等着女儿,见到常珂先是拉着她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她面色红润气色比在家里的时候还好,这才放下心来,笑盈盈地悄声问她:“你祖母有没有和你说起宫中花宴的事?”
常珂知道母亲一直以来期盼着什么,她从前还觉得母亲情有可原,现在却觉得到了让父母清醒的时候了。
“没有!”她冷静地道,“不仅祖母没有跟我说什么,就是大伯母和二伯母,也矢口未提。”
她还把自己去二房的情景和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母亲,道:“就是三姐姐,也没有给我送个信。还是王家表妹和祖母屋里的人好,给我们去送江川伯家的请帖的时候提了一句。”
三太太惊愕地望着常珂,半晌,突然泪如雨下,不甘地低声道:“你难道还会抢了常妍的风头不成?!不就是和襄阳侯府的四公子成不了了吗?全家人就要捧着她不成?有什么好东西都要让她先选不成?她们怎么能这么对你!二太太向着自己的女儿,不愿意你出面也就罢了,毕竟她这么多年来谁也不让。可侯夫人也不出面帮你说句话……枉我这么多年来都对她毕恭毕敬的,关键时候帮不上,我们家还凭什么要捧着他们家?”
正是这个道理。
常珂长长地舒了口气。
如果父母因此而有所清醒,那她和弟弟这么多年的忍耐倒也值得了。
她忍不住怂恿母亲:“小弟乖顺听话,读书也聪明。我的婚事还好说,总归是嫁出去的姑娘。可小弟的举业却不能耽搁了。还是老话说的好,靠山山倒,靠水水干。我们还是得早做打算才是。”
三太太呆呆地坐了一会儿,才从女儿的屋里出去。
常珂却心情很好地上了床,舒舒服服地睡了个觉,起来后看着时间不早了,吩咐丫鬟把在云居寺买的些素点心送去了潘小姐那里,这才去了柳荫园,约了王晞,一起去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虽说是留了两人晚膳,可也叫了施珠和常妍。
施珠还和往常一样,冷冷淡淡的,见两人过来了,漠然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倒是常妍,看着清减了很多,眉宇间带着几分轻愁,就是笑,也带着几分勉强。
她关心地问着她们在云居寺的生活起居。
常珂有心和常妍打擂台,只捡那有意思的,好玩的讲给常妍听。
常妍听着不免有些不自在,好在是施嬷嬷很快进来问能不能摆饭了,大家笑嘻嘻地扶着太夫人去了用饭的厅堂,也就把这件事给揭了过去。
但永城侯府的气氛还是因为这件事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大家都在猜测太夫人为何不带王晞去参加宫里的花宴,觉得王晞再受宠也比不上施珠,施珠到底是太夫人娘家人,关键时候,太夫人还是向着娘家人的。
至于常珂,她向来不被看重,大家都围着常妍转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谈论常珂的甚至没有王晞的多。
王晞向来懒得理会永城侯府的那些流言蜚语,这次也当不知道。这么热的天,她除了去给太夫人问安,就在柳荫园里和香叶玩,或者去春荫园串个门,看潘小姐画画绣花,和常珂聊天闲话,日子过得悠闲又惬意。
等到了江川伯家花宴的日子,她和常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起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