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今天也在撩人(17)

作者:丸子炒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未出阁的女儿在江夏王居处留到晚上才归,即便江夏王妃派人来解释过是县主与温娘子投缘,杨氏也难免有些多心。

温晟道辰时要出去当值,她早早地把幼子交给了乳母,自己正襟危坐在“绮萼红英”,给女儿看拟的一份单子。

“亏得圣上身边的内侍监,要不然你阿耶不知道得怎么被人参奏。”杨氏叹道:“我知道你心里不舒坦,可是也不能在临泉阁逗留许久。”

“别的贵女都是午间归去,王妃怎么就单独把你留了下来?”江夏王的世子还没有定亲,两家素无来往,江夏王妃这样突然热切起来,令杨氏很难不往多处想。

“我一时心绪不宁,又被人多灌了几杯,王妃怕我醉得太过,就留我说了一会儿话。”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你也该多往好处想一想,也就是萧家还没有送下聘,要不然再退亲就难了。”杨氏把单子往她面前推了寸许,轻咳了一声,“萧家既然没那个福气,咱们也该往前多走一步了。”

朝臣联姻,大多与党派有关,昔日圣上还在潜邸时,手底下的文臣武将便有许多人敲定了儿女婚事,如今都成了从龙之臣,姻亲两家水涨船高,自是皆大欢喜。温家虽是天子亲信,却远在洛阳,与一干旧臣来往得少了,这些消息知道的便不多。

她当年是自己相中了温晟道,不嫌他布衣出身,也愿意支持他投笔从戎,两人生逢乱世,照样和和美美过了半辈子。因此丈夫赏识萧琛,与她商议说想要招他为婿,杨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宜的,世家公子多有媵宠,萧家的郎君才华过人,又是洁身自好,只要再添了功名,倒也不算委屈了女儿。

可这桩婚事现下决然是不可能了,阿姝年岁渐长,亲事不好再拖。昨天夜里她拉着温晟道这个瞧错女婿的罪魁祸首,将朝廷旧臣新贵大致过了一遍筛,还未结亲的适龄郎君统共就那么几位,也着实是令人气闷。

温嘉姝不过是在珠玑楼略歇了两三个时辰,回来睡了一夜,阿耶和娘亲居然就又盘算起了为她定亲的事情,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拿起来装模作样地看过两页,才把名单还给了杨氏。

“单做一个司空的夫人可真是委屈娘亲了,”温嘉姝调侃她道,“我瞧着圣上应该下旨,让娘亲去做户部尚书才对。”

“少在这里贫嘴薄舌,不是为了你这个冤家,当我愿意这样费心劳力?”

“洛阳第一美人,名声倒是不小。可咱们这等人家要想择一个好人家也未必容易。”杨氏拿团扇虚点了一下温嘉姝,“我和你阿耶商议过了,断不会委屈了你。皇族宗亲不选、寒门商户不选、武将出身者不选、宿花眠柳者不选、有妾室者不选、丧妻者不选、资质平平者不选,年过二十的也不选。”

“搜肠刮肚,也不过这四五人罢了。”

“这是什么规矩?”温嘉姝将茶碗撂在桌上,伏在杨氏怀里撒娇。

“娘亲,先别说人家瞧不瞧得上我,便按你和阿耶这样遴选,就是圣上也不成啊!”

杨氏觉得好笑,拍了拍温嘉姝的后背:“圣上又不在后宫上头留心,你这个小冤家怎敢拿天子来说嘴?”

“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娘亲何必当真?”温嘉姝扯了扯杨氏的袖子:“那不论后宫,娘亲觉得陛下好不好?”

“好啊,自然是好。”杨氏搂着女儿,想起了当时随军的旧事,神色向往“上皇当年还没称帝的时候,我和你阿耶便已经随他征战,陛下弓箭娴熟,又善刀剑,霍邑一战陛下手杀数十人,两柄刀的刀口都砍坏了,我和其他家眷在军营门口迎接的时候,陛下的白衣都被血染成黑红色了。”

那是她第一次见皇帝,英姿勃发、气吞山河。纵然满身血污,亦不减少年英气,同隐太子和巢王谈笑自若,丝毫看不出战前争执时的龃龉。“从那时我便想,将来若是几位公子生出了夺位的心思,能君临天下的,一定会是二公子。”

进攻霍邑的前夕,上皇听了大公子的建议打算撤军,陛下跪在中军营帐外冒雨哭谏,上皇附近营帐的臣工几乎全听到了陛下的陈情,连她在内的好几个女眷都听不下去,撺掇着夫君去上皇帐中说情,而隐太子和巢王却熄了烛火,犹自好眠。

“娘亲识人之明要是能分给我一半就好了。”温嘉姝叹气:“择夫从主,未有一失,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没了这项本事?”

“年年打雁,今年叫雁啄瞎了眼。”杨氏想想萧琛这个装出一副温良恭俭模样的伪君子,脸上的神采也少了些:“就是从前顺遂,现在反倒叫这小人借了东风。”

“算了,不提他了,这单子里的,你可有中意的?”杨氏道:“你阿耶中意郑御史家次子,说是郑御史刚正不阿,教育儿子也必十分严厉。我觉得房相的长子颇有乃父之风,性子和软,与你更配些。”

温嘉姝摇了摇头,企图把话题再扯回去,“阿耶也做过武将,娘亲觉得圣上甚好,嫁了阿耶以后也算称心如意,怎么却不许我选武将?”

“自然不行,圣上是圣上,选夫君是选夫君,这两个怎能混为一谈?”

杨氏恨不得掐着女儿的耳垂嘱咐,又恐指甲在她莹白的肌肤上留下红痕。

“阿姝,你还太过年轻,不懂这其中利害。”杨氏道:“正因为你阿耶从军,我才更不愿你嫁到武官家中去。”

“你大约还不知道,”杨氏叹道:“圣上近来,恐怕是动了东征的心思。”

第18章 . 狐狸 她一直怀疑,圣上该不会是第一次……

“圣上这就要东征高句丽?”

温嘉姝有些心惊,那场梦境里,正是这场东征接近尾声时,边关传来噩耗,说她阿耶被人深夜刺死在了军帐里!

杨氏道:“不然呢,你以为你阿耶这些时日在忙什么?”

高句丽已经向天.朝称臣许久,不知道这一次东征,双方又要死伤多少将士,她怎么能在开战之前把女儿嫁到武官家中去,这不是坐等着守活寡么?

“阿姝,前朝亡的时候你还是个小姑娘,也不记得什么事。末帝为着亲征高句丽,三次天下征集天下壮丁。你阿耶深觉此举不妥,上书不成便辞官归隐,我那时随他从扬州一路到金陵,后又到太原,秦淮风光倒不曾得见,见到的只有路边累累白骨,母哭儿,妇哭夫。”

皇帝大肆兴兵,难免劳民伤财,当时高句丽久攻不下,又接连折损了许多名将,早已军心浮动,天下民众憎恨兵役,无数壮丁揭竿而起,北方又有突厥虎视眈眈,好好一个国家,就这样渐渐走向灭亡。留在京城的那些皇族也未能逃过一劫,不是做了叛军刀下的亡魂,就是变成傀儡,被人拥戴登基,等用处尽了,再“暴病而亡”。

“阿娘不希望你也成为那些收埋尸骨的妇人。只盼着我们阿姝平安顺遂一辈子,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就好了。”

温嘉姝却不理会她的劝解,怔怔道:“我朝与高句丽恩怨已深,圣上兴伐亦是出师有名,但会不会操之过急了些?”

上皇建国后也未曾断过兵戈,好容易突厥这个祸患除去,正是国家恢复元气的时候,高句丽如今对天子面上还过得去,这个时候趁机亡人国家,恐怕是不大妥当。

更何况她记得这次举兵并未能灭亡整个高句丽,又折损了朝中的司空等一些开国功臣,胜得十分惨烈。又过了十年,高句丽才彻底亡国,高句丽王作为天子为皇后庆贺生辰的礼物,被人押解进京。

她还记得那个高句丽王在知道皇后是温晟道之女后,恐怕会受了她的折辱,刚到长安便服毒自尽了。为此圣上还处置了看管不力的官员,主管的官吏连降三级。

“从前趁着国家衰微,由它耀武扬威也便罢了,现在我朝兵强马壮,他们却想摇尾乞怜,求着陛下不计前嫌,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杨氏笑道:“朝堂上的事情,你一个小女儿又不懂,千万不要在外头乱说。你阿耶也是朝中的主战派,这话让他听见了,仔细要恼你。”

她见识了前朝由盛而衰,国破家亡的惨淡,也赞成丈夫再度披挂上阵,为国建功,只是到底年岁不饶人,她也担心温晟道的安危。

“虽然圣上这次只打算对高句丽小惩大诫,可一旦战事兴起,谁也说不准会是什么样子,你阿耶年纪大了,不知道还受不受得住沙场上的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