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伟大母亲的亲闺女[穿书]+番外(91)

作者:薛定谔家里的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姜玉燕拉着行李箱,“师兄,怎么能让你破费呢,今天我请客。”

两个人就请客客气了好几句,最后还是季鞍板起脸说道:“玉燕,来者是客,既然你来了苏市,师兄请你吃顿饭你还跟我争,是不是不把我这个师兄放在眼里啊?”

姜玉燕赶紧说道:“那好,今天师兄你来请客,等明天我再请学长。”

季鞍没带着姜玉燕去那些大饭店,而是来到了一家老字号的小吃店:“玉燕,你别看这只是一家卖小吃的店,味道特别好,要是每天吃一种小吃,一天三次,也得一个多月才能吃过来了。”

两个人很长时间没见,各自说起自己的经历,姜玉燕笑着道:“师兄,你和赵学姐现在怎么样,什么时候结婚啊,等你们婚礼的时候,我一定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季鞍闻言苦笑一声:“你这红包恐怕送出出去了,我们已经分手了。”

听到季鞍说分手,姜玉燕大吃一惊,季鞍和他的女朋友感情可是非常好,当时是学校有名的男才女貌,当时他们这些朋友都认为两个人肯定能走到婚姻的殿堂,怎么就分手了呢。

“她出国了,”季鞍苦笑一声,声音倒是很平静:“她为了出国,跟一个五十多岁的华侨结了婚。”

见姜玉燕关切地看着他,季鞍叹口气:“玉燕,你不用这样看我,这么长时间了,我已经放下了,不管怎么说,那是她的选择,我祝福她。”

姜玉燕只能安慰他:“师兄,天涯何处无芳草,你能看开最好了。”

“谢谢你,我真的已经放下了,”季鞍转而说起了找人的事:“玉燕,这次来苏市,你想找苏绣师傅是吧?”

“嗯,我开了一家裁缝店,专门做高档服装,就想找一些刺绣师傅,师兄,这还要你帮忙了。”

她不仅要找,要找的还不少。

季鞍:“玉燕,你这次来,不是你帮我的忙,是你帮我的忙啊。”

“啊,为什么?”

“玉燕,现在到处都在上机器,手工刺绣大不如以前受欢迎,一个工人累死累活赶上一个月,都不如机器开上两个小时。我们厂里最近又上了一台绣花机,闲下来的工人只能安排到别的岗位,即使厂里想了别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工人没岗位,除了下岗没别的什么办法。”季鞍越说声音越低沉,“那些工人在厂里干了半辈子了,下岗后还能干什么,除了一手刺绣的手艺,他们大都没别的本事,看着那些工人,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玉燕,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以为你开玩笑呢,没想到是真的,你真的要找刺绣师傅,你这不是帮我的忙是什么。”

关于国内机器替代人工,张莱曾经说过,在F国,衣服是手工还是机器,价格千差万别,有钱人更加崇尚手工制衣。

作为F国最高端的高级订制,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是纯手工制作。

在姜玉燕生活的时代,手工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凡是沾上“手工制作”的产品,天然就比机器制作的高上一等。

可是很可惜,这个时候,比起手工,人们更喜欢机器。

“师兄,既然这样,那我就狮子大开口了,你能帮我找十个手艺好的刺绣师傅吗?”

“玉燕,你说要几个,十个?”季鞍又重新问了一遍:“玉燕,你要十个?”

他以为姜玉燕只要找三四个呢,毕竟她的裁缝店也刚开始营业,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十个。

“嗯,是十个,”姜玉燕对季鞍说道:“包吃包住,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两百块钱,试用期过后每个月工资四百,视工作情况涨工资。不压工资,每个月六号开工资,一个月一结。”

姜玉燕订的工资和国内工人的工资差不多,但是她管吃管住,算是很好的工资了。

季鞍一听这个,立马说道:“行,玉燕,这件事交给我,咱们明天就碰面。”

厂里有多少下岗职工,他心里是清楚的很,姜玉燕刚说出要十个刺绣师傅,他就在心里把那些工人过了一个遍,很快就根据手艺,人品和家庭情况找出了十个人来。

“师兄,你先别急着找人,咱们得把话说在前头,”姜玉燕坐直身体,正色道:“手艺好这是必须的,人品也得过关,那些油嘴滑舌,干活怠惰因循的人我可不要。”

干活好不好喝人品好不好同样重要,姜玉燕可得把话说清楚了。

季鞍立即说道:“玉燕,这个你放心,那些干活不好的吗,人品不行的我肯定不会介绍给你,我给你找的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手艺也没的说的。”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季鞍又说道:“玉燕,你开裁缝店还要不要别的工人,裁剪,缝合,熨烫,我都能给你找来。”

他们厂子里的下岗工人可不少,各个工序上的都有,姜玉燕要是能多要几个人才好呢。

“别的工序,我要一个缝合一个熨烫,不过他们的工资要比刺绣师傅少一点,要是有人愿意来,我就要。”

刺绣是手艺活,缝合和熨烫都比较好上手,工资就要少一点。

“愿意,愿意,能找到工作,管吃管住还几百块钱的工资,他们当然愿意了。”季鞍说道。

“那行,那就拜托师兄了。”

跟姜玉燕分开以后,季鞍骑着自行车没回厂里的宿舍,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

他下午请了假,不去厂里也没什么。

自行车在小巷里拐来拐去,拐进了一个死胡同。

斑驳的墙壁,石板上流淌着污水,偶尔还有叫骂声从低矮的墙头那边传过来。

第八十三章

季鞍要找的的人住在最里面的一家。

“邹师傅在吗?”季鞍支好自行车,推门喊道。

邹家的院子非常小,即使是在大中午的,院子也只有一点地方能照到太阳。

“老邹不在家,谁呀?”一个瘦弱的中年妇女屋里走出来,看到季鞍,她脸上的表情有些惊讶,接着就转为沉默。

季鞍倒是不在意,他也算是厂里的一个领导,邹师傅被下岗了,他的家人对他难免有些迁怒。

尽管邹师傅下不下岗并不是季鞍说了算。

“桃姐,邹师傅在不在家,我找他有事。”季鞍脸上带着笑问道。

伸手不打笑脸人,被季鞍称呼桃姐的女人好一会儿才问道:“季主任,你找老邹有什么事?”

季鞍走上了台阶,站在桃姐不远处说道:“桃姐,咱们进去谈。”

桃姐脸上没什么表情,叹口气:“你进来吧。”

邹家的堂屋非常小,从东走到西只不过三四步的距离,除了一张饭桌五把椅子,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

桃姐端了一杯白水放在桌上,语气平淡:“我家也没什么茶叶,季主任你凑合着喝吧。您今天来找我们老邹是有什么事,老邹都不是厂里的工人了,还来干什么!”

季鞍还没说话,里屋就传来一个老人的喊声:“小桃,是谁啊,谁来咱们家里啦?是不是厂里的领导让建国回去上班了。”

老人的话像一把刀子一样扎进来,桃姐没进里屋,用比老人更大的声音喊道:“妈,你说什么呢,老邹已经下岗了,怎么还可能回去上班。”

这话是说给屋里的婆婆听,也是说给季鞍听的。

邹师傅的老娘躺在床上,每个月都要吃药,儿子今年上了高中,妻子没有工作一直干零活,收入很微薄,家里一直都是靠邹师傅的工资支撑的。

邹师傅下岗之后,邹家失去了大部分的生活来源,一下子就变得困难起来。

姜玉燕说起要找工人,季鞍一下子就想到了邹师傅,他的手艺很好,人品也信得过,家里困难也确实需要一份工作。

桃姐说完,转过脸去用袖子使劲擦了擦湿了的眼:“老人糊涂了,季主任您别往心里去。”

“桃姐,我这次来,虽然不是让邹师傅回厂里去上班的,但我给邹师傅找了个工作。”

桃姐的心本来沉在水底,黑黝黝见不到一点光,可季鞍说这话就像是在她头上打开一条缝似的,光随时可能透进来。

“给老邹找了个工作,啥样的工作?他能干什么工作。”

刚开始是疑问的语气,到了后边这一句,就变成自嘲了。

季鞍慢慢说道:“我有一个师妹,她在海市开了一家裁缝店,想找几个刺绣师傅,管吃管住一个月两百块钱,当然这是第一个月的工资。要是手艺好就给留下,留下后一个月四百块钱的工资,我第一个就想到了邹师傅,他的手艺在咱们厂里可是数得着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