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逆袭记(63)

作者:薛定谔家里的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人看张水生皮衣卖得好,也开始做起了皮货生意。

只不过做的好的还是少数,张水生和刘大银的皮衣还是卖的很好的。

到了冬天,刨除流动资金,刘大银家里在银行里已经存了一万六千多块钱了。

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了。

县里有三家银行,刘大银在每家银行都存了钱,不仅这样,还分别存入家里三个人的名下,这样每个存折上也就一千多块钱,总算不那么显眼了。

李家的日子在慢慢变好,刘大银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是旧的吧,可到底也算是“有车一族”了。

两个小孙子穿的虽然还是旧衣裳,可都吃的白白胖胖的,比村里那些孩子长得都要可爱。

自从张水生跟刘大银说了布票可能会取消,土地也有可能包产到户,刘大银就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聋子瞎子,根本就听不到看不到国家的政策,所有的消息都是从别人的嘴里听来的。

这怎么能行,要是国家的政策再有变化,她不知道,岂不是耽误了大事。

刘大银去邮局问了,她要是订报纸的话,整个大田镇也只有她一个人是个人订报纸的,邮局根本就不给送。

这自己订报纸不行,那到哪里去搞到报纸。

刘大银在家里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整个凉河县,能有报纸的地方也就是县委大院,各个机关,学校,工厂等地方。

报纸最多最全的,就是县委大院了。

刘大银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县城。

这这有了自行车就是方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速度快了,也轻省了。

到了县城,刘大银直奔县委大院。

刘大银在县委认识的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县长,一个是杨秘书,还有一个是韩冬青。

这县长是县里最大的官,每天忙得不得了,韩冬青和她的关系虽然说不上是仇人,但也不好,只有一个杨秘书,刘大银见了还能说上两句话。

刘大银在县委大院的墙根底下蹲了大半天,终于见到了下班的杨秘书。

刘大银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来意说明了,杨秘书考虑了一会儿就答应了,把没用的旧报纸给刘大银。

每十天刘大银到县城跟杨秘书拿一次报纸,刘大银要给钱,杨秘书说什么也不要。

这杨秘书不要,刘大银不能总空着手吧,刘大银每个月都给杨秘书一些自留地里种的东西,也算是个心意。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5-2619:24:01~2020-05-2820:33: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秦月晴2瓶;阿能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刘大银从县城取了报纸回来,先往家里去了一趟。

这年底皮衣生意好,刘大银和李三顺都好几天没回家了,几天没见孙子,刘大银还怪想他们的。

刘大银不在家,李留柱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除了看孩子,洗洗涮涮这些活他也都包了。

见到刘大银回家,两个孙子开心的不值得了。

开元和开林一人抱着她的一条腿,仰着脸喊“奶奶,奶奶。”

刘大银在两个孙子一人脸上亲了一口,抱起小孙子:“开林,想奶奶了吗?”

李开林现在话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想了,想奶奶了。”

刘大银抱着孙子就往屋里走:“小开林,你哪里想奶奶了。”

李开林摇晃着脑袋,手指着肚子:“心里想奶奶了。”

刘大银乐的哈哈大笑:“奶奶心里也想开林,也想开元。好了,开元开林自己玩去吧,我跟你爸说点事。”

李留柱厨房洗衣服,双手沾满了泡沫:“娘,你回来了。”

刘大银把从供销社卖的东西放到厨房的案板上,说道:“留柱,我买了一些东西,你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着吃,孩子小,千万别凑合。”

李留柱擦干双手:“娘,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今天你在家里住不?”

刘大银摇摇头:“那里活忙,我这刚从县城回来,家里没事我就放心了,我这就走。”

“娘,你等一会儿,我多做了两只烧鸡,你拿着,在郭家吃。”

皮衣的生意忙了起来后,刘大银和李三顺经常不在家,烧鸡生意就交给了李留柱,他在家里做好烧鸡后,李莲花每天拿到县城的服装店帮着卖,一天也能卖出个一两只。

刘大银想跟两个孩子多呆一会儿,可年底皮衣生意实在是忙。皮衣销量大,张水生一个劲的打电报来哟啊皮衣,郭老汉和朱福贵他们每天都加班加点的做皮衣。

刘大银和李三顺也不闲着,给他们打下手。

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等过了年,给朱福贵和郭老汉两个计件工资,做一件皮衣多少钱,这样他们比按天发工资赚的要多,干劲也大。

经过这一年的相处,朱福贵和郭老汉都不是偷奸耍滑的人,刘大银一开始担心计件工资的话,他们只求速度不管活儿干的好坏的问题不会出现。

大冬天的,骑着自行车刘大银出了一身的汗。

郭家的木门虚掩着,以前都是插上门干活,今天怎么开着门呢。

刘大银心里纳闷,但也没想纳闷多,以为是郭家来亲戚了,她一手提着两只烧鸡,一手推开门走了进去。

两只脚刚进去,还没走上两步呢,刘大银就被人从背后按在了地上。

手里的烧鸡一下子就掉在地上,草纸上沾满了泥土,刘大银顾不得心疼烧鸡,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要干什么,快放开我,你们快放开我。”

她的双手被反剪在身后,脸被用力的压在地上,一开口就吃了满嘴的尘土。

因为挣扎的太厉害,刘大银身上挨了好几脚,好几个声音同时喊道:“老实点,我们是省城公安局的,你老实点。”

刘大银被好几个男人包围着,想挣扎也动不了一下。

她被连推带搡地带进屋,一进屋就看见李三顺,郭老汉父子,朱福贵父子都双手抱头蹲在墙角,像是好几个大萝卜。

屋里站着好几个人,都是男人,穿着普通的衣裳,可刘大银打眼一看,就知道他们绝对不是普通的农民或者工人。

“你就是刘大银?”屋里站着的一个男人问。

刘大银摸不清楚情况,直直看着男人:“你们是谁,你们为什么抓我?你们要是不把事情说清楚,我跟你们没完,这可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不是以前的旧社会了。”

那人紧绷着脸,问刘大银:“你在家里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已经被人告到了省里,现在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什么话说。”

搞资本主义那一套,还被人告到了省里?刘大银心里一咯噔,这下坏了。

她和三顺一直以来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刘大银下意识地看向李三顺,李三顺一张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到六大银看过来,他低下头去。

那人又问:“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

有人回答道:“都在这里了,里屋那些人都是郭家的家眷,和这没关系的。”

“那好,押上人,带上账本,咱们走。”

听到账本两个字,刘大银眼珠子迅速转了转,在屋里搜寻一番,就在问话的那人身边站着一个小个子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小本本。

刘大银眼神一暗,那小本本是她记账用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郭老汉几人的工资情况。

这下可真的是人赃俱获了,想辩白都没法子了。

李三顺蹲在墙角,双手举在头顶,忽然高声喊道:“同志啊,这雇人做工都是我的主意,你们要抓就抓我吧,剩下的人都是被我找来做工的,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我媳妇她什么都不知道,我告诉她是在亲戚家里帮忙,她今天来是给我送东西的。同志啊,你们抓我自己就行了,我知道我有罪我对不起党和人民,我罪该万死。”

“好了,你不要说了,”一个男人厉声说道:“你到底是不是主谋,省里的领导自然会有定论。从现在开始,你闭住嘴,一句话都不许再说。要是你再大喊大叫,就只能把你的嘴给堵上了。”

其实这是李三顺和刘大银早就商量好的,要是他们真的被告发了,那李三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保下刘大银和郭老汉父子,朱福贵父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