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魔尊重生为废柴+番外(127)

作者:久而思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沈正泽生活的那个现代世界中,佛教诞生于天竺,也就是典籍中所言之身毒。

佛教由西域进入中原,又因途径之故,最后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到了后来,又演变出自己特有的佛教派别,如禅宗、华严宗、天台宗。

或许是因为《三界传说》的作者是个华夏人,小说中的佛宗也多用华夏本土的佛教。

因此,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

原作者所处的现代世界中,华夏有安世高、支谦、鸠摩罗什、昙无谶等高僧;而小说世界也照搬了这些个人名。

如昙无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汉译了《大涅槃经》。在这个世界里,就成了昙无谶在妖元纪年初期,从天外天获得了天启,记录下了佛经。

聊到三千世界、须弥山,沈正泽可就不困了。

因为这很可能涉及飞升,牵扯到他曾经生活的那个现代世界,以及现在生活的修仙世界。

沈正泽立即精神饱满,一点也不像心魔缠身,带着缚魔锁、捆仙绳的人。

一比丘尼道:“高僧传教,一定是从这个小世界脱身,飞往了别的世界。”

“我也如此认为。”另一比丘说,“一千个一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小世界构成一个中世界,一千中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从不见有典籍记载‘释迦牟尼’‘阿难’等字眼,可佛经中的佛义如此高深,绝不是伪造。因此佛祖定然在须弥山上,了解所有世界发生的事。”

沈正泽无奈扶额,心想:了解《三界传说》中发生所有事情的人,是一个坑文作者。

想着想着,沈正泽忽然开朗,眼前一亮。

他怎么一直没有想到!

有很多很多个世界,他生活过两个。

其中一个现代世界,这个世界的天道是各种物理、数学法则,如牛顿三定律等。而他现在生活的修/真/世/界,道则有三,道律有七。

往更多的方向去思考,比如阿西莫夫的某个系列小说,其道则便是机器人三定律。

而拿刘慈欣的《三体》为例,这个世界的天道就是质子展开、黑暗森林法则,以及降维打击。

前代的某任青阳阁主和北冥派掌门,还有大师兄的生父谢长怀,他们相信灵魔同体飞升论。

师尊江歇信奉仁者爱人,剑修多情飞升论。

什么是飞升?

沈正泽思量道:“我从有着无线和手机的现代世界,穿越到这个虽然诡异但是长寿的修仙世界,算不算另类飞升?”

已知每个世界都有各自的天道,而天道不能打破,谁知道自己会飞升到哪个设定奇奇怪怪的世界里去。

万一飞升到《三体Ⅲ》的结尾,正好在地球上经历银河系被降维,那岂不是郁闷死了?

如若真是这样,沈正泽觉得万千修士孜孜以求的飞升,忽然变得也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人活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生而为人,竟然只是为了飞升么?

沈正泽坐在众和尚间,听他们谈论佛学,心想:是为了形而下地活着,还是为了追求什么形而上的东西呢?

喜怒哀乐、贪嗔痴怨,七情六欲,他怎忍抛却?

沈正泽微微蹙眉,心中颇有些郁郁不乐。

如若可以,他但求谢灵均平安喜乐,顺遂无忧。至于白头偕老,他敢肖想么?

沈正泽叹了一口气,又想到之前比丘所说的话,心道:“佛教高僧在天外天获取佛经,是否天外天里有接连其他世界的通道?倘若真有,是否能够从九天之上的天外天飞升到其他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orz修/真/世/界竟然是个屏蔽词,修改一下。

这一章写得我要死要活,卡疯我了。

我感觉,第二卷快要到高/潮了,估计也很快能够结束,然后开启第三卷。

以及,咳咳,这本小说架空哈,这里的佛宗就不要用我们这个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了,大家随意看看。

我对佛教的了解仅限于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蒙文通先生的《佛道散论》,以及大学里的相关课程,非常粗浅。如果大家感兴趣想要了解佛教相关,还请查阅正经的典籍。(我没有宗/教/信/仰,不是传/教的意思哈。)

终于知道我给沈正泽开了多大的金手指了吧,只有他能真正看破天道。我一个爆笑出声。

·

ooc小剧场

谢灵均:师尊在山脚露出了怀恋与悲伤的神色,定然是想到了昔日,带领我冒雪翻山越岭,前去灵山求医的往事。

江歇:不,不是,我想到了昔日与师弟二人,来到灵山参悟万宗归元的过程。

谢灵均:……

江歇:哈哈哈哈哈!自作多情了吧

·

感谢在2020-03-02 23:22:57~2020-03-03 21:06: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小酥、多马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霜花清酒23瓶;多马德、3845654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哀嚎凄厉

沈正泽前世与谢灵均兵刃相见,为避免伤及无辜,曾去往三界外的蛮荒之地,又到过生灵稀少的九天之上,却未尝抵达天外天。

天外天,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

沈正泽曾在《高僧传》中看到过,方才又听僧人提及——这个世界的佛法何来。

是昙无谶、鸠摩罗什等修士,于九天之上的天外天中偶得佛法,记载经文而传世。最初传教的这些佛修大多诞生于妖元纪年初期,在妖元纪年中后期被载入《高僧传》中。

沈正泽想了许多,等回过神来时,众僧又重新开始谈论“五蕴”,这次比几日前更加详细。

三日过后,讲到五蕴中的“识”蕴。

有持小乘佛法的僧人认为,色受想行识,其中“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有持大乘佛法的僧人又以为,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共有八识。

沈正泽望向主持慧明,想听听这位太上境佛修的见解。可三日过后,慧明只凝神静听,却从未发表只言片语。

慧明的灵音寺的主持,灵音寺的比丘、沙弥皆是禅宗弟子。

禅宗七经中的《心经》,开头即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又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后面所言之“色受想行识”,对照的就是开头的“五蕴”。后面的五意“眼耳鼻舌身”,五法“色声香味触”,属于五蕴中的“色”蕴。

一开始众僧谈论“色”蕴,慧明不开口,沈正泽以为他要留到最后讲。

可三天三夜过去,“识”蕴也讲完,慧明依旧默然不语。

沈正泽都开始替慧明着急,屡次想要开口,但一想到自己虽然能够背诵所有的佛教典籍,却对佛法知之不深。

他若开口,岂不是班门弄斧?这才住口。

等十多天下来,法会结束,慧明也一直沉默着,只最后送人时说过话。

沈正泽听了十多日的佛法,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贸贸然献丑,不然诸位高僧不小觑他,他自己也要感到羞愧。

法会延续十年,沈正泽尽管只是听了最后十多日,却也获益匪浅,灵台清明。之前一直萦绕在他心底的心魔,也好似不翼而飞一般。

慧明恭送几百位比丘、比丘尼,不久之后,便领着十多位高僧走到沈正泽面前,道:“沈施主,老衲与瀛洲华严寺方丈、南疆白马寺长老等商议过后,认为施主的心魔无计可解。”

沈正泽心中一凛,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佩剑。

“辛苦大师了。能劳烦大师帮我询问,弟子已经感激不尽。不敢再奢求过多了。”沈正泽笑得很是清爽,从他的脸上,难以看出失落或是忧虑。

光看他的神情,好像双方谈论的仅仅只是灵音寺的风景一般,根本不是心魔大事。

“但是……”慧明缓缓开口。

沈正泽一听这两个字,心中复又生出希望,脸上的笑容也有那么几分真心了。

慧明平静的脸上,有了一些迟疑,却依旧说了出来:“老衲可以帮助施主压制心魔。施主的心魔好似自出生起就带有,是天生的魔体。却又与天生的魔族不同,施主能够吸纳五灵,却无法吐纳魔气,只是心魔作祟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