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小不点哄开心了,才有好日子过。喊赵年年一声姐姐怎么了,就算让他喊小不点一声姐,他也二话不说立马就喊。
“好,一定给你准备好,老规矩,五斤以上打九折。”赵年年笑着道。
卓涛并不在意这点钱,不过对方给他这个礼遇,他也乐得接受。
几人离开之后,又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匆匆赶来,自我介绍说自己是隔壁镇的,明日要五十斤的糖炒栗子,和赵年年约好来时间来取。
这一下就定出六十斤,王青梅开心坏了,主动提出晚上多割几两肉回去。
儿媳妇给的五十块她这些日子都还没花呢,她出门时带了十块钱,这下正好可以用上。
半生拮据的王青梅,一块钱掰成两半来花,现在随手给几块钱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自始至终王青梅都没觉得自家儿媳妇是个馋嘴婆娘,天天净想着吃肉。托儿媳妇的福才赚到的钱,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王青梅不是个苛刻的长辈,也真心将这儿媳妇当做女儿来疼,可要说真就由着他们两口子胡来,只顾眼前的享受,不为长久打算,那也不是,她有自己的盘算。
可今日和儿媳妇出来这么一趟,她觉得自家儿媳妇主意正,能成事,这赵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她有这份信心。
看到肉摊上还剩一根排骨,王青梅也非常豪气的要了。
儿媳妇不只为家里赚钱,这肚子里指不定哪天就怀上自家孙子孙女,可不能亏了她。
从农贸市场出来时又买了一把香蕉,这香蕉一看就是山里长的,卖的又便宜,王青梅又奢侈了一把。
三人回到家中,正好家里的两个男人在刘叔和刘大军的帮助下,从山上运回了两大块花岗石。
刘家父子二人帮忙卸下石头就要离开,王青梅嘱咐人晚上叫上家里所有人过来吃饭,又给人拿了几根香蕉。
休息片刻,赵艺伟又和赵年年背着竹篓去了山上,摘了三竹篓以及一小袋的板栗回来,快两百斤的量。
赵年年回来时家里人已经蒸好番薯饭,她临出门时让王青梅将排骨早些炖上,此时排骨已经炖了约半个时辰,玉米、胡萝卜也已经切好。
赵年年将玉米、胡菠萝放入,加入适量料酒,再滴入三四滴白醋,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
赵慧慧洗好另一口锅架在地上的简易灶台上,生好火,就等着赵年年大展身手。
赵年年吩咐赵慧慧往锅里倒入适量的水,将切成段的葱姜放入,倒入适量料酒,将一整块洗干净的五花肉放入煮上。
煮至水开,五花肉捞出,锅里的汤用大汤碗装着。这带着肉香的汤对农村人来说可是好东西,不能倒掉,赵年年准备拿它再煮另一锅蔬菜汤,那也是香得很。
五花肉需要切片,家里人都喜欢做这事,手上沾油对这一家子人来说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王青梅、赵水生也不和孩子争,赵艺伟只想待在赵年年身边,赵末末太小失去竞争资格,最后赵慧慧和赵敏敏通过猜拳决出了胜负,胜出的赵慧慧乐颠颠地端着肉去外面切片了。
她见过赵年年切肉片,需薄厚适中,每一块的厚度几乎一致,这样炒出来的肉入味才都均匀。
等这边赵慧慧切好肉,赵年年开始做回锅肉。
锅里不放油,将五花肉倒入锅中,摊平,翻炒,煎至表面微微焦黄。加盐,倒入蚝油,翻炒均匀。
这时肉香已经四溢,赵年年再翻炒几下,将切成段的青椒和大葱放入,继续翻炒。
肉香夹着辣椒的刺激香味,钻入每一个人的鼻子中,辣椒的味道有些刺激,可厨房里的几人都还是忍不住用力呼吸,不想漏掉每一丝香味。
炒好的回锅肉盛出,下一道菜是白菜炒粉丝,白菜切成细长条状,粉丝泡软切成几段。
洗干净的锅中倒入猪油,不用太多,多则油腻,口感不佳。放入葱姜炝锅,将大白菜翻炒至出水塌秧儿,将粉丝放入锅中,淋上酱油,加入少量食盐,翻炒均匀。翻炒至锅中的水干了,粉丝也熟了,打出装盘。
做完第二道菜,赵年年就让王青梅去喊刘婶一家过来吃饭。
现在去将人叫来,她炒好最后一道番薯叶就可以上桌,散发着热气的番薯叶才是口感最好最香的。
刘婶一家过来时就闻见了满院的香味,都忍不住吞咽口水。
这赵家做了什么呀,如此之香!
这空气中都是喷香的油烟味,这得放了多少油啊!幸好赵家是在村尾,这若是在村中,恐怕要引来一群馋猫的拜访。
赵艺伟已经将桌子支楞起来,将刘红一家请入座之后,家里的女眷就开始往桌上端菜。
先端上来一大盆排骨萝卜玉米汤,汤色奶白偏黄,泛着少许油光。接着是一大盘回锅肉,一盘白菜炒粉丝,最后端上来的是一盘热气腾腾的炒番薯叶。
怎么,赵家是有什么好事吗?咋吃这么好?过年也不见得能吃这么好啊。
刘红仔细瞧了几眼那绿叶菜,才认出来,就是番薯叶。
王青梅送菜时跟刘红说过,这番薯叶要放油炒才好吃,她当晚就放油炒了,炒出来口感也就比平日买的绿叶菜好一点。
现在看着这色香俱全的炒番薯叶,刘红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她是放油了,可锅里的猪油顶多一个小指头的量,自然是炒不出这么油汪汪的菜。
王青梅给人添了饭,今日的饭是蒸番薯饭,她同样也教刘红煮过,不过刘红舍不得用来蒸大米饭,就拿来和野菜一起煮粥了,那味道也是不错的,清甜可口。
这赵家拿来蒸米饭,味道更胜一筹!
刘红一家五口人,不属于村中的贫困户,可这生活水平也就还过得去。蒸大米饭一个月也就能吃上一两次,这番薯蒸米饭更是第一次吃,那香甜的滋味就算不吃菜也能吃上好几碗。
刘红一家也不是第一次来赵家吃饭了,刘家定下一个规矩,到赵家吃饭,可以多喝点粥,但菜少动点,尤其是那肉菜,得留着让赵家往后几天都有荤腥可沾。
可今日这菜做得实在太过美味,刘家五口人尝过每道菜的味道之后,就有些停不下筷了。
赵家大媳妇的手艺可真不赖,做的每道菜都美味至极,难怪这几日看这一家子人的气色都好上不少。
太好吃了,再来一口。
啊啊啊啊,忍不住,再来一小口。
再来……
一连夹了好几筷,刘红才克制住想要再夹一筷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从碗中抬起头,问道:“老赵,青梅,这家里是有什么好事了吗?”
她说着,想到什么,扭头看向旁边赵年年的肚子。
第18章 雨天 猎物来了!
赵年年注意到刘婶的视线, 捂着嘴轻咳了几声。
王青梅忙笑道:“是有好事,艺伟和秀秀最近在镇上卖板栗,赚了些钱, 他们盘下了铺面, 以后要在镇上做生意。今天这运回来的石头啊, 就是秀秀做生意少不得的工具。”
买铺面, 做生意?这可是大大的喜事啊,刘红一家人都为赵家感到高兴。
在刘红一家过来之前,王青梅问过赵年年,能不能把这些天发生的事跟刘婶说了。
刘红一家这些年帮助赵家很多,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刘红对王青梅来说情同姐妹, 比临镇的娘家兄妹亲上不知百倍。赵家有如此大的变化,她想早日同好姐妹分享这份喜悦。
赵年年和刘婶一家接触也有段时日了,这一家人确实都朴实善良, 不贪小便宜,前一次来家里,看道院里绿油油的番薯苗,也没想着讨要几株回去种。
所以王青梅提到这事,赵年年自然是没什么好不答应的。
“那板栗从哪儿弄的?”刘红忍不住问了一嘴,听说着东西只有一里村山上有, 可也不多。
“从那深山里摘的。”王青梅往大山的方向指了指。
“艺伟、秀秀进山去摘的吗?得注意安全咯。”刘红听了都捏一把汗, 那深山可不是寻常人能进的。
“秀秀识路, 也有那能制野猪的方法。”起初王青梅也是怵的,生怕俩孩子遭遇不测,可他俩三番几次进山都毫发无损的回来,王青梅也就渐渐宽了心。
“大家多吃菜, 今天的菜都得吃完了,不可留着。”赵水生招呼刘婶一家夹菜,拿起酒杯,和刘建强碰了杯,抿一口酒吃一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