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大多是《易经》,以及一些其他的识字类书籍。
那日,卫宁在村上讲完《易经》后,很多村民还有孩子们都想学,卫宁便记下了,这次回来,她买了很多书。
卫宁也想跟郭正青讨论一下,这书到底怎么安置,才能让想看的村民都看到。
这也是为何,卫宁现在才把这些书拿出来的原因,她得让大家知道,玄学是被认可的,大家都可以学的,看她的节目就知道。
郭正青看到卫宁过来,早早就迎了上去:“您这东西我来帮您提。”
卫宁便直接把手中的包裹交了过去。
郭正青一接过来,差点没摔倒在地,这一大包东西,他刚才看卫宁提得十分轻松,还以为很轻,这会一提,好家伙,差点没把他腰给闪着。
好在他干惯农活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还不算太重,但绝对不像卫宁提的那般轻松。
“这里面是书本,我过来想跟你说,这书怎么安置,到时小回村的人都能看到。”
郭正青听完眼睛都亮了,难怪他觉得重,原来都是书:“我们村委会有间会议室,可以摆放在里面。”
郭正青带着卫宁去了那间会议室,那里面有一面墙,可以装几根木条,然后书就摆放在这上面。
卫宁觉得可以。
郭正青道:“不开会的时候,这里就当坐咱们村上的图书馆,大家都可以来这里看书。”
卫宁微微点头,不过她带来的书很多,光是这一扇墙,还余下很多。
郭正青也想到这一点:“卫大师,要不分一半给咱们村上的小学?”
“好,过去看看。”学玄学,如果从小抓起会更好。
郭正青带着卫宁朝小学走去。
村里的小学更加简陋,就一个二层楼的小土房,一个教室里面坐好几个班级。
里面也没有专门的图书室,和市一中比起来,就连人家的保安室都不如。
周围的村民一听卫宁去了小学,就把还在村小学读书的孩子叫了过来,大家一排站在卫宁面前。
小回村的人对卫宁都十分信服,这会站在一排,眼光亮亮的盯着卫宁。
卫宁却看到这些孩子们手上的冻疮,特别是眼前的这个小姑娘。
卫宁蹲了下来,握住这个小姑娘,这小姑娘开心地喊道:“卫大师。”
“这疼吗?”手上都成了这个模样,还怎么拿笔,怎么学习。
小姑娘摇摇头:“不疼。”
卫宁输了一些玄气给她,只见小姑娘手上的冻疮慢慢愈合,她开心的喊道:“谢谢卫大师,现在更不疼了。”
小孩子的父母也在感激卫宁,卫宁站起身,心中一个想法渐渐冒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在12点之前,终于把今天的更新码了出来。
第41章 、chapter041
小回村的村民朴素,他们对玄学也有兴趣,但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灵根有悟性可以学会玄学的,但小回村是块宝地,这里玄气十足,如果可以,为什么不能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玄学小镇。
卫宁记得这部小说女主就是凭借自己的本领,不仅自己致富,周围的亲人也跟着富裕起来,她也完全可以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玄学小镇啊。
到时,这里的村民生活的环境会更好,他们也有了致富的方法。
越想越觉得可行,卫宁开口:“村长,我有事跟你商量。”
郭正青见卫宁神色严肃,立刻道:“您看要不去会议室?”
卫宁:“我们边爬山边说。”她来这里这么久,还没有好好的仔细地看过小回村。
“好。”郭正青跟在卫宁身后。
“小回村的未来,村长有过规划吗?”
郭正青觉得自己当村长,似乎就一个心愿,让大家都吃饱喝足,如果村上的孩子都能读到初中那是更好的,至于其他的,郭正青也没想过,对他们来说,规划这东西太过长远,虽然他也希望村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
卫宁:“那你有没有想过,把小回村打造成一个玄学小镇?”
郭正青还真没想过,也不敢想,但现下如果有卫宁在,他肯定是一万个支持:“您有这个想法吗?我觉得这个完全可行。”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相信,村民也会同意这个想法。
卫宁:“如果要打造玄学小镇,整个村民的居住都需要改动。”现在不少村民居住的地方风水都没太讲究,她在学了家相之后知道,如果把小回村的风水利用到极致,那整个小回村都得改变。
郭正青一听有些犹豫,他知道如果卫宁来帮忙改风水格局,村民肯定是同意的,但同意只能是同意,因为大家没钱去改造房子啊。
卫宁道:“我知道你担心钱财的问题。”
郭正青不好意思的说:“我想村民肯定是愿意把小回村打造成玄学小镇,但村民们真的没什么钱。”好多人还住在茅草棚,都没钱盖房子。
这个玄学小镇一听就很高端,但对大多数村民来说,别说两万块钱,就连五千块钱都拿不出来。
卫宁:“我会设计好整个玄学小镇的格局,至于打造的钱,也由我来出,但可能需要村长去做村民的工作。”
因为在设计这些格局的时候,村民肯定需要搬离现在居住的地方,未来种地的面积或者地方也可能会有变化。
郭正青一听,哪还有顾虑:“如果钱财不用担心,那我想,村民都会同意的!”
这会卫宁和郭正青已经爬到了山顶,卫宁看着山下一片小回村,结合《家相》那本书的风水,卫宁脑中已经清晰的浮现整个玄学小镇的格局,只是这件事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这半年来,她杂七杂八的收益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对于改造一个村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郭正青看到卫宁看着山下,也不说话,站在卫宁身后,跟着安静的看着小回村。
一直到中午,卫宁才道:“我要去学校了,这期间我会把方案拿出来,请村长告诉村民。”
郭正青道:“您放心,我一定会告诉村民的。”
卫宁从山上下来,和卫招娣一起进镇上,然后搭车去了学校。
……
卫宁到的时候,其他几位室友已经到了。
见卫宁回到寝室,五人全部起立,把卫宁围了起来。
站在卫宁左前方的夏敏最先开口,语气里是遮掩不住的开心:“卫宁,你终于来了,你都不知道,你的这个节目有多火,我亲戚都在看,而且他们在知道你是我同学后,都在问我。”
夏敏成绩好,但在家里向来不是中心人物,这个假期,大家几乎都围着她转。
还有好几个在帝都的远亲,向来很少来往的,在听到说卫宁是夏敏的同学后,还打来电话问候了夏敏几句。
左玲也赶紧说:“我也是,我爸从来只看帝都台,这几天,我妈一到七点就把电视台调到C市电视台,我爸竟然也不反对。”
其实最开始是左玲要看,但她父亲坚决反对,但左玲还是坚持,于是在第一期节目看完后,左玲母亲就入坑了,等到昨天节目开始前根本不用左玲说,直接把电视台调到了C市电视频道,还不准左玲父亲多说。
当时左玲父亲特别委屈地说:“其实我也想看。”
范悦:“我们小区现在谁没看过这个《卫宁讲易》节目,谁就落后了。”以前她觉得院子那些老奶奶老婆婆最讨厌了,天天不是说这家闲话就是说那家的。
没想到他们最近都不说闲话了,都开始讨论卫宁的节目。
彭丽也赞同范悦的说法:“可不,我走到哪都听到讨论这个节目的。”就连她去搭车的路上,都能遇见大家讨论的。
刘露也点点头:“我跟你们说,我爷爷现在可是卫宁的忠实粉丝了。”这话有些夸张,但刘露觉得是迟早的事。
她回家的第一天,在她要看C市电视频道的时候,他爷爷就不同意,非说这节目是乱七八糟的,肯定不好。
刘露也不管,坚持要看,她爷爷便在旁边一直吵。
刘露父母都忍不住劝刘露让着他爷爷算了。
刘露说:“我只看半个小时,之后电视都是爷爷的,而且这马上是新闻,哪个台都是一样的。”
大家最终都没反对,只是看的过程中,刘露爷爷一直在说,这个C市电视台的效果没帝都的好。
刘露也不争吵,很快节目开始,她爷爷还是一脸不高兴地念叨:“这么年轻的娃怎么可能会讲《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