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就算真有人有那样的‘肚量’,那他的钱袋子也吃不消。
所以钱多多就打算把每种食材都做成小串,就像冰糖葫芦那样用竹签子串起来,然后放在高汤锅里煮,荤菜定价五文钱一串,素菜就三文钱一串。
这样一来客人既可以吃到丰富的品类,也不会一下花出去太多钱,像她昨晚买的一份最次的羊蝎子都要五十文,且才有三小块而已。
但五十文在她的摊子上却足足可以买下十串不同种类的荤菜了,要是搭配着素菜一起买的话,量还会更多。
钱串串昨晚听他姐说的时候就觉得此法甚妙,要知道,去夜市逛吃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到时候他们一出摊,生意肯定会红火得不得了。
钱氏倒是没多大的把握,但凡事总是要试上一试才知道结果的,她喜欢看孩子们努力又愉快地过日子的样子。
☆、009
钱多多选用了猪排、猪蹄、猪肚、老母鸡以及老鸭,大火转文火,用了整整三个时辰熬制出了一大锅金黄金黄的高汤。
当她揭开锅盖的那一刻,整个厨房顿时就被这股令人垂涎欲滴的浓香味儿充斥满了。
钱氏置身在这股香味中,忽然就对儿女们晚上的开摊充满了信心。
“姐,姐你快给我尝一口。”一旁的钱串串早已迫不及待了。
钱多多麻利地将大铁锅里骨头和肉渣都捞了出来:“来,骨肉分离入口即化的鲜肉,给你吃个够。”
“这都肉糜,我要喝汤啊姐。”傻子也能看出来,精华全在这锅汤里了。
“这是高汤,是用来调味的。”
“我知道,可高汤又不是不能喝,你馋死我拉倒吧。”
看着弟弟望眼欲穿的样子,钱多多好笑的同时又挺自豪,作为一个厨子,自己熬出来的汤叫人看了直流口水,她能不高兴吗?
她盛了两碗汤,分别端给了钱串串和钱氏。
“怎么样娘,还行吧?”在做菜这条路上,钱氏是领钱多多入门的师父,因此钱多多对钱氏的意见很是看重。
钱氏尝第一口的时候没有说话,但是接下来,她直接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她竟然把这一小碗高汤全部喝完了,一滴也不剩。
“多多这汤吊得一绝,既香又浓,用它做汤底煮出来的菜味道一定鲜美可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熬汤的过程中几人也没闲,洗菜、切菜、串菜忙得一刻也没有停歇。
素菜串有萝卜、青笋、藕片、菠菜、蘑菇、木耳、年糕、老豆腐、油豆泡等当季时蔬;
荤菜串有猪肉、鸡肉、鸡心、鸡肫、鸡肠、鹌鹑蛋、血块、肉丸子、猪肚、猪皮等等食材。
高汤加水加盐煮沸后,直接把这些食串儿带着签子一起放进去煮,素菜熟得快,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能进嘴了。
新鲜的食材充分地吸收了鲜浓的汤汁,甫一入口,那股鲜香味儿便在口中散开了,美味得叫人恨不能一口咬掉舌头。
“唔,好吃,每一样都好好吃。我吃得太过瘾了姐,这荤菜什么时候能好?”
“荤菜不急,我还有一锅红汤,等开了就煮。”
“红汤?”钱串串站起来朝另外一口锅的方向瞄了过去,“那就是你昨晚一个人在这里弄的东西?”
“嗯,过一会儿就开了。”
钱串串嗅了嗅:“嗯,这回儿我闻到味儿了,好像很辣的样子。”
钱氏走过去接开锅盖瞧了一眼,闻了闻:“有点像水煮肉片的汤汁,又香又辣。”
钱多多立马解释:“但是油更大,用的辛香料也更多一些。”
“你昨晚怎么不叫我呢姐,我可以给你帮忙呀。”
“你的鼻子不是闻不了这么呛的味儿吗,何苦为难你。”
钱串串乐了:“那倒是,还好我的嘴巴还能吃。”
荤菜诸如鸡杂、猪下水,多少都有些腥味儿,这类菜也用高汤煮的话不一定每个食客都可以接受,但重口味的香辣汤底就能很好的掩盖这类食材的腥味儿了。
况且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有人喜欢清淡一点的,就有些就喜欢咸辣一些的,这两种都给客人备上,可不就是顺了客人的意了么?
想要客人心甘情愿掏腰包,自然要投其所好,面面俱到。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状态不好,短小了,明天再肝!
☆、010
临出发前,钱多多叫了店里的一个伙计过来帮忙。
因为两锅底汤加上食材,足足装了有三个大桶那么多,他们娘仨搬运起来着实有些吃力。
酉时正,一行四人整顿完毕,推着辆板车兴致勃勃地便出发往夜市去了。
他们过去的时候很多摊子都已经在张罗了。
留下钱氏一人在原地照看食材之后,钱多多就带着弟弟和伙计去牙行拉了昨天一早就租好的炉子桌椅并锅碗瓢盆。
东西装车以后钱多多让弟弟带着伙计先回摊位,她则绕了个圈儿去前面主街摊位另买了两个面具来。
这是给钱氏和伙计准备的,因为在她的计划中,戴面具卖东西也是她家小食摊儿上的一个特色。
等把两口大锅架上,煮上食串儿的时候,夜市也差不多热闹了起来。
不过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比较偏僻,一时半会儿还没什么人过来。
周围也有几家小食摊儿,有卖馄饨的、有卖炸素鹅颈的、还有卖血羹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美食的味道,但都不如她家那两口大锅里飘出来的味道来的霸道。
几家摊主一开始就被钱多多一行人的装扮给吸引了。
隔壁馄饨摊子的老汉袖着手搭讪:“你们这行头倒是新鲜,就是乍一看怪吓人的。这两大锅汤闻着就香,你们卖的这是什么啊,怎么我从来都没见过?”
“大爷,您没见过就对了,这在咱们这儿绝对是独一份,这叫叫食串儿。你瞧,一串串的,种类多,吃着也方便。您要不要来两串尝一尝,素的三文钱一串儿,荤的五文钱一串儿。”
家里开饭馆的时候钱多多就一直在后厨忙活,原本是不太擅长堂前跑腿儿吆喝这种事情的。
但她发现自从戴了面具之后,她的脸皮就厚多了,自卖自夸这种话简直是信口拈来。
老汉摇了摇头,他这还一文钱的进账都没有,怎么能往外送钱呢?
可这两锅汤,是真香啊!
老汉最后又看了眼钱多多面前的两口大锅,悄悄地咽了口口水。
随着汤汁的沸腾,再加上钱串串时不时的翻搅着锅内的串串,食串儿的香气很快就乘着夜风飘到了桥头,甚至是更远的地方。
不一会儿,就有人闻着这味特意找来了。
迎来今天的第一位客人,钱多多感到很兴奋。
仔细一看,眼前这位客人正是昨晚她在主街敲锣打鼓时吆喝到的那一位。
“大哥,是你啊,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我来逛逛,刚走上桥头就闻到了香味,找过来一眼就看到了你们。你们这身打扮想装看不见都难!这就是你卖的东西?还挺新鲜,怎么卖的?”
“对,这是我们家的食串儿,荤素都有,荤的五文钱一串儿,素的三文钱一串儿,您看您喜欢什么口味的?”
“我都可以。”
“那您这边挑。”
客人堂吃,最后把两碗汤都干了,对钱多多的食串儿是赞不绝口,又要了十来串儿拿手里准备带走。
结账的时候钱多多抹了客人三文钱的零头,客人更高兴了,便好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酒香也怕巷子深,你们这食串儿拿手里也行,我看你们不如像昨天晚上那样再到主街上去吆喝吆喝,那里人多。”
“大哥说的是,”钱多多笑道,“我们也正有此意。”
钱串串自告奋勇要出去揽客。
钱多多也在刚刚才发现自己绑头发的发带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弄丢了,现在干起活儿来非常不方便。
所以她打算和弟弟一起去主街招揽生意,顺便再买一条新的发带回来束发。
……
姐弟俩一人手持一把串儿,兵分两路分别往主街的两个方向去了。
此时,平姿也拖着赵璟来到了夜市。
“舅舅,我们直接去桥尾吧,我新认识的那个姑娘今晚在那里摆摊,我想去看看她到底在卖什么好吃的。昨天晚上我已经答应她了,说来了夜市就一定去找她,做人可不能言而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