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87)

然而黄宜安接到手中,叩谢圣恩毕,发现自己那盏莲灯底部竟然刻着“平安喜乐”四字,一时愣住。

这祈愿,是她元夜放灯时所写;这字迹,正是皇帝的笔迹。

所以说,这盏玛瑙莲灯,竟是皇帝亲手做的?

李太后看了祁钰一眼,满意地笑了,又冲张溪和蔼地说道:“寿阳一向同你交好,今日难得见了,你们两个可得好好说会儿话。”

张溪会意,只得压下心中的不甘愿,笑道:“能得公主垂青,是臣女的荣幸。”

说着话,便上前与寿阳公主一左一右地虚扶着李太后。

祁钰见了,心中暗喜。

陈太后笑瞋了他一眼,看向黄宜安。

黄宜安只得躬身上前,与祁钰一同虚扶着陈太后。

众人进了山门,一路往大殿行去。

祁钰余光瞥向身侧那个螓首低垂、谦恭端静的少女,只觉得原本再寻常不过的一顿路,却因为同行之人不同,感受似乎也与以往截然不同。

德寿寺的住持早就备好了香烛等物,亲自伺候两宫太后上香祈福,诵经祝祷大齐风调雨顺、国泰平安。

祈福毕,祁钰率众人离开德寿寺,前往围场狩猎。

两宫太后本不欲去,却禁不住寿阳公主一番撒娇劝说和祁钰眼中的殷殷恳求,只得答应乘辇前往。

围场离着德寿寺有十数里之遥,步行或是乘辇都颇为费时,更加费力,祁钰便命众人骑马或是乘车前往。

李太后和陈太后同乘一辆大车,命寿阳公主、黄宜安和张溪三个同乘伺候。

英国公夫人约了王氏同乘。

余下各自安排车马。

让黄宜安意外的是,祁钰竟然弃了车辇,选择骑马,而且还孝敬地护在两宫太后的马车之侧。

前世她从未见过皇帝骑马,除了偶尔步履急趋之外,大多数时候,皇帝都是从容步行、端方稳重的。

“黄姐姐,我同你换个座吧。你那边外面的风景瞧着比这边更好些。”寿阳公主挽住黄宜安的胳膊,冲她意味深长地眨眨眼。

两宫太后闻言,笑看了过来。

黄宜安谦恭地应了声“是”,起身同寿阳公主换了位子。

车窗外,皇帝挺直腰杆、威风凛凛,春风得意马蹄疾。

黄宜安顺眉端坐,岿然不动。

一直行到围场,黄宜安眼风都未往车窗外扫一眼。

两宫太后见了,相视一眼,笑容深深。

帝后情深和睦固然很好,然而他们到底非寻常夫妻,当事事皆以江山社稷为先。皇帝一再示好,黄宜安都能谨守规矩、言行合度,可见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孩子。

寿阳公主见了不免泄气,她好不容易为皇兄和未来皇嫂创造的机会,就这么白白地浪费了。

张溪却大为快慰,让皇帝横刀夺爱,活该被冷待!

一车人各怀心思地下了马车,由众女眷簇拥着,到围场附近的摘星楼暂歇。

摘星楼,顾名思义,离天极近,手可摘星,建在围场旁的一处地势极高的山坡上,站在楼上,可俯瞰围场内的大半景致。

两宫太后一路车马劳顿,早就倦乏了,因此到了摘星楼,便先去寝殿暂歇。

寿阳公主和几位宗亲王妃代为招待众官眷。

黄家和英国公府的坐席挨着,英国公夫人不时与王氏笑谈几句,又有黄宜安笑语殷殷相伴,一直紧绷着的王氏这才慢慢放松下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两宫太后更衣出了寝殿,由寿阳公主陪侍,在上首端坐。

宫人们鱼贯而上,奉上茶水、果酒以及各类果子点心。

众人连忙起身拜见。

参拜毕,各自还座。

李太后笑道:“诸位先用些点心,等陛下与诸臣狩得猎物,再命厨下烹煮了来,岂不鲜美?”

众人纷纷笑着应和。

设席之处四面敞阔,遮挡的帷幔亦被宫人挽起,围场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只见祁钰换了一身干净利落的骑装,跨着一匹通体漆黑油亮的神骏,挽弓如满月,箭头正对准数十米开外的铜钲,预备开镝。

楼上诸人不觉屏气凝神,盯着那弓箭看。

黄宜安亦随众看去,猜测这一箭脱靶的几率有几成。

毕竟隔得有些远,以皇帝的本事,这一箭十有八九会……

咻——

铮!——

箭矢如闪电一般,笔直地射向铜钲,发出尖利嘹亮的声音。

竟然没有脱靶!

而且还正中钲心!

黄宜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前世那个徒步从宫中前往天坛祈雨,中途歇了不知多少次,差点就累瘫的皇帝吗?

摘星楼内和围场内同时发出一阵欢呼。

众人纷纷恭贺。

没想到少年天子看起来俊秀文雅,一出手却是如此不凡!

第111章 皇帝无赖

众女眷的赞不绝口,让两宫太后开心得合不拢嘴。

早先皇帝为了请武师教习,可没少跟她们磨嘴。本以为他只是少年热血,一时兴起罢了,坚持不了多久的,所以她们也未曾关注过。

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冷不丁地露了这么一手,在朝臣面前大大地长了回脸!

“出发——”

开镝过后,祁钰振臂一挥,策马当先。

英国公等人背弓挟矢,立即跟上。

至于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则御马远远地缀在后面,就当是纵马春游了。

实在是连马都不会骑的,便留在原地等着点数猎物。

一时之间,围场内骏马奔驰、野兽窜伏,热闹欢腾。

摘星楼上的女眷们,看了一刻钟有余,便渐觉无味。

寿阳公主见状,便提议让女眷们各展所长,聊作助兴。

两宫太后当即允诺。

在场不少官眷闻言,顿时心思浮动。

当初两宫太后下诏礼部为皇帝选后,她们都曾积极参与,渴望一朝为后或是二妃,从此荣华富贵、家族兴盛。

然而谁知皇后没有捞着也就罢了——毕竟本朝皇后历来鲜少有出身于四品及以上的,可是谁知竟然连二妃也没有混上——皇帝竟然因怜惜边疆将士舍命卫国,决定克己修身,只册立皇后一人,暂不选妃!

为此她们从去年哀叹到了现在。

如今终于有机会在太后面前露脸了,说不得待帝后大婚之后,便有可能被选入宫中为妃为嫔,她们当然得牢牢把握了!

一时之间,诸位适龄小姐纷纷踊跃参与,殿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翩跹之姿有若惊鸿,清词丽句更是信手拈来。

王氏见了,不禁替黄宜安的未来担忧。

这么多多才多艺且野心勃勃、家世显赫的女子,等将来进了宫,自家女儿怎么应付得来哟……

倒是黄宜安,端静温驯地坐着,不见半点忧急与轻狂。

两宫太后见了,愈发满意了。

献媚争宠,那从来都不是皇后应该做的事情。

身为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皇后应当心怀宽广、公正允明,坐镇后宫,免除皇帝的后顾之忧。

……

狩猎一直持续到申时。

待清点完猎物,排出名次,御厨便开始收拾猎物,准备晚宴。

祁钰换下骑装,稍作休息,便到摘星楼向两宫太后请安。

张圭与英国公则率领文武群臣,别殿设席应酬往来,等待开宴。

陈太后心疼祁钰从早膳到现在都没有用过一口饭,还狩猎了一大圈,因此见了他来了,连忙吩咐宫人给他拿吃的。

祁钰各色点心都尝了一点,吃了个半饱,便停下了。

陈太后还要再劝。

祁钰便笑道:“御厨已经在烹煮猎物了,如今吃多了,晚膳就该用不下了。”

陈太后闻言,只好作罢。

李太后说起祁钰开镝射钲之事,言语之间满是赞赏,又问道:“陛下今日都猎了些什么?”

“不过是些山鸡、兔子之类,远不能与英国公等武将相比。”祁钰谦虚道,顺带着将众官的射猎排名也说了。

不出意外,又以张家和李家子弟为先。

英国公府张家,乃是开国功勋,以武立身,绵衍数代而不衰;辽东总兵李家,唐末时祖上避于朝鲜,建朝之初回归,投身行伍,渐渐成为于英国公府并立于大齐的两大武将世家。

每次狩猎,排名于前者,多是这两家子弟。

陈太后笑道:“陛下初习骑射,便能有这般身手,已经很不错了,切不可妄自菲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