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205)

祁钰少不得照例说几句“元辅辛苦”的客套话,心里想的却是李太后对他的劝道:“新政推行,必然会得罪许多权贵。既然元辅愿意专擅此事,那陛下不防朝后躲一躲,不要直面权贵们的反对与抗衡。”

祁钰当然不愿意做一个事事躲在别人身后的胆小鬼,哪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不曾是披荆斩棘、荣光与污蔑加身的?

但是眼下看来,张圭并不愿意给他这个并肩战斗的机会。

既然如此,他就暂且先退一步吧。

不管怎么说,先把选妃这一关糊弄过去再说。

等到傍晚回到坤宁宫时,祁钰将此事对黄宜安说了。

黄宜安想了想,问:“陛下是为了臣妾,才不得不放手新政的吗?”

祁钰坦诚笑道:“是,但并不全是。你是知道的,其实有没有我这句话,新政之事,元辅都不乐意让我插手的,以防再出现张澜上书之事,阻挠了新政的进程,也妨碍他放手施为。既然如此,倒不如借此机会,谋点于自己有利的事情。”

第272章 生个娃吧

黄宜安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固然,祁钰给不给这个允诺,都不会影响到张圭专擅权力,可是以祁钰的性子和今生过早觉醒的对于张圭的敌意与防备,若不是为了拉拢张圭站在他这一边拒绝选妃,根本就不会做出这样的承诺,抛弃为人君者的尊严。

黄宜安一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回应此事,客套似乎太虚伪,而真心感谢又似乎为时过早——她虽然早就下定决心今生恣意一回,抢了郑氏宠妃的路子来走,也一直在这么做,然后对于前世的介怀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全部都消散的。

说起来,近来她似乎总不时地有这般为难。

黄宜安暗自稳了稳心神,也分不清是真感动还是做戏了,柔声应道:“虽然陛下这么说,但是臣妾明白,这都是陛下爱护臣妾,才暂且退让的。臣妾无以为报,唯有日后越发尽心伺候陪伴陛下……”

祁钰哈哈笑,故意调侃她道:“谁说你无以为报了?你可以给我生个大胖小子,堵住那些人的嘴,免得他们总以皇嗣为借口,催逼选妃,以谋求私利!”

黄宜安知道祁钰这是宽慰调笑之语,却还是一本正经地应道:“陛下说的甚是有理,臣妾定会努力的!”

只有她诞下皇子,才能在独宠后宫的路上更进一步!

祁钰没有想到他随口一说,黄宜安竟然会如此郑重应答,大笑之余,又忍不住想起此事的可行性来。

越想,竟然越是觉得有理。

祁钰遂低声问道:“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努力?”

黄宜安郑重地点头应道:“好!”

说罢,二人目光相接,相视片刻,突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哪有人像他们这般一本正经地商讨生孩子“报恩”这样的事情的?

传出去只怕会让人笑掉大牙。

然而私下里,却也不妨作为闺房情趣。

自此后,祁钰自然是更加努力耕耘不提。

……

且说李太后自那日提及选妃一事,在祁钰和黄宜安面前碰了钉子,接下来几日虽然没有再提起此事,然而心中总是怏怏不乐又焦急不安,便与陈太后商议。

陈太后见李太后都碰了钉子,自然不愿意在这种情形下强出头,惹了祁钰不悦,跟自己的安稳日子过不去。

“陛下一向信服张首辅,不妨请张首辅试着劝一劝。”陈太后推脱道。

她虽然知道祁钰近来渐渐地不如往常听张圭的话,但是并不清楚这对君臣已经到了表面上师生和睦,实则确实互相防备猜忌,更不知道李太后事先已经跟祁钰明说了要如何“利用”张圭。

李太后闻言是有苦难言,却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弃,遂顺势道:“那不如姐姐现在就派个人去知会元辅一声?免得夜长梦多。

“选妃一事,攸关皇嗣,不能再拖下去了。”

陈太后闻言,心中暗自讶然。

李太后和张圭一向走得近,如非必要,她从不曾越过李太后和张圭联系。

李太后今日突然这么说,不知有何深意?

第273章 出错主意

陈太后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是看着李太后一脸奉她为尊,凡事不敢擅专的模样,作为先帝元后,她又不好再开口推脱。

催促皇帝广选秀女充实后宫以绵延子嗣、稳固江山,对于她来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陈太后无奈,只得派了心腹太监亲自去传张圭。

张圭听闻陈太后有诏,心中讶然。

陈太后不比李太后信重他,一向甚少传召,这次派人宣召,不知所为何事。

张圭不敢怠慢。

陈太后虽然不掌权,却是先帝元后、皇帝嫡母,身份比李太后更尊贵一层。

更重要的是,他和陈太后的关系一向不甚亲厚,自然也不能像在李太后面前那般随意。

张圭当即便将手头的事情安排妥当,随来人去了慈庆宫。

到了慈庆宫才知道,原来是为了给祁钰选妃一事。

张圭也没有多想,毕竟作为嫡母,陈太后操心此事也不为过。

不过,妇人家就是见识短浅,眼下新政已经全面推行,所面临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她们不想着如何平稳朝堂、推进新政,倒是跟普通民妇似的,成日里净想着怎么给皇帝选妃,好早日抱孙子。

张圭心中暗叹,口中却恭敬道:“二位太后心忧皇嗣,臣十分理解。然眼下朝政纷涌,新政推行更是倍受阻碍,陛下刚刚亲政,如今尚且力有不逮,若是广选妃嫔充实后宫,只怕不合适……”

两宫太后没有想到张圭竟然会反驳,不免面面相觑。

陈太后在场,李太后不好越过她先发言,但是想到陈太后对于政事的想当然,李太后就担心她顺着张圭的话头,一时不慎说错了话。

果然不出李太后所料,陈太后接着张圭的话就说道:“新政推行之所以受到那些人的反对,乃是因为有损他们的利益。既然如此,那正好可以借助选妃之机,纳他们的女儿孙女入宫为妃为嫔,以安他们的心,平息纷争……”

李太后一听这话,顿时暗叫“不好”。

陈太后说的本没有错,历朝历代也不乏利用后宫来牵制前朝的,但是说话的对象是张圭,那这招可就非但不管用,反而适得其反了。

张圭要的不是朝堂平静,而是彪炳青史的丰功伟绩,是力压全朝,完全掩盖他人的光芒。因此对于不听话的,张圭一向是摁死了事的,比如与冯永亭联手撵走事事压他一头的前内阁首辅高珙,再比如拿已经致仕的恩师徐阁老开到,以推行土地新政……

这样强硬的张圭,又怎肯接受陈太后的怀柔之策?

只怕陈太后此话一出,更加坚定了张圭反对给祁钰选妃的主意。

李太后后悔不已。

早知道她就不该顾忌什么尊卑,抢在陈太后之前开口,也免得落到如今的境地。

李太后忧心懊恼,陈太后却丝毫不知自己出错了主意,只看向张圭,等待他的回复。

这也不能怪陈太后,毕竟自从祁钰登基,李太后辅政,她便自觉地退居慈庆宫,与朝臣甚少接触,对于张圭的性情远不如李太后那么了解。

第274章 一双慧眼

张圭自然不会与陈太后翻脸,他甚至都没有反驳,只是恭敬却敷衍地说了句“臣知道了,内阁会慎重考虑此事”便把陈太后应付了过去。

陈太后也不傻,自然看出了张圭的敷衍,心中虽然不悦,却也没有追究。

毕竟,比起尚有皇帝儿子可以傍身撑腰的李太后,她可就只剩下皇帝嫡女的尊荣和这点“能屈能伸”的好性子了。

陈太后心中暗哂,敷衍几句,便把张圭给打发了。

李太后有心同张圭再说一句,努力劝得他回心转意,便也起身告辞了。

陈太后看着李太后和张圭一前一后出了殿门,冷笑一声,吩咐陈嬷嬷:“之前的话本还没有读完,接着讲,那抚养庶子的老太太后来怎么样了?”

陈嬷嬷心知陈太后这是被张圭给气到了,连忙赔笑道:“那庶子是个有出息的,上京赶考,中了状元,点了官,便立刻给老太太请了封……”

陈太后心中叹息,这正如当初先帝吞丹意外崩殂,她以皇后的身份将祁钰推上皇位,祁钰便尊她为仁圣皇太后一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