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183)

此次如果能够借由辞官归乡打消张圭的怀疑,继续留在内阁以图将来自然是好了;如果不能,能扳倒一个冯永亭,也算替高珙报了一半的仇,勉强算得上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了。

张圭没有说话,静静地盯着跪伏在地的张维看。

其他人亦不敢多言,垂首乖顺听命。

书房内静得针落可闻。

良久,一个官员站起来,拱手施礼,战战兢兢地替张维说情:“首辅大人,冯公公一案一经传出,我等就立刻去了内阁寻张大人,张大人为此多方奔走,并立刻派人亲去禀报首辅大人。虽然最终能保冯公公全身而退,却也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张大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首辅大人三思。张大人若是去了,我等岂不是少了位绝佳助力?况且到时候,内阁的位子空出来一个,想要在各方的虎视眈眈之下,再安排自己人进去,可就难了。

“万望首辅大人三思!”

张维在心里默默地记下替自己说话的人,心想万一自己将来当权了,要对张圭一派的人清算,对此人倒是可手下留情一二,以报答今日之恩。

张圭当然不会如此轻易地就将自己辛苦培养的接班人给赶走,但是他需要求证张维在冯永亭一案中扮演的角色,确定他有没有背叛自己,也需要给张维一个教训,让他牢记这次的事件,不敢再犯。

见有人替张维说情,张圭便顺势道:“既是如此,那便罚你尽快在内宫找一个可靠的人,接替冯永亭吧。”

往常冯永亭在内廷执掌大权,很多事情内外通气,十分容易;可如今冯永亭被皇帝发配到了蛮荒之地,内廷便一下子成了消息不同的隔绝之地,他在前朝办事,也因此会有诸多阻碍,十分不便。

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找到能够接替冯永亭的人,助他一如既往地权通内外。

“若是办得好了,这次的事情,本官就不予追究了。”张圭看了张维一眼,沉声道。

他可是一直都记得,祁钰心心念念地要将张翰弄进内阁呢!

他和张翰一向不对付,多年来一直小心防备着对方,竭力压制对方,否则以张翰的官职和资历,怎么会至今尚未入阁。

若是张维走了,说不得祁钰和张翰君臣便会利用这个机会,挤进内阁,分夺他的权力。

想到此处,张圭就忍不住叹息失望。

祁钰是他手把手地教导出来的,他在祁钰的身上给予了极大的厚望,祁钰应该明白,他不是那等贪权弄权之人才是,否则他就不会倾囊相授帝王之术了。

如今他之所以总揽大权不放,为了不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推行新政、富国强兵,带领大齐走向中兴盛世!

只可惜,帝心难测啊……

第239章 福星皇后

第二天,寅时祁钰便起身准备。

黄宜安亦随之起身。

祁钰劝她道:“时候还早呢,你再睡一会儿,等到了请安的时辰,我再叫你。昨夜我回来得晚,搅得你也没能好好歇息。”

黄宜安披衣挨着祁钰坐下,打着呵欠问道:“那陛下怎么不也多睡一会儿,却起得如此早?”

祁钰想了想,叹息道:“睡不着啊……元辅回京了,今日的大朝会定然是风云翻涌,我得早点起来,好做准备。”

张圭回京了,肯定会对因冯永亭一案带来的变动重新布局的,那他这两三个月以来,在张维的帮助下夺回的权力,只怕就很难保住了。

“那臣妾陪着陛下。”黄宜安笑道,“臣妾虽然见识浅陋,帮不上陛下许多,但是能听陛下说说话、散散心也是好的。”

祁钰轻轻地拥住黄宜安,在她额上印下一吻,笑道:“好!那咱们就说说话、散散心。”

黄宜安笑着应了,顺势问起昨日京郊亲迎张圭一事。

“虚与委蛇罢了,没什么好说的。”祁钰摇头叹道,“今日的大朝会才是正戏呢……”

黄宜安见祁钰愁眉紧锁,想了想,遂劝他道:“陛下也不用过于忧心,您是天子,下臣们再怎么有自己的心思,都要讲求君臣之分的。”

祁钰没有说话,心里却冷笑不止,张圭可不会跟他讲求君臣之分,只会借师生之谊,来训诫指点他。

“再说了,实在遇到胶着难解处,不是还有张维等人从中调和周旋嘛。陛下只管安坐尊位,由着他们闹去好了。”黄宜安笑劝道。

祁钰笑着捏了捏黄宜安的脸颊,叹道:“哪里有你说得这么容易……不过,张维能够投效,确实缓解了不少压力。

“只是,张维毕竟是元辅钦定的继承衣钵之人,一时被我拿捏着帮朕处理了冯永亭一案,如今元辅归京,说不得他就变了心思。今后张维会如何选择,谁也拿不准……”

黄宜安闻言心中一动,轻声道:“说起这个,臣妾未入宫时曾听得一桩趣事,陛下应该也还记得。”

“何事?”祁钰顺嘴问了一句。

黄宜安听出祁钰的心不在焉,也不在意,只管接着说道:“前内阁首辅高珙还在位时,曾经与殷士詹当街打过一架,殷士詹当时骂高珙为了提拔亲信,故意排挤他……”

听祁钰提及那个讥讽他“十岁小儿,如何治国”的前内阁首辅,祁钰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说起来,正是冯永亭的那次状告,吓坏了李太后。

为防高珙专权操控他,李太后直接命人拟写圣旨,让他加盖上玉玺,直接将高珙撵回了老家了,连收拾行礼的时间都没有留给高珙。

那之后,时任末辅的张圭才在冯永亭的推荐和李太后的力保之下,一举越过排在他前面的几人,成为内阁首辅,兼任帝师,大权独揽至今。

“怎么,那次打架还有别的因由吗?”祁钰正色问道。

黄宜安摇了摇头,笑道:“臣妾只是听来的街谈巷议罢了,哪里知道得那么清楚。不过有一点,听说高珙当时想提拔的亲信,正是张维。”

祁钰双眼蓦地一亮。

若真是如此,那张维就曾经是高珙的人,而高珙又是被张圭和冯永亭联手撵出京城的……

看来,张维之所以那么轻易地就背叛张圭,投靠了他,原因并不仅仅是他自己说的忠君爱国那么简单!

祁钰一把搂紧黄宜安,哈哈大笑:“宜安,你真是我的福星!”

他正头疼张圭回京,张维或许再次反叛,内阁没了人手,这王虎该怎么办呢,没想到黄宜安就告诉了他这件旧事。

不管张维是不是高珙留在张圭身边的细作,有此一事,他可运作的余地就大了!

黄宜安伸手环住祁钰的腰,心想:要是不是顾忌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和“反常即为妖”的世俗心理,她可有好多重生一世的经验告诉皇帝陛下呢!

……

大朝会,果然如预料中的一般,很不平静。

祁钰想着张维一事,心中沉稳不慌,任由殿下的群臣吵吵闹闹,又看张圭居中调停、借势施压,并不参与其间。

反正他往常都是这么做的,不会出错,也不会引得张圭生疑。

好不容易等到散朝,已近晌午。

当着张圭的面,祁钰不好单独留下张维,免得张圭生疑,这颗棋子便成了一颗死棋。

可谁知下朝后,张维却主动以公务为由,留了下来。

祁钰自然顺势应了下来。

然而让祁钰没有想到的是,等到了偏殿,张维竟然将昨夜张圭召集心腹、对他的问罪,以及命他在宫内重新安插眼线接替冯永亭等事情,原原本本地都禀报给了他。

祁钰一时震惊无话。

张维却将祁钰的震惊当成了沉默的愤怒。

正所谓“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张维相信,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容忍臣子在自己的身边安插耳目,祁钰自然也不例外。

原先他只当祁钰信重张圭,而他又完全仰张圭之鼻息,自然不好从中挑拨,借助祁钰之力打压张圭,完成复仇。

可是自从张圭离京归乡奔丧,他有幸代理内阁首辅一职,才渐渐地发现,表面和谐相契的君臣,实则内里早已嫌隙暗生。尤其是冯永亭一案,更是让他清楚地认识到祁钰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张圭对权力的执着。

可是大齐的至高权力只能由一个人掌控。

只要祁钰和张圭争权夺利,两人之间的嫌隙就会一直存在且越来越大,他若是趁机从中拱火浇油,不怕这对君臣不快速地走向决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