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134)

冯永亭点点头,重新翻阅起御案上弹劾黄宜安媚主祸国的奏章来,暗自揣测上次他登门威胁之事有没有暴露。

黄宜安会不顾自己的清誉,将一切都向祁钰和盘托出吗?

冯永亭心里拿不定主意,浮躁之下,便怨恨起明缃没有确凿的证据便满嘴胡说,让他自以为胜券在握,过早地在黄宜安面前露了痕迹。

对于坑自己的人,冯永亭向来是不吝报复的。

因此一回到自己屋里,冯永亭便吩咐心腹内侍,语气森森地吩咐道:“听说永昌伯府的小公子最宠爱的便是身边那个叫玉竹的小厮,片刻都离不得身,你知道怎么做吧?”

心腹恭声应诺,自去安排。

冯永亭对着合上的门扇,露出阴森恐怖的笑。

……

对黄宜安的弹劾,很快就从宫内传到了宫外。

黄伟和王氏得知后十分担忧,连忙递了帖子,请求入宫拜见皇后娘娘。

正巧英国公府也得到了消息,同日也往宫中递了拜帖。

李太后见了,也没有多问,直接让人把拜帖送去了坤宁宫,交由黄宜安自己处理。

对于自己挑中的人,李太后还是有几分自信的。黄宜安要真是那等媚主逢迎之人,就不会大婚一个月之后,才在她的威胁之下,屈服圆房了。

再说了,祁钰为什么荒废经筵、怠惰朝政,李太后比谁都清楚,自然不会糊涂地把过错归结到无辜的黄宜安身上。

庆嬷嬷见了,有心趁机替黄宜安辩解几句,又想到李太后近日因与祁钰的争执以及祁钰荒怠朝政的消极反抗,心中十分恼怒忧闷,只得暂且忍下,命心腹人将黄家和英国公府的拜帖送到坤宁宫,替她宽慰黄宜安一二。

坤宁宫里,黄宜安收到庆嬷嬷的好意,心中十分感动,很是大方地打赏了传信的宫人一把金豆子,也算是为庆嬷嬷做脸面。

那宫人十分开心地接了,谢别而去。

黄宜安回到西窗下,盘腿坐在榻上,半伏在小几上拆帖子看。

帖子上固然不可能流露出对她在宫中近况的担忧,但是黄宜安只看着帖子上的落款,便察觉浓浓的关切之情铺面而来,心中又喜又忧,不由地长叹一声。

祁钰正好进来,见状紧两步上前,揽住她的肩头,关切问道:“怎么了,何事烦忧不畅快?”

黄宜安顺从地倚在祁钰肩头,扬了扬手中的帖子,娇嗔道:“还不是因为臣妾媚主祸国,引得朝臣不满,因此母亲和张姐姐都特地递帖子入宫来教训我。”

娇嗔的语气,有不满,还有故作玩笑来开解他。

祁钰心中十分歉疚,将怀里的人抱得紧了紧,低声叹道:“你放心,朕已经命张维彻查此事,对于参与其中的人,绝不姑息。”

黄宜安心头一动,问道:“张维?是内阁次辅,此番暂代元辅之职的张大人吗?”

祁钰点点头,神色不悦地说道:“正是他。若不是他在朝会上首先发难,那些人怎敢冒头攻讦于你?这件事情既然是因他而起,那自然要由他结束吧!”

祁钰这是要让张维出面,惩治那些上书弹劾她媚主祸国的官员吗?

这招借刀杀人、祸水东引,确实不错。

不过,祁钰若是想早日亲政,张维就是一个不得不争取的助力。

天下谁人能够想得到,张圭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张维,未来的内阁首辅“接班人”,其实是张圭的老上司兼老对头高珙的人呢!

当初高珙做内阁首辅之时,曾经与帝师殷士詹当街打架,一时闹得沸沸扬扬,而殷士詹之所以暴怒之下要揍高珙,就是因为高拱想把他踢出内阁,提拔自己的亲信张维取其而代之。

只可惜还没有等张维顺利入阁,高珙就在末辅张圭和大太监冯永亭的联手谗害之下,被迫辞官归去,从此一生再未起复。

后来因缘巧合之下,张维竟然得了张圭的青眼。

不知道这段隐情的张圭,对于张维这个本家后生十分看重,如今更是将他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提携,离京之前,将内阁以及整个朝堂都暂时托负给张维。

这也为将来张圭去世后被彻底清算埋下了祸根。

彼时的内阁首辅,正是张圭一手提拔上去的张维——高珙的心腹之人。

这些隐情,祁钰自然是不得而知。

黄宜安觉得,不能就这么任由祁钰将张维推到群臣的对立面,失去这么一个亲政的绝佳助力。

“陛下,张大人所言虽然无理,却也道破了世态人心。”黄宜安环住祁钰的腰,低声叹道,“从古至今,‘女色祸国’的故事还少吗?从妲己到褒姒,从飞燕到玉环,但凡国君有暇,必是妖女作乱。

“纵然臣妾行得正、坐得端,可也挡不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陛下就当是为了臣妾,暂且煎熬些时日如何?”

第173章 皇帝表现

祁钰哑然失笑,道:“在这宫里,除了二位母后,也就你敢对朕说这样的话了。”

说罢,又叹息一声,歉然低声道:“其实不是朕替你煎熬,而是你在为朕煎熬啊……”

这事跟黄宜安有什么关系呢?

她不过是母子、君臣角力的受害者罢了。

既然是受害者的恳求,那他作为过错方,当然得同意了。

“你放心,朕自有分寸。”祁钰笑叹道,“这江山是朕的江山,他们不爱惜,朕还舍不得糟蹋呢!”

他虽然不满张圭的严苛和独裁,但是有一点和张圭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当一个圣明的君主,保疆卫国、保育万民,带领大齐走向中兴盛世。

黄宜安仰头,一脸动容地笑谢道:“多谢陛下!”

祁钰抬手捏了捏她丰润的脸颊,也笑了起来。

第二天,祁钰便照常去了御书房,虽然依旧没有按照张圭临行前的安排开设经筵,但是批阅,或者说是誊写内阁的票拟却十分认真,认真到不仅工工整整地誊写,还能提出异议。

不管这个异议内阁会不会认真考虑,他都绝不会回避自己的责任。

就当是为了将来某一天或许会到来的亲政做准备了……

祁钰安慰自己。

黄宜安去御书房给祁钰送点心时,看到认真理政的祁钰,唇角微扬,心中暗想:看来对祁钰来说,撒娇耍蛮可比恭顺劝谏容易多了。

前世她偶尔也会婉言劝谏祁钰,祁钰虽然大多也会取,却从没有像如今这般体谅她的苦心与不易。

黄宜安不禁想,前世郑氏之所以专宠几十年,是不是就因为她嗔笑怒骂皆似从心,没有半点妃嫔的恭谨呢?

……

第二日,王氏和张溪结伴入宫。

两人先去给两宫太后请了安,然后才到坤宁宫。

黄宜安已经亲手备好了茶点。

见礼毕,黄宜安遣退宫人,只留下阿梅伺候。

张溪见状,整个人顿时收起先前的恭谨,面露担忧。

王氏已经抓着黄宜安的手,着急问道:“你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人为难你?”

黄宜安笑着安抚她道:“母亲别着急,要是有人为难我,您和张姐姐今日就见不到我了。您仔细想一想,今番进宫,两宫太后可有为难你们?”

王氏想了想,摇了摇头,低声回道:“慈庆宫那里倒不曾说些什么,慈宁宫那里虽然言语之间有所暗示,但也不过是让我们劝你,在陛下惰怠时规劝一二罢了。”

黄宜安笑着点头道:“这就对了。”

李太后情知祁钰消极反抗的缘由在于母子争吵、君臣博弈,当然不会把责任归咎到她的身上;陈太后虽然不知情由,但作为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宫中的人,又亲自伴着祁钰一路过来,怎么会不知小皇帝的艰辛不易呢?所以也只是让她这个枕边人多多规劝祁钰,并未指责她的不是。

王氏见黄宜安眉宇间没有任何慌张和委屈,一如早先的温和从容,便渐渐地放了心,拉着她的手轻叹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又不禁皱眉道:“听说这次的事是内阁次辅张大人率先上书弹劾,所以其他人才跟风上书毁谤你的,是不是这么回事?”

神情语气颇多不满。

黄宜安轻叹一声,道:“如果世人都像您这么想,那张大人可就要冤枉死了。”

此时的张维羽翼未丰,上头有张圭这个当权得意的首辅大人压着,即便是有心引导群臣攻讦内阁或是张圭,也不敢做得如此明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