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了坤宁宫,黄宜安才卸下防备,一脸感动高兴地向祁钰道谢:“多谢陛下。”
祁钰抬手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光是嘴上说说多没有诚意。”
黄宜安心情好,便由着他捏了几下,好脾气地笑问道:“那不知陛下觉得臣妾该如何道谢,才显得有诚意呢?”
祁钰故意绷着脸,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
黄宜安会意,踌躇片刻,终于似下定决心似的,倾身飞快地在祁钰颊边亲了一下。
祁钰趁势一把将人抱进怀里,哈哈大笑。
爽朗的笑声在殿内回荡,久久不息。
……
寿阳公主三人得到消息,立刻跑来坤宁宫诉委屈。
“皇嫂,您和皇兄要出宫去英国公府赏桂,为什么不带着我们吗?”寿阳公主委屈巴巴地说道,仿佛黄宜安是抛弃了她们与别人私奔的负心汉一般。
永宁公主和延庆公主也都一脸可怜兮兮地看着黄宜安,仿佛被抛弃的小奶猫儿似的。
黄宜安忍俊不禁,又是心疼又是好笑,遂也不卖关子,笑着点拨她们:“皇兄皇嫂都出宫赏桂去了,你们再去两位母后那里请求跟随同往,不就容易很多了吗?”
这就祁钰的策略,他先出去,然后再捎上她,最后再带上寿阳公主姐妹三人,一个连着一个,一串儿一起出宫。
寿阳公主一愣,旋即击掌欢呼道:“对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说罢,也不缠着黄宜安了,当即招呼永宁公主和延庆公主两个,振臂一呼,激动道:“走,咱们这就去慈庆宫!”
于是一群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坤宁宫,还没等坐稳,便又风风火火地离开了,直奔慈庆宫而去。
至于寿阳公主三人是怎么对着两宫太后软磨硬泡的,黄宜安并不清楚。总之,当天姐妹三个便欢天喜地地来到坤宁宫报喜——她们也能跟着一起出宫去英国公府赏桂玩耍了!
三日后,帝后二人便带着三位公主,一路轻车简从地离了皇宫,直奔英国公府而去。
英国公府上下早就得了消息,一应迎驾之礼俱已准备妥当,早早地便亲自在坊外迎接。
进府后,英国公夫妇率众行礼请安。
祁钰笑道:“诸位不必多礼。朕与皇后并三位公主乃微服私访,今日大家只叙家常,不论君臣。”
众人这才谢恩起身。
“臣已经在早桂园备下歌舞宴乐,还请陛下、娘娘与公主们移驾赏玩。”英国公恭请道。
祁钰看了黄宜安一眼,道:“实则,朕与皇后今日出宫,并非为了赏桂宴乐,而是另有要事。”
英国公等人闻言一愣,内侍先前来传旨的时候,并没有说还有这么一出啊……
寿阳公主姐妹三人亦吃惊地看望过去。
黄宜安微微一愣,旋即便明白了祁钰了意图——送她回家与家人团聚。
惊愕之余,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涌上心头,黄宜安自己一时也理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能够回家与双亲多团聚会儿,她很开心。
于是黄宜安冲祁钰投去感激的一瞥。
祁钰压下心中的自得火热,眉梢微挑,回以一笑。
他们这也算得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吧!
堂上众人见了,暗自感叹:陛下和娘娘的感情真是好啊,当众就敢这么眉目传情,那私底下还不知道如何蜜意浓情、难舍难分呢!
“寿阳三人,就有劳夫人照应了。”祁钰含笑对英国公夫人说道。
英国公夫人连忙应下:“陛下、娘娘尽管放心,臣妇定会照顾好三位殿下的。”
祁钰便起身告辞。
黄宜安连忙跟上。
英国公见帝后所带扈从不多,连忙劝道:“陛下与娘娘出宫在外,不可不慎,不如臣多派些人手护送?”
祁钰摆手笑道:“不必。有玄一他们几个跟着,寻常宵小如何能够近得朕身?爱卿有心了。”
黄家门户低微,生活简朴,若是浩浩荡荡地去一大群人,只怕黄家人忙着接驾尚且不暇了,哪里还有时间和黄宜安好好地说话呢?
英国公只得应诺,率众恭送帝后登车离去。
马车上,祁钰问黄宜安:“可要派人去通知二叔一家?”
“二叔”一称让黄宜安微微一惊,顿了顿,才笑道:“多谢陛下?不过臣妾事先已经派人知会过二叔一家了,想来他们现在人已经在积庆坊等着了。”
祁钰点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话锋一转,又嗔劝道:“不过,既是微服在外,咱们就不必谨守宫中的那一套了,免得露了形迹,惊扰了四邻,咱们玩得也不尽兴。你我今日就权且做一对寻常夫妻,如何,夫人?”
寻常夫妻?夫人?
黄宜安心中不以为然,帝后还能做寻常的夫妻吗?
不过,面上却柔顺地应道:“好的,老爷!”
祁钰闻言,响亮地应了一声“哎”,朗声大笑。
车外坐着的田义和阿梅听到了,也都不禁笑了起来。
他们这些宫人,就盼着帝后和睦、日子太平呢!
马车一路行驶进积庆坊,没有多远,提前得到消息的黄伟和王氏等人就匆忙都迎了出来。
第165章 岳父大人
黄伟等人将祁钰一行人迎进府中,行大礼参拜。
黄宜安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祁钰见了,连忙上前亲手搀扶起黄伟,口中亲切地说道:“今日朕乃微服私访,陪皇后回娘家共叙天伦之乐,岳父大人不必行此大礼。”
又转头对王氏等人笑道:“诸位也快快请起。”
黄宜安听了这话,连忙上前亲手搀扶起王氏,母女俩双手紧握,四目相对,都动情地湿润了眼睛。
虽然不过相别月余,然宫禁深深,相见殊为不易,因此倒觉似已分别了数载一般。
一番寒暄罢,众人分尊卑坐定。
祁钰笑道:“朕与皇后此次微服前来,就是不想惊扰四邻,以与家人好好完聚。因此诸位也不必声张。”
黄伟连忙应道:“微臣遵命。”
立刻吩咐下去,府中一切照旧,不可对外声张帝后亲临。
祁钰见有他在黄家诸人都颇为拘束,便以翁婿闲话为由,将黄伟和黄伦召到书房相伴,留黄宜安与王氏诸人一吐相思之情、悬忧之意。
黄宜安感激祁钰的一番好意,遂亲自安排茶点,一切都照着祁钰的口味来。
王氏和戚氏见了,相视而笑。
等黄宜安安排完毕,王氏笑道:“娘娘对陛下的口味倒是甚为了解,就连茶点奉上的次序,都安排得妥妥贴贴。”
黄宜安伸手挽了王氏的胳膊,撒娇笑道:“娘,这里又没有外人。什么娘娘不娘娘的,听得我心里怪难受的。
“您没见就连陛下都称呼爹爹一句‘岳父大人’,同我一样‘二叔’‘二婶’地叫着嘛,您就不要再拘泥这些俗礼了!二婶,我说得对不对?”
戚氏笑呵呵地点头附和。
虽然做了皇后,但喜姐儿还是一样地贴心孝顺呢!
王氏遂也收了恭谨客套,故作无奈地开怀笑道:“好好好,都听你的!”
黄宜安笑得眉如弯月。
戚氏欣慰地叹道:“喜姐儿是个聪明的孩子,这入宫没多久,便将陛下的喜好摸得清清楚楚,还得陛下如此体贴爱重。”
虽然世人都以为仪仗逶迤、风光省亲才是受宠尊崇的表现,可是只有自己人心里才清楚,那些表面的风光,哪里比得上亲人们不拘身份、亲热地坐一起共叙天伦。
皇帝这么做,才是真正地把喜姐儿放在了心上!
王氏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自从立后的诏书颁布后便一直悬着的心,至此总算是彻底安放了下来。
黄宜安笑道:“每天亲自安排茶饭,这一个多月下来,还能不知道陛下的口味和习惯呀!”
实则她前世就深知祁钰的饮食喜好,只是碍于皇后的身份和郑氏的专宠,一直没有机会施展罢了。
王氏和戚氏一听,俱是惊讶不已,王氏更是脱口问道:“宫中的一应饮食自有尚膳监照章准备,怎么陛下的茶饭还要你亲自安排?”
先不说这合不合规矩,就以宫中贵人饮食的谨慎程度,皇帝这是得有多信任喜姐儿,才会将自己的膳食全部交由她打理。
黄宜安见问,便将祁钰自从偶然间尝了她给寿阳公主三人做的小食之后,便嘴馋上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每每只吃她在坤宁宫小厨房做的膳食,将尚膳监送来的御膳大都赏赐给宫人的事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