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的案子,楚王就能在弟弟的话中想到西北前西北的灭门案,可见楚王对朝中很多事情都知之甚清。
“结果呢?”傅元令问。
“四哥说有可能是有关联的人,还需要查一下才能确定。因为很多作案的手法很相似,虽然不能确定是不是一伙人,但是有些关系是一定的。明日朝堂上,四哥就会上折子,请父皇准许刑部调查此事。”
“这么快?请刑部查?一般来说这样的案子应该是让当地官府出手不是吗?”
“照理说似的,但是十几年前的那桩案子在刑部成了无头公案,现在有了线索,让刑部直接继续查也是应该的。”
傅元令眉峰微扬,顿时就明白了,“四哥这是怕引起吴王等人的怀疑,所以才以十几年前的案子为由下手,如此一来吴王那边自然就不会怀疑了。”
肖九岐就乐了,“对,四哥也是这么说的。而且四哥还说了,如果此事真的跟肖霆有关系,若是能拿到证据,一定能将肖霆砍下一臂。”
当初龙承志的倒下对肖霆打击够大,若不是后来皇上对肖霆的扶持,又让他掌管造船坊,能跟云州海港与阙舟海港搭上关系,让他能快速的翻身积累实力,现在肖霆只怕早就在四哥的打击下只能喘气了。
想起此事肖九岐还是很生气的,虽然四哥讲什么平衡之道,但是还是很生气。
要是真的找到证据肖霆跟此事有关系,这么多的商队遭受劫掠死伤,而且还是有计划地针对傅家商盟,不管如何,这件事情都不可能轻轻抬手就放过去了。
***
此时,吴王府内吴王正在跟幕僚议事。
“王爷,如今各大商户已经遭受了不菲的损失,必然会跟傅元令要个交代。此时再把消息放出去,傅家商盟慢慢就会分崩瓦解。”其中一人说道,“王爷,这次您不能再念及手足之情心软,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是啊,王爷,龙相的事情就是个教训,您手下留情,楚王那边可不会留情。这次的布局花费了近两年的功夫,绝对不能功亏一篑。”
“商人嘛重利,只要利益受损,什么联盟都要飞灰湮灭。只要傅家商盟的商户明白退出商盟他们就能安然无恙,这个傅家商盟很快就会有名无实。”
吴王听着众人的话,扫了一眼,这才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诸位不用担心,本王这次必然不会再罢手。”
满屋子里的人显然都松了口气,经过上回长乐公主跟谭贵妃操作,大家真是吐一口老血。
吴王经过此事不仅没能捞到好,反而在陛下面前丢了脸,好长时间才让陛下消了气。因此吴王爷在朝中也不不得低头做事,不敢轻易冒头,倒是让楚王捡了不少的便宜。
“听闻李德妃在皇后娘娘面前还没能恢复以前的体面,若是有办法加深皇后娘娘对李德妃的厌恶,必然会令楚王受损。”
“眼下怕是不行,李德妃虽然没了体面,但是楚王却不知道做了什么,皇后娘娘到没有因此迁怒他。”
“这世上哪有离间不成的,上回李德妃收买云贵嫔的事情,咱们不是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吗?李德妃这人心思狭窄,只要抓住这一点,未必不能成事。”
“李路也不是傻子,上次的事情已经让他提高警惕,他必然会全说李德妃忍耐,凡事不可一而再,还是小心些,别因此让王爷再一次受到牵连。”
吴王摆摆手看着众人,“此事不急,押后再议。先把眼前的事情定下再说,此时必然会传到楚王那边,后续计划还要继续,务必要让楚王上钩。”
吴王是有些着急的,父皇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今年小病一场后,明显看着精气神不如往年,现在他母妃濒临在失宠的边缘,而他的确是也不敢说储位一定会落在自己手上。
他没多少时间了,不能再等了。
第1205章 :你听四哥的
等第二天上朝,楚王还没来得及提及西北灭门惨案,陛下就先下旨严查各省钱粮亏空、治河赈灾诸事,朝上一片哗然。
朝中要员跟各地官员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富庶之地以及朝廷年年赈灾之地,那更是如蛛网一般复杂的关联。
不要说当今陛下,便是吴王跟楚王都知道这种事情不好办,要么不办,要么就是大办。
这次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将此事掀开来。
吉巍面色凝重,此事不仅是户部跟吏部联手,陛下并没有让吉巍插手,而是命刑部跟督察院接手。
刑部尚书耿司熔一向是忠君党,督察院右御史范增是吴王的人,左御史杨澄是傅元宪的岳丈,间接跟楚王能搭上几分姻亲关系。
所以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耿司熔牵头,但是范增跟杨澄那也是势均力敌。
吴王跟楚王这就等于是一脚踩进了坑里,不下去也得下去了。
至于怎么浮上来,就得看各自的表现了。
楚王没机会提及西北的事情,只能暂时先压下来,下朝之后去衙门坐班,这个月正好在刑部轮班,他一进刑部,就能感觉到气氛有些古怪。
不过,楚王也并不在意,继续找出西北灭门惨案研究卷宗,仔细查找漏洞,看看能不能跟商盟那边商队被袭击的事情挂上钩。
楚王如此镇定的样子,倒是让刑部的众人都有些另眼相看。
楚王这年余来在六部轮转,说起来能在六部这样轮换着坐班,其实只要沉下心来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相对的正因为每一部都坐班时间太短,不容易培养自己的势力跟人脉。
亏得楚王一向沉得住气,不急不躁,此时这份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能让他稳如泰山般,其实心里并不是别着急,只是不能急躁反而被人抓了把柄。
岳林手里抱着一摞卷宗从屋子里出来,身后的同僚扬声问了一句,“老岳,抱着这么东西这是去哪儿啊?”
岳林回头笑着回了一句,“就你话多,没看到是公务在身啊,哎,我说老杨你上回欠我的一壶酒什么时候请我喝啊?”
杨郎中嘿嘿一笑,“这几日忙翻天,过两天啊咱们一起喝一壶。”
岳林满口答应着走了,心里却是呸了一声,这个杨郎中吝啬鬼,从来只知道占便宜,从他手里抠点东西那真是要他的命了,别指望。
岳林站在门口轻轻的敲了敲门,就听到里头传来楚王的声音,“进。”
岳林抱着卷宗进去,先给楚王见礼,这才笑着说道:“王爷,您要的卷宗都送来了,有关当年案情的记录全都在这里了。”
岳林放在楚王的桌上,又后退一步以示恭敬。
楚王笑着看着岳林,“有劳岳郎中,这些东西找出来费你不少功夫啊。”
岳林就道:“都是卑职分内之事,不敢说辛苦。”说到这里压低嗓子沉声说了一句,“王爷,刘大人让我转告您一句话,荣王手里有一份名单,至关紧要。”
楚王闻言捏着笔的手一紧,眉峰微抬,看向岳林。
岳林拱拱手,又恢复了之前说笑的样子,“王爷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卑职就先告退了,今儿个只怕要连轴转了。”
楚王摆摆手让他下去,尽量做到与平日无异的神色,继续低头审看卷宗,但是心里已经掀起巨浪。
他知道岳林之女跟刘松谨的儿媳是闺中好友,但是没想到刘松谨会托岳林给他递话,那就证明此人肯定是能信得过的,不然以刘松谨的性子,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荣王……
荣王手里哪里来的名单?
刘松谨这是又查到了什么,上次刘松谨没提及此事,显然那时候他并不知情,现在让岳林递信,一来是刘松谨现在不方便出面,另一方便肯定是事情紧急。
楚王也不爱跟荣王打交道,想起上回他要跟自己做交易的事情,只要一想就更头疼了。
荣王府在大乾风光那么多年,手里的确是握着不少好东西的,所以当初才能眼睛都不眨的把造作局交出去,纵然会伤元气,但是绝对伤不了根本。
楚王跟荣王府的根深底厚不能比,他一个皇子,怎么能比得上经营数代的荣王府?
所以荣王府能拿到名单,肯定有他不知道的途径,这就让楚王有点说不清楚的忌惮。
又想起荣王那难缠的性子,就更觉得头疼。
果然,对付荣王这样的人,还是得小九出马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