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皇后就没继续说了。
剩下的话不用多说,皇上自己也会去想。
一个还没正式认回的女儿,名字怎么会出现在三皇子妃的名单中?
这女子生父虽然是伯爵,但是母族却是商贾,真的论出身细细追究,给三皇子做正妃自然是不合格的。
但是不合格的事情,却出现了。
这个傅家女别的不说,就有钱这一点太扎眼了。
谭贵妃这是打量着他们不知道内情,想要抢夺先机先把婚事给定下。
一个皇子,要娶一个特别有钱的媳妇要干什么?
况且,顶着平宁伯府的名头,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去问这孩子的来由。
父族出身显赫就足够了。
但是一旦知道了内情,这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皇上的神色看不出什么,薛皇后倒也不急,笑吟吟的说道:“皇上,您看三皇子妃的事情如何决断,谭贵妃那边还等着臣妾的回音。”
“这事儿皇后不用管了,朕自有打算。”说完又看着肖九岐,眼神之中也多带了几分思量,“小九,你今日进宫到底为什么来的?”
肖九岐一脸惊愕,“感情儿臣说了大半天,您都没听进去啊?儿子当然是给救命恩人请赏啊,再说了,这以后我还想着靠着她发财呢。父皇,你说我这天生不存财的命格,要是遇上个特别会赚钱的人,总能改善一丁点吧?”
“什么?”
这话题有点太跳跃,永元帝一时没接上线,反应过来就怒道:“你给朕说清楚,这又是怎么回事?你方才怎么没说,什么赚钱,赚什么钱?你跟着一个女子赚钱,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朕都觉得丢人!”
第一百三十章 :你就惯着他吧
我就是跟别人合伙做点生意,这也没什么啊。这不是不好总厚着脸皮跟您要钱花,就想着自己能赚点就赚点呗。”肖九岐一点也不怕,云淡风轻的把海运的事情说了说。
永元帝的眉头却越皱越紧,看着肖九岐问道:“海运的事情朝廷刚颁布,现在外头这么多人盯着了,你也要试试?”
肖九岐一脸的茫然,“我哪里懂的这些,不过傅姑娘真的挺会赚钱,我觉得跟着她沾点海运应该不会赔本。她出钱,我出人,这不是挺好吗?”
永元帝看在亲儿子太穷的份上,到底是哼了一声没反对,但是依旧皱着眉头说道:“跟一个女子合伙……”
“父皇,您这话说的多伤人啊,女子怎么了?母后是女子还能母仪天下,贵妃是女子能让您开心,傅姑娘是女子怎么就不能经商了?”
永元帝:……
这个混账,这能一样吗?
皇后却从肖九岐的神色中微微探查到点什么,此时笑着说道:“皇上,小九也没什么正经差事,整日闲逛也不像个样子。难得他有兴趣做这个,不如就让他去吧。”
“你就惯着他吧。”
肖九岐立刻说道:“多谢父皇,多谢母后,没别的事情儿臣先告退了。父皇,救命之恩的事情您别忘了,她一个小女子多不容易啊,商户女进伯爵家肯定被人瞧不起,我这报恩得是及时雨啊,全靠您了。”
“这臭小子……”永元帝看着儿子撂下话撒腿就跑的德行,又气又笑,拍着桌子跟皇后说道:“看看他,成什么样子。”
“这样不挺好的,小九无忧无虑的过活正是皇上的一片慈心恩宠,别人求也求不来。”皇后笑的端庄恰到好处。
永元帝闻言默了默,这才抬头看着皇后,“这件事情皇后怎么看?”
“臣妾不过是一介妇人,帮皇上料理些后宫琐事也就罢了,这些个事情却不敢建言,若是给皇上惹了麻烦,臣妾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行了,朕知道你一向守规矩,不过这次事关小九,你说说看。”
皇后微微垂着眼睑,声音四平八稳徐徐开口,“小九不过是担心她的恩人回到父家被人欺负,一来于小九确实有救命之恩,二来潞阳府雪灾也着实出钱出力,三来还有那座铁矿,臣妾觉得一个小女子也不好太过恩裳,恩赏过厚只怕与她非善事。”
皇上闻言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那就这样吧。”
皇后知道皇上心中早有定论,不过是想从自己口中听到这话,自己不愿意担上一个刻薄的名头。
若是没有谭贵妃那一遭,只怕皇上未必会介意,现在谭贵妃跟三皇子掺和一脚。
皇上对这个傅元令只怕心中不喜,自然不愿意给她添光。
但是又不好让小九失望,就只能找个由头压一压。
她正好在这里,可不是要被拉下水。
皇后走出御书房,仰头看着这一片澄蓝天空。
皇家哪有什么真心的父爱如山,都是笑话罢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赏赐
最近这几天上京城出现一件奇闻,平宁伯府找回了一位嫡出的大小姐,这可真是稀罕事儿。
嫡出的大姑娘不就是伯夫人生下的傅宣祎吗?
怎么这会儿又出现一位?
这怎么回事?
传闻越来越烈,再加上平宁伯府准备办一场认亲宴,邀请了上京诸多勋贵世家,亲朋好友声势浩大,可见对这位找回来的大姑娘十分的重视。
随着这位大姑娘的出现在各家的耳中,紧跟着关于这位大姑娘“离奇”的身世也喧嚣尘上,尤其是平宁伯这前后失忆的诡异事件,更是让人十分好奇这位大姑娘。
傅元令还没正式出现在人前,其名已经传遍上京各大家族。
傅元令听着元礼跟她说外头的消息,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平宁伯府倒是真的豁的出去,不管别人信不信,但是他们咬定这么说,别人也只能信了。
有些人无耻起来,当真是百无禁忌。
不过这种情形傅元令也早已经预料到了,她要正大光明的回平宁伯府,拿回属于自己的身份地位,这条路即便是不好走,也得咬牙走下去。
难道她不正大光明回去,平宁伯府那些人就会放弃傅家的产业?
不可能的。
这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结,绕来绕去也会绕回原点。
如今她已经走上跟梦中不同的道路,梦中那样惨烈悲惨的命运,她是不会重蹈覆辙的。
除开此事,最令人惊喜跟意外的是,因为她在潞阳府襄助官府救灾有功,且捐献给朝廷一座铁矿,圣上亲笔御书义商二字,还赏赐各色贡品绸缎几十匹,金锭一百个,整个傅宅被映的金光闪闪。
惊喜来的太突然,傅元令这回是真的开心了,送走了前来传旨的内监,傅宅上下几十口子人,个个眼冒金光的盯着御笔亲书的义商的卷轴,恨不能瞧出一朵花来。
有了这两个字,谁还敢说他们姑娘低贱的商贾出身?
就连落草几十年改邪归正的石乘舟诸人,都有种分外激动与有荣焉的光彩。
傅义吞口气,微哑着嗓子,神色激动的开口,“来的太是时候了,姑娘大喜。”
这口一开,贺喜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不是来的是时候,平宁伯府那边嘴上不说,心里指不定瞧不起他们姑娘的出身,这义商两个大字,那可是御笔亲书,皇上亲赏,多大的荣耀啊。
看别人谁敢碎嘴说他们姑娘母家低微。
傅义眼眶都湿了,傅仁也有点回不过神,现在想想当初姑娘拿出铁矿给知府大人的时候,他还阻拦来着,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姑娘高瞻远瞩。
一座铁矿换来这俩字,一点也不亏啊!
傅元令大手一挥,“天降大喜,沐浴皇恩多发三个月的月俸,大家同喜。”
这一下子更热闹了,里里外外几十口子人高呼欢笑声一声比一声高。
傅元令小心谨慎的把卷轴收起来,这可是她的护身符,又下意识的看向隔壁的方向。
总觉得这时机来得有点巧,正好卡在她回平宁伯府之前,该不会是肖九岐干的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 :非回来不可
傅家这喜事一出,顷刻间就传遍了上京,毕竟商户之女被圣上亲赏,这可是本朝以来头一桩。
再一打听,知道这女子正是平宁伯府新找回来的嫡出大姑娘之后,傅元令就更炽手可热了。
因此平宁伯府设在花朝节这一日的认亲宴,就更是趋之若鹜,好多人家上赶着想要来瞧瞧皇上赞赏的义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