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番外(485)

作者:暗香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还有在阙舟新港的造船工坊,傅元令也没想到梅成川居然在夹缝中还能生存下来,也是厉害。

既然这样,当初在阙舟新港埋下的雷,倒是可以慢慢的引爆了。

“大姑娘,东西已经全部出库,戚大管事都拉走了。”尤嬷嬷回来回话,她心里有点不安,大姑娘一下子弄出去这么多东西,这是缺钱了啊。

傅元令看着尤嬷嬷忧心忡忡的样子,放缓声音说道:“不过是生意上一时周转不灵,嬷嬷不用担心。这些东西在库房放着也是白白落灰,卖给别人也算是有个好去处。”说到这里一顿,“娘娘在宫内事务繁杂,这些小事嬷嬷就不要让娘娘担忧了。”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稳如泰山的荣王

尤嬷嬷哽了一下,看着王妃哭笑不得,王妃这是不想让皇后娘娘担心,“王妃放心,老奴不会多嘴的。只是这么多东西一下子拿出去,只怕也会有人猜出来。”

“没事儿,做生意谁还没有个周转不灵的时候。”傅元令并不在意,“府里上下这么多事情全赖你跟沈嬷嬷操心,有什么事情就直接来说。”

尤嬷嬷犹豫一下看着王妃就道:“倒是有一桩事儿,陆单梅的年纪也要到了,家里给她订了门亲事,想要告假嫁人。之前来找老奴,想要问问嫁人后还能不能回来当差。”

不是家生子的奴才,基本上到了嫁人的年纪放出去就不会再让回来了。

如今朝中形势复杂,乔安易那边连赵芸娘都能被人利用,傅元令不敢说王府里的人全都不会被收买。

傅元令现在对府里的人把控的紧,她眼看着没两月就要生了,更不能出现任何的失误。

“嬷嬷去问问陆双喜,她们姐妹愿不愿意除籍回家。”傅元令开口说道。

尤嬷嬷一愣,“王妃,您是想把她们姐妹都放出去?”

傅元令点头,“本来她们只是宫女,到了年纪也该回家的,现在也不过是差个年许的功夫。”

不是王府奴籍放在身边多少有些担心,这两姐妹倒是都不错,傅元令也不可能平白让人家好人家姑娘矮人一等做家生子奴才,太欺负人了。

“那肯定是想的。”尤嬷嬷想着王妃就是心善,能回家谁愿意伺候人啊。“我去问问再来回王妃。”

傅元令点头。

尤嬷嬷去得快,回来的更快,傅元令才看了十几页账册她就回来了。

傅元令抬头看她,就见尤嬷嬷的神色有些古怪。

她眉峰微微一挑,笑着说道:“怎么了?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尤嬷嬷轻咳一声,“姐妹俩是想求王妃给个恩典,想要去织锦工坊做绣娘,好歹有个收入能帮衬下家里。”

傅元令以为是什么大事,“俩人手艺怎么样?”

“过得去,但是还得再学学。”尤嬷嬷道。

“那就去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傅元令就道,“只要人安分就成。”

“这几个月看下来,这对姐妹心性不错,应该不会有事。”尤嬷嬷笑着说道,“能愿意做绣娘贴补家里生计,也算是有孝心了。”

傅元令笑了笑,“这倒是。”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陆单梅姐妹没想到王妃这么仁义,俩人收拾好包袱离开的时候,特意去王妃院门前磕头。

尤嬷嬷倒是喜欢这对姐妹,把人送到垂花门,“去了织锦工坊好好做活,别丢了王妃的脸面,你们好歹是王府出去的人。”

“嬷嬷放心,我们记住了。”陆单梅拉着妹妹的手郑重说道。

陆双喜在一旁也不停的点头,王妃真是个大好人,让她们去织锦工坊还给了一整年的月银,她们今年在王府还没做到年底呢。

“那就去吧。”尤嬷嬷笑着说道。

两姐妹又给尤嬷嬷行礼,这才牵着手走了。

尤嬷嬷回了后院,就看到沈嬷嬷正在做冬日小主子的小衣裳,王妃快生了,小主子里里外外的衣裳都是她们几个亲手做的。

“你倒是善心。”沈嬷嬷看着人进来说了一句。

尤嬷嬷轻笑一声,“年纪大了,就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都是好孩子。”

沈嬷嬷闻言也没再说什么,这么多年在宫里摔打过来,见多了忘恩负义的人,对人性没抱多大的希望。

你帮她的时候就是个好人,但是一旦你挡了她的路,那就成了坏人了。

“这进了八月,中秋节王爷是回不来了。”尤嬷嬷叹气,这都走了大半年了。

“进了秋膘肥马壮的才是打仗的好时候,北疆那边就等着这好时候呢。”沈嬷嬷呸了一声,“王爷一定平平安安才好。”

“那肯定会的,王爷厉害得紧,一定能凯旋而归。”尤嬷嬷立刻说道。

谁不盼着王爷大胜而归呢。

***

戚若重这边一百多件东西出手,并不是一下子拿到市面上,而是找了掮客,如此一来就没了尤嬷嬷担忧的事情发生。

傅元令看着一叠银票摆在桌上,就道:“这些你拿去,给阙舟新港那边的石乘舟送去。”

戚若重点头,大姑娘这是下了狠心了,这么多银子撒出去,江湖上那些亡命之徒,必然会把梅成川盯得死紧。

“大姑娘可还有其他的吩咐?”戚若重问道。

“你去吧。”傅元令就道。

戚若重离开后,傅元令靠着软枕出神,花钱消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阙舟新港那边虽然有义叔坐镇,但是义叔不可能分出精力盯着梅成川送往西北的人,张信已经暗中盯梢一路去了西北,石乘舟也不能离开阙舟新港,他一走,若是梅成川针对义叔下手,义叔都没个帮手。

而且,这样的事情到底是上不了台面,傅元令不愿意被人捉住把柄,所以花钱雇人就是势在必行。

不管是朝廷还是肖霆暗中运作送往西临关的人,都被肖九岐打包扔了回来,如此一来就更是被龙相一袭给盯着弹劾。

楚王在朝堂上为肖九岐周旋,不时还会抓住龙相他们的把柄,两下里互相牵制,吴王跟楚王两派相争的苗头日渐清晰起来。

皇帝的态度令人摸不清楚,这些朝臣除了刘松谨等忠君派不做表态之外,其他朝臣或多或少都有了选择倾向。

再加上谭家打着谭贵妃名义在上京暗中奔走,着实也拉拢了不少人,不要说西临关形势紧张,如今在上京也是气氛古怪。

傅元令除了盯着冶炼工坊跟织锦工坊,以怀孕的名义基本上不进宫不出门,一副安心养胎的架势。

造作局那边折腾了几回,有皇帝强势压着也没翻起多大的浪花,从头至尾荣王都没露面。

如此一来,傅元令对这个荣王越发的好奇。

沉得住气,不急不躁,即便是冶炼工坊进度破快,工期接近一半的进府即将完成,他依旧稳如泰山,反而让傅元令心里嘀咕起来。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仗势欺人

冶炼工坊事务繁杂,因为涉及到精密的冶炼炉跟冶炼工艺,傅元令这段日子就算是在府里养胎,也没放下功课,四处搜寻有关冶炼的方子跟技艺。

内行骗外行一骗一个准,但是内行之间互相较量,才能分出高低,看出本事。

傅元令一向是哪里不足补哪里,越看越觉得这门知识有些意思。

攻金之功分上齐与下齐,就好比冶铸青铜时,就先要配比铜、锡、铅等金属的比例,含锡、铅较多的配方称为下齐,含锡、铅较少者为上齐,而上齐与下齐的冶炼熔炉是分开来的。

若是再往细了分,就有钟鼎之齐、斧斤之齐、戈戟之齐、大刃之齐、萧、杀矢之齐还有鉴燧之齐,比例各不同,冶铸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同。

傅元令认真细读,有空还会去冶炼工坊现场观察,凡是有经验的工匠都会被她叫去请教问话,傅元令不觉得请教工匠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孔夫子都说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像是炼铁炉外皮要用砾石砌墙,内用沙质耐火土,除此之外还有柱洞、火塘、灰坑等等的建造,大小深度都有讲究。

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傅元令只是手札就记录了厚厚一本,无事便翻阅来看,等到第一批冶炼炉完工,她已经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只等实践出来就知道好坏了。

虽说她不用学到精通,但是至少别人提起这些时,她不会成个呆子,一问三不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