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霆就站起身来,“儿臣找了梅成川议事,总之就算是肖九岐做了指挥同知,也不能这么顺顺当当的送他上去。”
这个位置他要是坐不稳自己滚下来,那自然就更好了。
“万事当心,切莫心急。”谭贵妃叮嘱儿子。
几十年都过来了,也不在乎多几年。
“儿子知道了,母后在后宫也要当心。”
谭贵妃叹气点点头,“还有,雪薇那里你要多顾着些,到底是你的亲表妹,跟你最是贴心的。那个傅宣祎诡计多端,你莫要上当。你别忘了她跟傅元令可是姐妹。”
肖霆不太愿意听到这样的话,但是也不愿意跟母妃争执,只能糊弄的点点头告退。
谭贵妃那里能看不出儿子的敷衍,气的心口疼,但是也没有办法,儿子后宅的事情,她也不能事事伸手,皇上知道了,只怕也不会高兴。
头疼。
上京果然是震动不断,谁能想到那个大家口中茶余饭后的笑谈,那个令众人心中虽然生惧然则其实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的瑾王,一眨眼居然坐上了京卫司指挥同知的官位。
这……
这可不得了,京卫司跟兵马司都属戍卫上京,但是皇上更爱用京卫司,所以提起来京卫司总要比兵马司要那么风光一点。
京卫司的官职升迁一向艰难,沈同这人油盐不进,先要调换他手下的人简直是难如登天。
但是肖九岐新官上任烧了三把火,一把火一个官,连着三天三个官位上换了三个自己人。
这一下子大家都想看看沈同要怎么回击,这么大的委屈,要不是皇上压着,沈指挥使怎会同意换人?
众人漩涡中议论的沈同,此时正悠闲的坐在衙门里,与对面坐着的男子下棋。
“大人,您现在就没点想做的事儿?要知道外头现在可都盯着您呢。”
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京卫司另一位指挥同知许朗。
沈同虽然是京卫指挥使,但是却不像是别的武官那样高大威猛,反而像是个白面书生,身材瘦削欣长,脸上带着病态的白,一双眼睛平静的像是进了棺材的人,没有丝毫的涟漪,看不到丝毫的头绪。
“你今天话有点多。”沈同淡淡的开口。
“属下这是好奇,问问,问问。”许朗一路跟着自家大人拼杀上来,自然与别人不同,多少亲厚些,这才敢问一句。
“瑾王爷的军功没有丝毫的虚假,你以为这样的人真的是囊饭袋?”沈同轻轻一笑,这上京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他还以为这瑾王要一直这么混下去,啧啧,没想到这么快就上岸了,没意思。
还是当初那个一言不合就揍人的瑾王看着更顺眼。
毕竟,瑾王一出手,翻起来的风浪多数都是皇上仍到他这里解决,让他手下的兄弟没少白白的捡功劳。
真是个大好人啊。
许朗看着自家大人那笑容,忽然觉得毛毛的。
又想起上午来衙门巡查地盘的瑾王,总觉得他们这衙门以后是清净不了了。
很久之后,许朗真恨不能自己把自己的嘴巴缝起来,他这个乌鸦嘴啊。
现在的许朗还不知道被瑾王支配的恐惧,但是很快他就会知道了。
上京一霸,那霸王之气到了京卫司依旧是你爸爸。
第八百七十八章 :你这是怎么了
风泊雅舍。
肖九岐跟傅元令坐在雅间里,温着一壶小酒,烧着碳炉,看着窗外纷纷扬扬落下的血。
近年底第一场大雪才落下来,比起往年着实晚了不少。
玄衣红边的官服穿在肖九岐的身上,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傅元令知道梦中他从没做过什么指挥同知,就这么一直混着过日子。
从小混子变成了大混子,等候后来皇后的身体逐渐的不好,他给人的感觉越发的阴鹜难以接近。
浑然不像现在,笑起来就像是落下一片阳光,让人看着心里暖暖的。
“你这最近是风风火火啊,关于你的消息真是络绎不绝,我们瑾王爷跟许同知一战真是令人振奋。”
听着傅元令的调侃肖九岐得意的说道:“怎么样,没让你丢脸吧?许朗身手不错,要不是心怀顾忌未必就真的败给我。”
听着肖九岐这样说,她就笑着说道:“是吗?我听人说许大人跟着沈指挥使多年,是他的心腹。”
肖九岐点头,“那跟我什么关系,反正我在京卫司要干什么,只要沈同不阻拦那就相安无事。”
傅元令听着这话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肖九岐呲着一口白牙,“你还记得当初梅家那一批被报官的江湖护卫吗?”
傅元令怎么不记得,就是因为肖九岐这么一招,才引起梅家的报复。
“所以呢?”肖九岐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提起来。
“那一批人除了恶贯满盈那几个被正法,其他的人都被保了出去。”
傅元令微微皱眉,“能做到这些的只有吴王了。”
“所以啊,这些人怎么出去的,我还得怎么抓回来,不然梅家岂不是认为我说的话就是放屁。”
傅元令有点不赞同,“其实也不一定要闹得这么僵。”
“你怕是不知道,梅家现在有了肖霆大张旗鼓的支持,在上京的生意可算是铺展开了。”
“我自然知道,只是有些事情堵不如疏,把他们放出来也好,不然一直这么怼着,以梅家的性子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傅元令道,“何况梅家行事霸道,做生意又不是走江湖,把江湖上那一套拿出来,在关外那种小地方也就罢了,想要在上京这么干,只怕是嫌弃自己死的不够快。”
上京乃是天子脚下,抓把瓜子扔下去,不是勋贵就是高官,梅家若是得罪的人多了,别人会给吴王一次脸面,但是不可能次次认栽。
肖九岐就道:“反正别的我不管,我让抓的人,给放出去我就得再抓回来。”
傅元令听到这话就能想到肖霆知道后暴跳如雷的样子。
“随你高兴就是。”傅元令并不劝阻,毕竟肖九岐这么做,就是能预算到皇上知道后的反应的。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有什么打算吗?”肖九岐看着傅元令问道。
傅元令摇摇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就是跟家里人吃个年夜饭。
她现在虽然是跟肖九岐订了亲,但是也只是订了亲,又没有嫁过去,所以皇室那边与她不沾边。
顶多也就是皇后娘娘年节给她赐赏,长长她的脸面。
看着傅元令这么悠闲,肖九岐想起皇室从年前开始就不断地宫宴黑了脸。
即将过年的时候,青阳王妃生了一女,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孙女,赐了名字凝芙。
安定侯府那边送来喜讯,傅元令看着太夫人微微叹息,心里也知道陈妍这一胎要是生个儿子就最好了。
洗三那日,傅元令托大夫人带去了礼物,因为她还在孝期,这样的喜事就不好过去。
大夫人等人回来后倒是跟傅元令说,“王爷可喜欢小郡主了,抱着不撒手,白白净净的漂亮。”
傅元令心里松口气,青阳王不失望第一胎是女儿就好。
太夫人脸上也带着喜意,“这就好,先开花后结果,妍姐儿是有福气的人,再一胎会生个小世子的。”
一屋子的人笑了,生不生儿子谁敢保证,但是这都是大家善意的祝福。
傅元令看着杨露一直跟在大夫人身后,这是大夫人第一次带着她出门,也算是认可了这个儿媳妇。
杨露察觉到傅元令的目光抬起头看她,然后轻轻一笑。
傅元令也跟着一笑。
年夜饭吃的很热闹,伯府的人这么多人热热闹闹的摆了四五桌,大过年的喜庆话从大家的口中不断地冒出来,更添几分喜气。
傅宣瑶坐在傅元令身边,低声跟她说道:“大姐姐,你看大哥,现在真是越来越有气势了。”
傅元宪跟着肖九岐进了京卫司,这可真是从冷板凳一下子转到了热灶里。
从大哥上任之后,伯府前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
鲜花着锦,不外如是。
大年初一,傅元令就让身边的人挨个去给自己交好的人家送拜帖。
除了闺秀好友之外,还有商户间的往来,傅元令都是亲笔写得拜帖,以示郑重。
到了初二就开始走亲戚,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大夫人几个也要回娘家,傅莹她们要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