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换谁也不愿意,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大夫人明显有了退意,就算是杨二姑娘再好,有个这样的亲家母真是让人头疼。
傅元令这种事情上只能公平公正的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将来还是大夫人跟杨二姑娘做婆媳,她不能说太多。
“我还是跟你祖母商量商量去,这样的大事,我一个人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大夫人也心烦,杨家的家世对儿子来讲的确是上好的联姻对象,就是杨夫人太糟心了。
傅元令没有跟着去,先回了自己的院子,她只是有点为杨二姑娘可惜。
好姑娘的前程毁在了亲娘的手里。
大夫人的性子真的挺好,对庶女都跟亲生的一样养着,杨二姑娘要是做了大夫人的儿媳妇,日子肯定过不差。
傅元令没时间为杨家的事情,为杨二姑娘悲春伤秋,她自己的事情就忙不过来。
进了四月之后,杨家画舫行连夜加工,终于把第一艘画舫赶制出来,下水那一天,特意选了个好日子,因为是给家里准备的,请了老太爷,太夫人一起前去游湖。
除了石氏说身体不舒服没出席,其他人都到场支持。
傅元玉跟傅元戎也到了,只是如今傅元玉越发的沉默寡言,傅元戎倒是依旧意气风发的样子,二房的几个庶子前后簇拥着,瞧着比傅元玉这个哥哥排场还大。
傅元令并不管这些,只让人看着这些少爷们别落了水,自己则去太夫人跟老太爷那里。
伯府的这一艘画舫是三层高,面阔两丈有余,长约十丈,木材选用的是山顶上自然生长的红芯杉木,木质结实,有韧性,造出来的船吃水浅,浮力大,承重大,而且坚固耐用。
船身整体做了浮雕祥云装饰,船尾的雕花与船头船舱遥相呼应,上下三层里面全都是一水包了浆的红木家具,角落里燃着香饵的香炉都是上京老字号的铺子出手。
这么多人在船上走来走去,竟是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傅嘉琰更是欢喜异常,已经能想到以后红袖添香畅游湖上的美景,简直不能更美。
伯府的画舫下水,引来不少人围观,傅元令更是让人抬了铜钱出去撒,下水的那一刻鞭炮齐鸣,声势浩大。
三夫人也坐过画舫,她们这样的人家,自己家养不起也不是没去别人家坐过,但是说句真心话,令姐儿这画舫造的就是精致,坐在这里头,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就真是觉得花的钱太值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分明是故意的
瞧瞧船舱里铺的是海外舶来的厚厚的地衣,踩上去跟踩在云朵上一样,墙上挂着的画,随便一副都是有名有姓的画家出手。
墙角的博古架上摆着的金银玉器,个个赏心悦目,就连窗口悬挂的窗纱,都是用金银线绣了暗纹,阳光下飘过,金银光闪动,富丽奢华又透着大世家的低调。
傅元令要把伯府的这艘画舫做成一个样品给大家看,自然是处处用心,处处精致,随便一个小物件都是有来历的。而且在画舫上服侍的侍女,个个精挑细选,进退得宜,将众人服侍的舒舒服服。
更有得了消息前来观看的,老伯爷更是意气风发,拉着一群老友上船炫耀。
傅元令眯着眼睛笑,听着太夫人说道:“老了老了,倒是让他抖起来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众人围着湖转了一圈,两边岸上来看新鲜的百姓越来越多,傅家的画舫行这下子就更热闹了。
之前还有人说只摆出一张画像,连艘船都没看到,谁知道造出来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看到了,跟画上一模一样,一点都不带差的。
这下下了订单的人放心了,还没有买的人蠢蠢欲动。
大画舫买不起,小的可以啊。
傅家画舫行的小画舫也很漂亮,船小也有船小的妙处,行动轻便,往来不费力气。
寻两三好友,泛舟湖上,喝几杯水酒,吟诗作赋,多有意境。
午饭也是傅元令请了上京有名的酒楼送到画舫上,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至少石氏不在,有傅嘉琰在,傅元戎倒也没敢找傅元令的晦气。
尤其是现在有了这画舫,傅元戎还想着以后要是约好友炫耀,用船还得跟傅元令打商量,这对她的态度自然是大为改变。
傅元令心中有数,对傅元戎的示好全盘接纳,不知道石氏看着自己最疼的小儿子倒戈跟自己亲近起来,会不会气的吐血。
等到金乌西坠,一行人才坐着马车回府,一路上傅宣瑶几个还兴奋不已,拉着傅元令不停地说话,实在是太高兴了。
傅宣灵是个话少的人,今日也高兴的多说几句,眉眼间都是亮晶晶的。
平宁伯府的画舫一下水,紧跟着老伯爷,傅嘉琰的请帖都多了起来,惹得太夫人抱怨不已,傅元令却笑着说道:“祖父也该出去跟老友们聚聚,多多走动,心情好了,身体就康健,这才是好事儿呢。”
“那可得让他少喝酒。”太夫人叮嘱。
“您放心,画舫上都是咱们自己人,会盯着的。”
太夫人看着傅元令,定定神说道:“晴姨娘有身孕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傅元令当然早知道了,只是晴姨娘一直瞒着不说,她就装不知道,太夫人怎么忽然提起来?
对上傅元令惊愕的目光,太夫人就说道:“昨日我们都去画舫,老二家的没去,就遇上了挺着肚子的晴姨娘。”
傅元令:……
这么巧?
但是一想应该不是巧合,大约又是晴姨娘故意的。
人都不在府里,石氏又有害她的前科,再出点什么事情,石氏根本洗不干净。
第六百五十章 :赏金
晴姨娘上次小产还是傅宣祎要出嫁的时候,算算日子现在的确是应该显肚子了,能憋到这个时候才出来露面,也是个狼人。
傅元令笑着看着太夫人,“这也是好事一件,不管是添个弟弟或者是妹妹,都是添丁进口的喜事。”
太夫人笑着颔首,“希望这次能平平安安的吧,人老了,就希望一家子和和睦睦的。”
傅元令笑了笑,“是,家和万事兴,祖母说的很对。”
晴姨娘这一有孕的消息传出来,阖府上下还是真挺吃惊,毕竟这一位小产的事情好像就在不久前,可见这一位的厉害。
傅元令思来想去,还是略表心意的给晴姨娘送去了一套首饰作为祝贺,至于石氏怎么想会不会生气,这就不是她会在意的了。
再说,现在傅宣祎有了身孕,石氏跟傅嘉琰夫妻的感情因为晴姨娘小产一事越来越冷淡,索性现在石氏的重心就放在了女儿身上,儿子还在读书,一时间倒也不用她多费心,就是盼着傅宣祎能一举得男才好。
如此,石氏在伯府也算是能扬眉吐气了。眼瞅着端午节就要到了,傅家画舫行先后又交出了两艘画舫的订单,上京环城湖算是热闹起来了。
尤其是这天一暖和,下水的画舫越来越多,颇有些争奇斗艳的意思。
但是傅家画舫式样新颖,布置合理又出奇,画舫内部装饰也很有特色,一时就带领了上京画舫的新乐趣,抢先拥有画舫的人自是万分得意。
伯府的画舫最近就没得闲,不管是老伯爷还是傅嘉琰,亦或者家里大爷三爷他们谈生意多半会约在自家的画舫上,傅元令知道后也觉得挺好。
请人坐画舫赏风景,心情好了,叙了情谊,再来谈生意就容易多了。
重头戏在傅家那艘龙舟上,已经在紧锣密鼓的打造,傅元令去看过一回,鉴于她对龙舟制造不怎么了解,因此去看就真的是看看,从不会指手画脚。
龙舟打制的同时,参加赛龙舟的人选也已经挑选出来,罗家这才派来的人还有个熟人,就是小人精罗则。
罗则不是在鹤嘴滩罗家,就是跟着家里人出海,从没有到过上京这样大的城池,才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傻傻的,可把大家笑坏了。
傅元令挺喜欢罗则这个小机灵,还特意让人带着他出去转了两天,新鲜劲过去了,这才作罢。
有罗则在,罗家人跟傅家人相处得挺好,尤其是傅义也很喜欢罗则,连带着对罗家其他人印象都挺好。
有义叔护着,罗则那真是背有靠山信心满满啊。
罗则人还小,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这次跟着来主要是见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