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番外(19)

作者:糖崽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臣妇当不得公公的客气。”唐梨花赶紧道。

老太监依旧笑眯眯的模样,“当得当得,老乡君这样高风亮节的人自然当得奴才的礼。”

“要知道太后都听闻了老乡君的善事,大家称赞,太后让奴才给您传个话,等明个儿面圣后莫急着走。”老太监接着道,本来他是不必对一个乡君如此客气。

要知道乡君在本朝不过四品,还是无实权的,可眼前这位不仅皇上召见,还入了太后的眼,客气点都自己也没坏处。

唐梨花心中更是惊讶了,包了个大红包给传旨太监,将人恭恭敬敬的送走,才回了屋子。

屋中王翠莲让丫鬟展开乡君的四品服制,看见唐梨花进来,满脸笑的过去搀扶她,“奶奶,你看这官服真是不一样,看着就威风顺眼。”

唐梨花也是笑,孙女说的没错,这四品命妇的官服总体是藏青色,颜色比较暗沉,但上面用丝线秀了别样的花样,增添一丝色彩,还用一顶官帽,都是随着圣旨一同送过来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宫里的老麽麽跟着一起来的,老麽麽是来教导唐梨花的礼仪,以免明日面圣犯了什么忌讳,出了大错。

其实也简单,老麽麽让唐梨花上朝之后不要乱看,跟着行礼,圣上为什么就回什么,切莫抬头直视圣上,那可是大不敬。

如此诸多的忌讳,老麽麽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与唐梨花说了,唐梨花也认真一一记下。

老麽麽见她学的认真,而且那一身的气质,一点都不像从乡野来的老妇人,官话也说的标准,仪态气质一样不差,她那孙女也是知礼的很,可见教导的极为用心。

看过这些老麽麽暗自点了点头,她虽没说,其实她是太后身边伺候的老人,此次也是奉了太后的命令。

其实老麽麽有些猜不透太后的用意,毕竟唐梨花虽做了这么大的好事,但有皇上嘉奖已经给足了颜面,为何前日太后在皇上面前突然夸起了这个唐梨花。

圣上是孝子,听了太后的话,顿时就改了主意,让唐梨花面圣。

这般不提,太后竟还要在唐梨花面圣之后,再私下召见她,要知道这可意味着什么,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是天下人的母亲,如今宫内皇子们都已长大成日,也到了娶妻的年纪。

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后宫,太后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着那些人的心,后宫早有传闻太后有意给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选妃。

这时候太后召见唐梨花,是要抬高唐梨花的位置,更是给其他人传达一个讯号。

只是这样的话,老麽麽就更加看不懂了,她见了唐梨花的孙女,的确模样不错,知书达理,但是京城这样的闺秀也不在少数,怎么就入了太后她老人家的眼。

而且太后也从来没见过这王翠莲,为何要如此,老麽麽真是左想右想都想不通,最后干脆不纠结了,总不过太后的心思,不是她这个奴才能看得懂的。

如此,老麽麽对唐梨花和王翠莲的态度就更加温和,也从来不摆架子为难。

一夜很快过去,便到了进朝面圣的时辰。

第21章

唐梨花这日卯时未到就起了身,梳洗打扮,穿上四品命妇官服,花白的银丝一丝不苟的隆起,带上那顶官帽,如同换了一个人般,和平常时候的温和老太太不同,倒是像那些官家大族的老太君。

王翠莲也早起了,陪着一起,又跟着上了马车,马车到宫门口便停下,守宫门的侍卫确认了唐梨花身份之后,便放行了。

规定四品夫人进宫只许带一个服侍的婆子,唐梨花便带上了教她规矩的老麽麽,而王翠莲则是在宫外的马车中等候。

唐梨花进了宫墙之中,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在殿外候着,殿内文武百官给皇帝请安,一日的朝会便正式开始。

没有皇帝的召见,唐梨花只能候着,约摸站了半个时辰,从大殿中传来高亮尖细的太监音,“宣唐氏觐见。”

随后又出殿中走出一个小太监,在太监的引领下,唐梨花不急不缓的迈步,仪态端庄,微微低头,眼睛也只盯着手中的玉牌。

“臣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唐梨花跪下,双手伏地,整个人拜伏下去,礼节之处未有一丝错漏。

“爱卿免礼。”头顶上传来一个威严中却带着慈和的声音,正是当朝皇帝景仁帝。

唐梨花再次拜了一礼,这才起了身,“谢主隆恩。”

“你便是颐和县的唐梨花,朕听闻了你的事很是敬佩,若是天下多几个老乡君这般为民着想的人,朕能少了许多烦心事。”景仁帝话中是对唐梨花的赞赏,说到最后也有些叹息起来。

唐梨花依旧是低着头,宠辱不惊,“皇上圣心圣德,百姓们都知圣上爱民如子,臣妇是乡野妇人,不能科举考官,只能尽自己所能,相信许多人和臣妇同样的想法。”

景仁帝听见这话自然是圣心宽慰,哈哈大笑,“好,好,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连母后都同朕夸赞过老乡君的大义。”

唐梨花依旧是沉稳的模样,倒是让景仁帝对她高看几分。

只是景仁帝宣唐梨花面圣不过一时兴起,夸赞一番后,便让人退下,至此唐梨花的面圣之行便是彻底结束了。

唐梨花才刚出殿门,老麼麼便过来对她躬身行礼,“老乡君,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这事先就知道了,唐梨花便跟在老麼麼的身后,脑中却思索起太后召见她的目的,唐梨花可没有那么天真,堂堂一朝太后会把她这种小人物放在眼里,还要亲自召见。

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只是唐梨花一时间想不到任何端倪,唯一能在太后面前提到她,还让太后上心的便只有三皇子和平阳公主。

要说三皇子和平阳公主昨日的确在莲儿面前不大如意,但因着这点小事就惊动太后召见,唐梨花也是不信的。

想到最后唐梨花干脆不想了,到底是因为何事,见一见便知晓了。

这皇宫大的出奇,而唐梨花又没有那个资格坐轿,只能走着去,也好在唐梨花身体康健,平时自己也会多走动锻炼,要不然经过这一上午的折腾,身子早就吃不消了。

唐梨花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在一座宫殿面前停下,抬头望去,宫殿上高高的匾额慈宁宫三个字跃然其上。

老麽麽在前面走着,一路上遇见的宫女都停下行礼,“姑姑好。”

唐梨花心中一动,看来这老麽麽本就是慈宁宫的人,至于为何被派来教自己规矩,看来又是太后的手笔,唐梨花更是好奇了。

“老乡君且先等等,老奴进去通报一声。”一间屋前停下了脚步,老麽麽丢下这句话便掀了帘子走进去。

不过等了片刻,老麽麽便出来了,满脸的笑,“老乡君请进。”

唐梨花走进,上座处与自己年岁差不多的便是太后了,太后多年位居高位,一身的雍容华贵自然不是常人能比的。

“臣妇请太后安。”唐梨花再次行礼,这古代就是这点让唐梨花不痛快,遇到个地位比自己高的,便要行礼来行礼去,着实厌烦。

只是入乡随俗,唐梨花也就心里吐槽,面上依旧恭恭敬敬。

太后仔细将唐梨花看过一遍,随后展开一个慈和的笑,一挥手,“还不快请老乡君坐下。”

这样的态度让唐梨花放心不少,至少不是坏事。

太后如同寻常人家般,与唐梨花闲话家常,言语中却时不时提起家中孙女,唐梨花的孙女只有两个,太后想问的自然不是王翠莲。

唐梨花心中有了数,看来是男主的作用,让王翠瑶入了太后的眼。

要知道男主从小就是在太后膝下抚养,太后也最是疼他,时时都为他考虑,如今该是察觉到了男主对女主的感情,才来试探。

“太后有所不知,我那二孙女早些年就被他爹娘带来京城,昨日才见了一面。”唐梨花满脸感叹。

太后自然是早就调查了这些,听她这么说也不意外,“那如今到了京城,该是多来往,亲厚些。”

这话别有意味,唐梨花只当没听出来,连连点头,“是该如此。”

“太后,该歇着了。”这时太后身边伺候的老麽麽开口提醒。

太后眉头皱了皱,似是不悦,不过也没反驳,“人老了,觉也就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