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要与夏氏说话,却见到她站在原地,脸上神情的惊慌不定。
赵芙上前问道:“怎么了?”
夏氏抓住赵芙的手,紧张的问道:“刚刚过去的那姑娘是谁?”
听夏氏这么问,赵芙脑海中突然想起了幼时见过的那副画像,她有些抵触夏氏提及沈如晚。
她语气不耐的说:“只不过是个农家女而已。”
夏氏死死地抓着赵芙不放,“芙儿,万万不能让你父亲见到她。太像了,太像了……”
赵芙绝追问道:“太像什么?是像谁吗?”
夏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慌乱地摇头,“没,没,没有谁……”不可能是她的,她早就死了二十年了,不可能还会活着。她安慰自己也许只是长的像而已,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如此的不安。
赵芙见夏氏失态的模样,心中有些嫌弃。她不愿在外面唤她娘,心中更是埋怨她,为什么就不能让她成为父亲的亲女儿呢。为什么就不能争气点呢,就算是庶女也好啊。
看就算她怎么期盼,她也只是一个丫鬟的女儿,是被父亲认下的养女。虽然她从小的吃穿用度都是按照相府小姐份例来的,她出门做客也会被奉为上宾。可她知道,那不过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那些世家小姐们都暗地里的嘲笑她。
所以她一定要高嫁,一定要嫁进安国公府。
赵芙瞪了夏氏一眼,“等会见了那些夫人小姐,你可不要再乱说话了。我可丢不起那人。”
夏氏点了点头,“芙儿,你放心……”
赵芙打断她,“还有,不要在人前唤我芙儿。不要让人知道你与我的关系。”
在府里她可以计较,可在外面,她是左丞相府的姑娘,她可不要一个做丫鬟的娘在身边提醒她的出身。
夏氏只好往后退了一步,“姑娘,你放心。”
……
沈如晚路上询问了小沙弥药王殿的方向,远远地她就看到阿娘提着篮子在四处张望,她赶紧挥了挥手,“阿娘,我在这呢。”
乔氏见到沈如晚过来了,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她用帕子给沈如晚擦了擦脸,手里一边比划着。
沈如晚握着她的手说,“阿娘,我只是走了急了点才出了些汗。没事的。阿娘,药签求到了吗?”
乔氏将一张微黄的签纸拿了出来,上面写了药方。
“阿娘,我们赶紧去找二哥吧。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去药铺把药买了。”
乔氏和沈如晚往大殿那边走去,沈如晚一边跟她说:“我也很顺利。那绸缎太轻了,多抛了两次就抛到了树上。阿爹一定会快快好起来的。”
乔氏忍不住笑了笑,看着自己的女儿怎么也看不够。
晚晚回到了她的身边,她觉得一切都好了起来。至于青山,其实只要他身上的伤早些恢复,他记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沈家母女刚到大殿,就看到蹲在台阶上的沈彦扬。
“二哥,我们回家去了。”
第三十九章 好兆头……
沈如晚回到家中, 竟然来另一位意外的客人。
她将手中的竹篮放下,朝那人走过去,欢喜的道:“方嬷嬷,你怎么来了。”
方嬷嬷笑着从座椅上站起来说:“老奴奉主子之命给姑娘送些东西过来。”
沈如晚这才看到厅堂中放了一个木箱和一筐水晶葡萄。
方嬷嬷把木箱打开, 将一件雪白的狐裘披风拿了出来, 她道:“这狐裘成色不错, 特意制了给姑娘的。听说过两天就要下雪了, 沈姑娘穿上这个最合适了。”
沈如晚看着那狐裘上一丝杂色都没有,自然知道这其中的珍贵,她连忙推辞道:“方嬷嬷,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坐在一旁的沈家老太太也说道:“是啊, 方嬷嬷我早就说了, 晚丫头可不敢收下。你家姑娘上回送的东西就已经很贵重了,我们沈家真的不敢再收了。”
方嬷嬷道:“沈老太太,沈姑娘,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当初你们救过我家主子, 这救命的恩情岂是这些身外之物可以比拟的?这狐裘是我家主子亲自为沈姑娘挑的,是特别的谢礼。若是沈姑娘不收下,我家主子寝食难安啊。”
方嬷嬷说完对着沈如晚眨了眨眼睛。她相信沈姑娘一定能明白,这谢礼不仅仅是当初在秀水村的救命之恩,更是现在沈姑娘解毒之恩。总之, 沈姑娘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这谢礼。
方嬷嬷见沈如晚还是想推辞, 便将手里的披风抖开往她身上一披,“沈姑娘,你看,这披风的尺寸都是按照你的身量来做的。若是你不穿, 便没有人能够穿上了。”
方嬷嬷在沈如晚耳边轻声道:“沈姑娘若你这么见外,让我家主子往后怎敢继续让你帮忙呢。”
沈老太太和乔氏看到那披风穿到沈如晚身上后,也都眼前一亮,这披风着实太衬晚晚了。
方嬷嬷又道:“沈姑娘,若是你实在不想要,可以亲自告诉我家主子。我只是奉命送东西过来,老奴也无法做主。”
沈如晚也只好点了点头。
方嬷嬷松了一口,她说:“那筐葡萄也是番邦来的,主子特意让送过来给姑娘尝尝鲜。老奴也出来有些时辰了,该回去奉命了。”
方嬷嬷朝沈老太太、乔氏、沈如晚福了福身,正准备离开。
沈如晚追了上去叫住了她,“方嬷嬷,请等一等。”
沈如晚从荷包中拿出一枚红色的平安符,递给方嬷嬷,“这是我在寺庙给阿楚姐姐求的,嬷嬷你帮我交给她罢。”
沈如晚说这话时有点难为情,阿楚姐姐送她那么多贵重的东西,她能够回报的却是薄薄的一枚平安符。
方嬷嬷看向沈如晚的眼神变了变,她双手接过,郑重的道:“沈姑娘,老奴一定会亲手交到主子手上。”
方嬷嬷心中感慨万千,这么多年了,可算是有人知道关心主子了。
方嬷嬷的态度让沈如晚有点不知所措,“方嬷嬷,这个东西不值什么钱,就是一点心意。希望阿楚姐姐平平安安。”
方嬷嬷笑了,“已经很多年没有人送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主子了,沈姑娘,我家主子没有什么朋友,他能收到这个一定会很高兴。”
听方嬷嬷这么一说,沈如晚想到阿楚姐姐那冰冷的性子,又因为那怪病所以才会与人疏远吧。这么一想,沈如晚觉得阿楚姐姐有些可怜。
“方嬷嬷,我听说十五会有灯会,若是阿楚姐姐有空的话,可以一起去逛灯会吗?”沈如晚长这么大也只听说过灯会的热闹,以前在顺安侯府时也没有机会去过。这一回她一定要去看看,如果能够邀上阿楚姐姐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方嬷嬷面露惊色,这还是头一回有人邀主子逛灯会,也更不会想到她的一番话,让沈如晚误解了。
不过这事她也不能做主,方嬷嬷道:“老奴一定回禀主子。沈姑娘放心,要是主子应承了,老奴一定送信过来。”
沈如晚笑道:“不急不急。还有一段日子呢。”
……
摄政王府
方嬷嬷一路来到书房,问了伺候的人知道里面只有主子一人,才走了进去。
楚执也才回府不久,他刚在书房拿着折子看了两眼便见到方嬷嬷来了。
“都送到了?”
方嬷嬷低着头,躬身道:“回殿下,全都送去了。沈姑娘一开始不愿意收,觉得太贵重了。”
“嗯。”楚执垂眸继续看折子。
若是往常,方嬷嬷会默默地退出去,可这会她从怀中拿出一枚红色的平安符,双手呈上,“殿下,这是沈姑娘拖老奴交给您的。”
楚执抬眼,见到了方嬷嬷手心上的那一枚小小的平安符。
很显然,楚执也没想到沈如晚会送这个给他。
他伸手将那枚平安符取了过来,手指在上面轻轻地摩挲。
方嬷嬷又道:“沈姑娘还说想,想邀殿下一道去逛十五的灯会。”
方嬷嬷说完也很是忐忑,不知道殿下会不会应允。
楚执将那枚平安符握住,不语。
方嬷嬷知道这几次殿下跟沈姑娘见面都未让沈姑娘察觉到他的身份,还一直让沈姑娘误解殿下是位女子。
方嬷嬷试探地道:“殿下,要不您趁着这个机会就把您是男子的身份告诉沈姑娘?”
“告诉她,然后让她惧我,怕我?嬷嬷,你可不要忘了,她一直以为我是女子才会是这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