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有栋楼+番外(51)

倒也不是因为重男轻女或是其它,存粹是现在粮食相对充足,有些人家就会自己酿点酒喝,喝酒的男人自然就坐在一起。他们的八卦程度其实一点也不低,吹起牛喝起酒,那简直把吃饭时间无限延长。桌上的炒菜一般都要热几次,这也是他们这冬天很多人都吃火锅的缘故。

这时候的火锅跟简小童以前吃的不太一样,虽然是火锅的名头,但是一般都是清汤,很多菜 都煮在一起,然后放在炉子上,吃的时候再蘸辣椒和各种调料,香菜小葱这些混合的蘸碟。

一直在火上煨着,中途不够还可以继续煮菜进去,吃到结束都是热腾腾的。不过今天简家的饭菜大多都是炒菜和炖菜,没有弄火锅,男人们的饭菜就只能吃着不太热了,就重新热一下。

简昭在吃饭的时候就没有继续跟着堂哥他们了,而是又开始做简小童的跟屁虫,反正他不会喝酒,也没打算学着喝酒,就不去凑热闹了。

“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只要不懒惰,过上好日子就不成问题,我不经常在家,但是你们还是我的儿子,孙子孙女,咱们都是一家人。

不管离得再远,这心都得往一块使劲,争取为咱们家,咱们族里争光添彩。尤其是对于学习,你们看小童和小昭就是最好的例子,好了,开动吧,不要讲礼。”

简爷爷之所以说这段话,就是觉得虽然自己给儿子们分家了,但也还是一大家人,希望他们都能过得好,脚踏实地,努力学习,都能有出息。简爷爷简奶奶本来还想趁这次机会让几个儿子不用再给那十块的养老钱的。

没想到他们都拒绝了,说自己虽然没本事,就算种地这点养老钱还是要给的,他们现在偶尔还能到集市上卖一下鸡蛋小菜,加上佳佳简父他们走的时候让他们养的猪和牛,其实已经帮了大忙了。

不能因为小弟的孩子有本事了,就把养老的责任全都丢掉,简大伯还问简爷爷是不是嫌他们没本事,不能给更多,想着要涨一点每年。被简爷爷简奶奶劝了下来,简爷爷这一番话也有安抚他们的情绪在里面。自己怎么可能嫌弃自己的孩子呢?

吃过饭,又聊了会儿天,简大姑离得最远,就先回家了,冬天黑得快,再晚回去大家都不放心。简大伯他们都是村里的,喝了酒之后谈性更高,女人们继续谈八卦,简奶奶还把给大家的礼物都拿了出来,大多都是布匹和糖果。

几户女人商量着这布料给谁做点什么,在孩子身上比比划划的。孩子们就更是开心了,吃了一顿好饭,还得了这么多,没见过的高级糖果,连包裹糖粒的糖纸都是五彩斑斓的,收集起来可惹人羡慕。

同样在上大学的简小童侄女侄儿也来找简小童和简昭聊天,老宅里热热闹闹的,不时传出大人的大笑声,小孩的嬉笑声,偶尔还有大人呵斥孩子的声音。简家老宅附近的人听着,都会赞叹一句,简家这日子过得好,享大福了。

新年的脚步很快就到来了,照例是热闹丰盛的年夜饭,守夜,拜年,这年代过年的氛围还是很重的,形式也多,从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时间吃什么,各种忌讳,各种吉祥话。

这都是有规矩的,大家都默契的遵守着,就连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也被耳提面命的交待着,要是做了或者说了什么不对的,那肯定是要受罚的。

虽然说的是过年不兴打孩子,很多皮孩子就冲着这个过年可劲皮,可他们却忘了,妈妈是世界上记性最好的人,等正月十五一过啊,他们只要闯一点小祸,这些旧账一定会被翻出来的。

简家这年没有在家过正月十五,他们在初八这天就启程去城里了,因为一直惦念着铺子的事情。在家里这段时间,除了大年初一不能干活,其他时候,田外公带头,家里人都在为铺子里的各种东西做准备。

除了他们年前在城里做的那些,缺口还是有点多,而且正好趁着这次回家,用家里的材料做还能节约一笔,不过这是男人的活。

几个女人则是在为腊肉腊肠忙碌,当初说好的每年收一头猪,就当是简大伯三家养老母猪的报酬,还有孝敬。这年前,简大伯他们就选了一头最肥的猪撵到老宅,请亲近的人家吃了杀猪饭,顺便联络联络感情。

剩下的则需要做成腊肉腊肠,方便携带,方便储藏,这熏腊肉香肠,当地有特殊的方法,就是用柏树枝桠,混着谷壳,橘子皮这些。熏个几天,就挂在厨房灶台上方,每天烧火煮饭的时候,灶火的烟还能进行二次熏制。

简家当然没这个时间,就只能在这段时间,集中给他熏好,他们这地方不比北方,肉要是熏制不到位,很容易就坏掉了,这些可都是肉,就算在城里也不好买,坏了就太可惜了。

理想

因为带的东西太多了,简父还去找硝厂的的司机蹭了顺风车,主要这时候客车本来也涨价了,要过了正月十五才会降价,还不如托关系找这些运货的司机顺便带一程。送一些礼物给一点钱就行,算下来比全家做客车还划算。

而且这车还可以开窗,不用受那些售票员的白眼,简父心里决定,以后干脆回城都找他们算了,可惜在城里不方便找他们,要不然来回都解决了。这时候的简父完全没有想过买车的,且不说现在有车的大多是政府和部队,私人有车的凤毛翎角,就自行车都还需要票的时候,就没人想过买私家车这种事,还得存钱换大房子呢。

这送货的车肯定不能给他们下到车站或者家去,只能找一个电车站台附近,他们自己在坐车回去。简家分批次走的,简父带着大件东西单独坐着三轮走了,其他人去做电车,电车比这时候的公交车更快,也更舒适,简家出门能做电车的时候都是坐电车。

好不容易折腾到家,又是累的不行,特别是张氏,九十多的年纪,再健康也经不起几次折腾。

“下次我就在家守家吧,这身子骨不中用了。”休息了一会,张氏开口。

“娘你还好吧?那下次我也留着。”田外公在家里也很少说话,但是对张氏这个岳母他还是很孝顺的。

“行,咱们不说那套需的,身体重要。”虽然不带他们回去一起过年,肯定有人说闲话,但是这些都没有张氏的身体重要。

“祖祖你要不要进去躺一下,妈妈把床收拾好了。”简小童也有些担心,九十多岁的老人在什么时候都是需要多注意的,哪怕后面几十年科技医学进步了,活到九十的都算是高龄。

“那我去躺一会,是真的不中用了。”在简小童和简昭的搀扶下,张氏念叨着。

“您身体还好着呢,这就是累着了,这是坐车赶路的问题,你看我也觉得好累啊,大家都一样,睡一觉就好。”这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口心气,不能陷入自我厌弃的状态,不然身体真的很容易垮掉的。

“小童说的对,祖祖你休息一会就好了,我们大家都休息。”

简昭没有说错,虽然这坐车也感觉没干什么,算是坐着休息的,可身体和心里都感觉累的不行,简单收拾收拾,大家就都休息了,田外公想继续干活都被简小童赶去睡觉去了。

等晚上的时候,又都是神清气爽的,吃过晚饭,因为睡过一觉,大家都没有睡意,干脆就商量着铺子的事情。

简父打听这铺子不是随便就能开的,还要去办什么证件,当然,不办也行,就是可能被找麻烦。再有这得找一个进货得渠道,一直靠那些小贩卖过来肯定不行,得被他们赚一笔。还有这卖的东西的种类,这些七七八八的琐事,即使是很小的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后面一段时间,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开业的小铺面忙碌着,争取在开学前搞定一切。所有程序里,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办经营的证件竟然是最浪费时间的,那些办事的人,你不多跑几次,就算闲着,也不会帮你赶程序。

程序也很多,跑这跑那的,幸亏简父是个机灵又嘴甜,而且还每次都准备着烟,虽然心里很急,也没发脾气,终于在店铺收拾好,货都摆好之后办下来了。

这给了简父一点警醒,以后可不能卡着时间办事,既然不能要求别人,就自己受点累吧,谁让自己家没关系呢。简小童知道之后,完全不同意简父的这套理论,她一直都不喜欢托关系才能办好事的这一套,直接写一封信检举了这种行为,这还不算完,还把这些写进报刊,还像各个报纸投稿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