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远站在那里警告他,“没欺负人,就在那里排队等着,让他们先玩。”
军子不敢说话了,带着人退后了几步。
没想到事情就这么简单解决了,看样子这个秦明远在家属院里还挺有威风的。
不过,这一次,几个孩子也没有玩多久,因为秦娜出来叫他们了,家里要开饭了。
午饭,董秀珍准备的很丰盛,足足有八道菜,摆满了整张桌子。蘑菇炖鸡、清蒸鱼、红烧排骨,应有尽有,比苏家过年的年夜饭还要丰盛。
董秀珍唯恐苏家人拘束,一直在不停地招呼他们,几个孩子面前的碗里被堆得满满的。一顿饭下来,几个孩子都有些吃撑了。
苏青梨嘴甜,“董阿姨,你做得菜太好吃了,比食堂里的厨师伯伯做得还要好吃。”
董秀珍高兴坏了,“是吗?那梨宝你以后经常来阿姨家吃饭好不好?”
“啊?”苏青梨有些惊讶,虽然她看得出来,秦局长是个平易近人的好官,但是他们家和秦局长家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怎么董阿姨的意思还要和他们家经常来往吗?
果然,董秀珍提议道:“安生兄弟,我们家明远这条命是你救下的,我们想咱们两家结个亲,就让明远认你们做干爸干妈好不好?”
苏安生一听就傻了,他赶忙拒绝,“使不得,使不得,我们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能当明远的干爸干妈呢。”
唐秋英也不同意,“董大姐,不行的,我们不行的。”
唐秋英可不敢答应,开玩笑,秦家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身份,明远这孩子一看就是娇贵的小少爷,他们怎么能做他的干爸干妈呢。
见他们两口子坚决拒绝,董秀珍沉思了一下,“既然是这样,那我换一个提议,我和老秦认梨宝做干女儿好不好?”
这下苏安生和唐秋英更是傻眼了,认梨宝做干女儿,那也是他们家高攀了呀!
见这次他们没有立刻拒绝,董秀珍继续游说,“我和老秦只有明远这一个孩子,我早就想要一个女儿,可是因为我们两个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只能作罢。我那天一见到梨宝就特别喜欢她,觉得和她投缘,秋英妹子,你就成全我这个念想呗!”
虽然有自己的算计,但是唐秋英说得并不是谎话,她真的是很喜欢梨宝。
这个小姑娘长相出众带着一股子灵气。更难得的是,这么小的孩子面对他们的时候,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和她亲近的时候,更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疼她。
秦娜在一旁也跟着开口,“秋英嫂子,这事被我嫂子抢在前面了,我原本也想说认梨宝当干闺女的。不过,我嫂子是真的喜欢女儿,明远没出生的时候,她不知道买了多少女孩的衣服,就等着孩子生出
来,给她好好打扮,谁知道最后生了儿子。现在她特别喜欢梨宝,也是她们娘俩的缘分,你们就答应吧!”
唐秋英有些心动,她也看得出来,秦局长一家人都不错,要是梨宝能给他们做干女儿,以后肯定会比留在农村有出息。
苏安生反倒有些迟疑,“秦局长,我就只有这一个闺女……”
秦局长哈哈大笑,“安生,我们认梨宝做干女儿,她一样还是你们的亲闺女呀。我们夫妻就是喜欢这个孩子,想和你们一起疼她照顾她,又不是和你们抢孩子的。”
多一个人疼闺女,当然不是坏事,苏安生也犹豫了。
董秀珍又把目光对准了苏青梨,“梨宝,你愿意吗?”
苏青梨怎么会反对,秦家现在的身份地位,不知比她们家高多少倍,结干亲这事怎么看都是她家得到的好处多。
苏青梨知道虽然这几年的形势乱了一些,可是等到她和哥哥长大一些,正好能赶上国家恢复高考,到时候,她是一定会带着家里的孩子考大学的,他们不可能一辈子留在农村。
她也不是要攀附秦家,只是秦家释放出来善意,她接受以后,和他们好好相处,总是会处出感情来的。多结交些人脉,对他们家是有好处的。
“董阿姨、秦伯伯,我愿意的。”
第41章
苏家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去了一趟秦局长家,两家居然就结成了干亲。
要是在以前,两家结干亲,怎么也要摆上几桌酒席好好庆祝一番的,但是现在这些习俗都已经被简化了。
苏家只是普通的农村人,也没有亲朋需要宴请的。秦家也是,他们两口子都不是本地人,认了干闺女自然也不需要特意和谁知会。
不过,董秀珍还是特意带着苏青梨去市里的百货大楼买了两身新衣服,又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用的,眼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才让小张把他们一家人送回去。
临走时还不忘和薛青梨约定好,等过两周再接她来秦家玩。
他们一家人回到山前大队的时候,苏安平实在是受不住三哥的冷嘲热讽,早就已经离开了。
不过,苏安民倒是迫不及待地和大哥说起苏安平没能转正的事情。
“老四的领导就是明察秋毫,就老四那德性,还没转正呢就恨不得和咱们撇清关系,要是转正了,还不得六亲不认呀!,他就是活该!”
苏安生听了有一些自责,“是不是因为报纸上那篇报道的原因,我当时就和刘记者说了,不要提起老四。没想到最后还是写到了他,要是因为这件事的话,我去给他的领导解释一下。”
“大哥,有啥好解释的,这事是人家厂里做的决定,和你有啥关系。”
“老大,这事你就不用掺合了。自从上次他被厂里表彰了以后,人就有些飘了。这次没有转正对他来说未必是坏事,要是他能及时的醒悟过来,踏踏实实做事,相信人家厂里肯定还会再考虑他转正的问题。
王凤春几句话,就阻止了苏安生为弟弟说情的想法,他觉得他娘说的也有道理,人家领导肯定会有自己的考量,只要认认真真的工作,领导肯定还会重视老四的。
从市里回来的第二天,苏青梨又和三叔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前几天,小姨寄信回来,家里一直还没来得及回信。
小姨现在怀孕已经四个月了,孕吐早就已经结束了,孕相也很平稳,唐秋英就放下心来。
在信里小姨一直说,她现在能吃能睡,不让家里给她寄东西了。苏青梨还是不放心,即使小姨是住在部队里,可是物资也不是很宽裕,再说了,她的别墅里多得是粮食。
唐秋英还是和上次一样做了十斤面条给妹妹寄过去,苏青梨又偷偷给小姨放了一些核桃、大枣之类的干果,这些可以给小姨补充营养。
苏安生忙着生产队的事情,苏青梨就自告奋勇和三叔一起去邮局寄包裹,顺便去轴承厂见了肖爱华。
肖爱华见到苏青梨来找她很是高兴,她最近早就断粮了。
这一次,苏青梨给她准备的东西不少,肖爱华出手也很大方,直接就给了二十块钱。
“梨宝,你小婶这次真的要离开我们厂了。”
苏青梨对严玉宁的事情并不关心,但是也好奇地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肖爱华有些得意,“她能留在我们厂就是借口照顾文师傅的儿子,还住在原来分给文师傅的那间宿舍里。可是厂里的单间宿舍都是分给正式工的。你小叔没有转正,有人提意见让他们把房子让出来。”
“这样的话文师傅的儿子不也没地方住了吗?”
文师傅虽然去世了,可是文向东是他唯一的儿子,现在年龄也还小,厂里怎么会不管他呢?
“文师傅的儿子,我们厂肯定会管了。原来厂里联系不到文师傅的前妻,又觉得苏安平两口子人品还不错,才把孩子交给他们照顾。现在,大家都觉得他们两口子是虚情假意,想靠照顾孩子霸占厂里的房子,厂里当然不会答应了。所以厂里经过多方寻找,终于联系上了向东的妈妈。”
肖爱华觉得痛快极了,碍眼的严玉宁总算要走了。
“人家亲妈答应照顾孩子,当然就用不着严玉宁假好心了。”
原来是文向东的妈妈提前出现了,苏青梨记得好像在书里文向东成名以后他妈妈才出现的,当然是作为一个反派人物出场。
文向东的情况有些复杂,他是天才,同时又有轻微的自闭倾向,很少愿意和人沟通,甚至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