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最宠妻(7)

何文旭听说谢昭有字帖,自然就不费心去找了,只从扶梯上下来,谢过了他一回,径自回房睡去了。

谢昭也回房了,字帖他是没有的,不过这种东西写起来却也不算复杂,就是费些功夫,今晚要迟一点睡了。

他让小厮磨了墨,在灯盏里加了足量的灯油,润好了笔,埋头写了起来。

难得静姝有这么一个心愿,他倒是乐意帮她一把,她要是能把字练好,写出像样的扇面来送给宋老太太,兴许等回了宋家,老太太也会对她好点,她在宋家的日子,也会更好过点。

静姝第二天是头一个到学塾的,他们那一间屋子才生了炭火,屋里将将热起来。

小丫鬟在隔壁的耳房烧水,静姝站在门口问道:“你们沏得什么茶呀?”

要是静姝没记错的话,家塾的先生喝得不过就是何家普通的待客茶水,谢昭虽然不计较这些,但做主人家的,肯定要想得周到些。

“是三爷平常喝的茶。”小丫鬟规规矩矩道:“三爷说谢先生是贵客,不能怠慢,特意送了好茶过来。”

静姝点点头,看见何佳蕙领着小丫鬟过来,她一过来就冲着静姝道:“你怎么来这么早,我还派人去寿安堂请你了呢,丫鬟说你都出门了。”

何佳蕙今天没去寿安堂用早膳,老太太平常就带着宋静姝一个人吃住,天气太冷,从大房到寿安堂有些远,她怕孩子们吹到了冷风,都不让她们每天过来请安。

“不能总是让先生等我们呀。”静姝笑着迎上去,拉着何佳蕙的手进屋。

丫鬟又点了熏香,姐妹两人把书箱的里的东西都放置好了,才看见谢昭从抄手游廊上走来。

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个叫荣寿的小厮,静姝还认得,直到前世谢昭去世,荣寿还在他的身边。

小丫鬟挽了帘子引谢昭进来,那人低下头,才进门就瞧见何家的两个姑娘先到了。

他今日是比昨天来的迟了一些,昨夜写完字帖,都已是丑时末刻了,谢昭才睡了不到二个时辰。

“给先生请安。”两个姑娘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

谢昭点了点头,往前头书案那边去,何佳蕙捅了静姝一把,侧着身子凑到她耳边小声道:“表妹……表妹……”

“怎么了?”静姝前世就有些怕谢昭,再次相见,虽然和记忆中的谢昭有些不同。

可这也不代表她敢肆意的打量对方,她都没好意思抬头看他。

“谢先生好像没睡好?”何佳蕙瞅着谢昭的背影。

静姝这才抬头,正瞧见谢昭转过身来,两人的视线冷不丁接触了一下。

果然是眼睑乌青,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何佳蕙却是弯着眉眼,继续在静姝的耳边八卦道:“我听三哥说,除了没睡好,还有一种别的可能!”

她正兴致勃勃的还想说下去,瞧见身边的宋静姝一脸稚气,忽然就打住了,神神叨叨道:“我说了你也不懂,不说了!”

“……”静姝只好装出一副什么都听不懂的模样,何家就是家教太宽松了,兄弟姐妹之间也不避嫌,何佳蕙还是没出阁的姑娘呢,就知道这么多乱七八糟的。

难怪将来也不知道哪里被抓了错处,从公府世子的继室变成了贵妾。

“表姐你说什么?”静姝故意道:“我可不要听这些乱七八糟的,三表哥从来都不会说什么好话!”

“确实不是什么好话,你不听也罢。”何佳蕙想了想,忽然就有些臊了,只红着脸颊不说话。

静姝再抬头看谢昭的时候,那人已经开始分发今日的讲义了。

学生们都到了,谢昭把他们昨天带回去写的描红都收了过去,细心的批改了,还用毛笔圈出了写得好的字。

静姝的一张纸上得了好几个圈,两个小侄儿都非常羡慕。

谢昭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要做到字正心正人正。”

静姝听了却非常汗颜,她前世就没能做到字正心正人正。

但谢昭又说:“表小姐的字就写的很好,你们要向她学习。”

静姝就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脸颊涨的通红,像熟透了的苹果。

午后何文旭就派丫鬟把百寿图的字帖送给了过来。

静姝怕何老太太知道自己给祖母准备寿礼,心里不受用,还特意回了自己院子练字。

她一边照着写,一边狐疑,这显然不是外祖父原先有的那本字帖,但也不像是外头买来的。

外头买的字帖都是印刷体,上面不会有墨水凝固后的褶皱,这看着倒像是人新写的一样。

而且书法的功底还很不一般,百来个寿字形态各异,用笔如神,排版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何文旭能写得出这样的字帖吗?静姝觉得不太可能,再说了……

就算她这个三表哥会写,也不至于为了她这个表妹随口的托付,连夜写出一本字帖来。

静姝恍然就想到了什么。

第7章

静姝恍然就想到了什么。

但她还不能确定,不过今早她确实也瞧见了,谢昭昨晚没有睡好。

一定是三表哥找不到字帖,所以才请他帮忙写的吧?

静姝又细心的翻了翻,这字帖的楷书并不是用他擅用的馆阁体写的,拟的是颜真卿的字体,饱满取势,形神兼备,和别的字体放在一起,尤为和谐。

但静姝不知道,谢昭是故意用颜体的,他给他们讲学的字帖都是用馆阁体写的,自然不能在这上头漏了馅。

谢昭一向是个细心又从不哗众取宠的人,这样很容易让别人忽视了他的好处。

她想给谢昭送个回礼,但肯定不能直接送去,不然就显得太过突兀了。

静姝在何家住了六七年,也有不少私藏,都收在了何老太太的私库。

老太太说她年纪尚小,还管不了那么多的东西,都交给丫鬟婆子又不放心,就帮她管着,每年还给她一些利钱。

静姝知道自己是个小富婆,除了这些,她还有她母亲的嫁妆,但那些东西现在还在别人手里。

她前世在谢家剩下的日子,有时候也会想想她母亲留下的那些东西到底去了哪儿,她是从小富庶惯了,压根不在乎钱财这样的身外物,可别人却不一样,一分一毫都要拽在手心里。

“你说你要开私库找东西,你想找个什么东西呀?”何老太太有些好奇,静姝住在这里吃穿不愁,很少会拿私库的东西。

“我记得外祖父在的时候,送过一块和田玉的籽料给我,说那是雕刻印章的好料子,我想找出来送给三表哥。”静姝一本正经道。

“那么贵重的东西,给你三表哥做什么,他也不缺这些。”何老太太倒是有些替她心疼了起来。

“三表哥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想谢谢他。”东西自然不是送给何文旭的,但静姝知道他的为人,不是他做的事情,他不会抢了这功劳昧下犒赏的。

“我这么疼你,也没见你要送什么东西给我的。”老太太酸溜溜的开口,却已经喊了刘妈妈带着静姝去开私库。

东西都好好的在八宝阁上收着,静姝很快就找到了,不小的一块料子,可以做好几枚印章。

老太太又问她:“这么一大块,还是你外祖父留下的,要不然明儿一早,我让小厮送去品玉轩,请那里的玉匠帮你开出一小块送人,别的就自己留着了?”

“那也有些糟蹋了,好料子难得,尤其是这么大块的,就给三表哥好了。”静姝阔气道。

“倒便宜他了。”何老太太笑了起来:“以后有好东西我也不给你了,省得便宜了别人。”

静姝心里却很高兴,为这玉料终于找到了一个好主人而高兴。

第二天她就差人把玉料给何文旭送了过去。

丫鬟回说东西已经收下了,也没有别的回话,静姝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宋家却又差人送了信过来,说老太太想早些见到静姝,问何家启程的日子。

何老太太有些不太高兴,从扬州往京城去,一路上要坐三十来天的船,静姝这次一走,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还能再见。

但她实在也想不出理由留着她了。

“既然那边催的紧,那就早些预备启程吧,下个月初就走,到京城的时候正巧能赶上过年,也算让静姝跟他们团圆了。”

老太太看着坐在下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又开口道:“京城那边老二熟悉些,这次就派你送静姝一程,给亲家母的寿礼也要备的厚重一些,别让人家给笑话了。”

上一篇:榜下捉婿下一篇:外室

苏芷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