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京开始了两点一线的单调学习生活。
她想要跳级就得在期末考前学完所有的高一内容,但她没有那么天才,于是晚上总是花钱找老师补课,只有周末才给自己一天时间去画陶瓷厂和服装厂的设计图。
新的一部连环画进度缓慢,肖部长也没有指望她。经过这10来个月的连环画连载,也有不少人给他们周刊投稿了,他已经从中选到两本还不错、而且是讲军旅生活的,准备接在宋京京那本《厂长与女工》之后了。
奖学金的事情公布之后,全校师生都沸腾了,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空前地好。
宋薇薇已经在暑假的时候,找了个机会‘回城’了,现在没有专门的渠道给宋京京送信,她直到两周后才收到陆怀瑜的回信。
陆怀瑜:“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谦逊、虚心、不得骄傲自满。但遇到你之后,我发现这套法则开始不适用,你太漂亮惹眼,我不高调点,总怕有不长眼的冒犯于你。另外,能逗你一乐便好,我不脸红。”
估计陆怀瑜也是知道两人通信变得困难,便时常在晚上打电话到薛书记家与她说话。
宋京京跟他说了资助别人的事情,陆怀瑜沉默了一阵,“看来我还养不起你了?”得更加努力才行。
宋京京咯咯发笑:“对,是以你的名义资助的,所以现在你花的用的都是我赚的钱,是我在养你,你品一品,软饭好吃吗?”
“怪不得我最近胃口很好,想必是软饭太香了。”
宋京京超级有成就感,还特别嘚瑟:“来,小白脸,给爷笑两块钱的。”
……
薛夫人无意中听到了宋京京说资助的事情,便告诉了薛书记。
薛书记虽然没对她说什么,但也把这件事记到了心里。
9月底月考后,宋京京只去部队探亲三天,就赶回来继续学习了。
月考年级第一还是她,第二名跟她的分差比中考时缩小了十几分,人家已经很高兴了。
国庆节后,就迎来了第一次投票。
经过一个月,大家对于各自的家境已经心里有数,为了奖学金,大家也都尽量和班里的同学和谐相处,基本也不会出现因为人缘差而跟奖学金错失的事情。
她们高一年级总共413人,靠到排名前30%的贫困同学,总共10人,班长把大家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开始发纸条让大家匿名投票。
吕淑芳的名字也在黑板上,她跟宋京京感叹:“要是不用投票,这10个人都能有就好了。”
宋京京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小钱包,“可能资助者没有那么多钱吧?”
吕淑芳笑道:“应该不会吧,没有那么多钱,会来资助我们吗?”
宋京京一本正经,“要是她有钱肯定不止资助这么多人啊,还只有一年。”
吕淑芳:“也是哦,那他真是个好人。”
最后,班长统计票数,吕淑芳和班上最贫困的、每餐米汤咸菜的那名男生票数最高,得到了奖学金名额。
一大群男生欢呼着跑去恭喜那名男生,并一个个起哄着要他请客,说他们都投票给他了,有功劳。
那名男生为难了一会儿,只能应下来,就怕他不答应,他们下次不投自己了。
可,五块钱能请一大班男同学吃什么?要是不够会不会还要倒贴啊?
宋京京拧眉,她给奖学金不是让一大班人吃吃喝喝的!
也有人来起哄吕淑芳一起请客,但她严词拒绝:“这是我拼命学习得来的,不是你们给我的,我还有用,不能挥霍掉!你们也可以下次不投票给我,但我相信资助人是不希望看到奖学金被拿来请客的!”
她话音刚落,学校的广播响了起来。
“各位同学请注意、各位同学请注意,资助人不允许出现奖学金聚餐请客之类不正当用途的情况,还请拿到奖学金的同学将之用到改善伙食、购买学习用品等合理之处,否则,取消奖学金资格。”
“另,若有利用投票权怂恿、胁迫等行为,采取记过处理。”
一时间,校园里的每间教室都是一片哗然之声。
“怎么回事,资助人怎么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他是有眼线吗?”
像吕淑芳一样拿到奖学金的人,却全都松了一口气。她转头想跟宋京京分享喜悦,却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了。
上课铃响之后,宋京京才姗姗来迟,吕淑芳推过来一张纸条:“你听到广播了吗?资助人真的是个大好人!”
宋京京收起纸条,微笑着点点头,没回她。
期中考前,宋京京完成了十二生肖的设计图,并和小林再次合作,弄出了卡通青龙形状花瓶和储钱罐。
期中考后,宋京京放松了两天,某日突发奇想,拆起出版社转交给她的读者来信。
拆着拆着,她发现竟然有很多农业研究人员来信,认真询问《不凡小农民》的各种农业知识是真实可行的吗?
尽管她在书的前言强调过,这是科幻题材,纯属虚构,但可能专研农业的人,从中看出了切实可行的可能,于是想要求证。
可宋京京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就算书里提到的什么稻花鱼、稻花鸭、杂交水稻等等的技术在后世已经有特别多的成功案例,但也是经过了无数次试验之后得出的方案。
并且全国各地的水土和气候不一,她不敢贸然给人打包票。她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科研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员吧。
期中考的成绩出来,宋京京毫无意外又是第一。校长特意把她叫去办公室,告诉她整个年级的总体水平提升了很多,尤其是她们班,这不但是奖学金的激励,还有她的带动。
看到她成绩这么好,物质条件这么好还这么努力,同学们很多都被她感染,并且相信她所说的,好好读书就算没有大学可读也有其他出路。
不但如此,他们学校有很多人也尝试着写文章投稿,有十来个人都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赚到了外快。
宋京京不敢居功,“那是别人自己的努力啦。话说,我什么时候能参加跳级考试?”
校长:“已经向教育局申请了。你确定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对于前世的高三知识来说,现在的高一教材对于她来说真的很简单了,何况跳级考试并不需要她考很高分,平均分70分就行了。
为了准备这个考试,连陆怀瑜打电话来,她都嫌人家浪费她补课的时间呢。还是早点考完早点轻松。
校长:“你还是期末之后再考吧,不然你期末前升到高二,还要参加高二的期末考,到时候成绩下滑,也……不太好看啊。”
“不怕,我又不靠奖学金。”
校长:“……”可我们学校靠你啊!
校长:“算我拜托你了吧……期末考是三市统考。”要是第一被别的学校拿了,那可丢脸了。
宋京京鼓了鼓嘴巴,想起校长安排老师们给她补课,只象征性收一点补课费,还教得十分尽心尽力,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期中考过后没多久,碧海市的初冬季节就来了。
一天饭桌上,宋京京忽然听薛书记说,因为服装厂发展得很好,市里决定要在她们新洲县盖码头了。
她怔了一下,盖码头这件事在书里不是男女主主导的吗?并且书里的码头也不是建在新洲县。
书里,一开始为了这个事情,男女主正苦恼怎么让市委答应的时候,薛齐就出事了,帮了薛齐搭上薛书记的线,薛书记力排众议帮了他们,才成功启动码头项目,但现在……
薛齐每天都要接送宋京京两趟上下学,然后基本就跟她一样呆在家里,似乎没有机会被什么仙人跳团伙盯上并欺骗的?
因为薛齐的这个隐患,宋京京可是每周都让她九哥盯着男女主,看他们有没有往市里发展的意向,看他们有没有跟公社提起要建码头的事情?
宋京京忍不住问薛齐:“弟,你最近有没有看上什么美女啊?”
薛齐怔了一下,随即脸一红,“胡扯什么呢?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给你当保镖,还有写剧本,哪有那闲工夫想这些?”
也对,薛齐自从上次搞了一件大事之后,忽然就十分沉迷于创作剧本了。经常忽然灵感爆发,就跑来找宋京京一顿说,想要她赞美他的绝世好脑洞,还试图让她用自己的剧本画成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