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首曲子结束时,你能吸引一百个游客,那我就买了这把琴。”
“当然,失败了也有惩罚。”对着和自己高中女儿差不多岁数的东方小姑娘,Koenig先生放缓了口吻,略作和蔼地开了个玩笑道:“这条街上有家英国餐厅,如果你没能吸引到一百个游客,那今天中午,就由我来请各位去哪里吃一顿午餐,怎么样?”
众人:“……”
观众:“……”
【英国菜风评被害233】
【觉得这个Koenig大叔其实人还好,还有这谈不上英国菜风评被害,因为英国菜是真不好吃……】
维也纳时间,2019年8月10日上午十点;音乐之友协会大厦前广场。
白鸽在广场起起落落,查理教堂尖顶入云。天是微阴,铅云里看不见太阳,欲雨而未雨。
琴桌,琴凳,琴。
只身坐定在琴凳,晏歌垂首,眉睫与目光停定在七弦之上。
虽是周日,但时候尚早,这会儿协会大厦音乐厅里也无演出,因而大厦前行人不多,不过三三两两地走过。偶尔瞥见这一琴一人,眼皮却是抬也不抬的,直接就从晏歌身旁走过去了。
原因无他,只因这里是奥地利维也纳,是世界范围内都享有鼎鼎大名的音乐之城。
在这儿街头卖艺的,不说一千,总也有八百了。
要放在欧美其他国度,街头摆个东方古琴,看着很古色古香的样子,歪果仁哪怕听不懂,多少也要往上多看几眼,瞧个热闹。但在奥地利,音乐底蕴养刁了人的耳朵,如非绝世仙乐,人家真就没有听的兴趣。
看着这场景,现场众人则神色各异。
毛可意脸色淡然:反正出头的人不是她,真要翻车了她也不尴尬。
顾如归则顶着满头问号:怎么回事,晏歌还会弹古琴的吗??
据他目前已知的情况:晏歌长得什么样大家有目共睹,就不用多说了。此外嗓音唱功远胜出绝大多数专业歌手,后来甚至连苏子本人都下场鉴定。然后在支教的第三期里,还现场表演了一段拇指琴。再然后,现在——她说,她还学过一些古琴???
顾如归:“……”
内心太过震撼,顾如归不由去看柯文宇,并征求对方的共鸣,“柯老师,小晏歌怎么还会弹古琴?”
柯文宇:“……我怎么知道,她怎么会弹古琴。”
顾如归:“……”禁止套娃!
事实上,感到深受震撼的,并不只是顾如归,还有直播间里的各位观众。
【虽然小顾和柯制作人的对话有点搞笑不过……我的想法和小顾一样的】
【颜能打歌好听,多才多艺还会弹琴,嗐,不出道我都替晏小歌着急。】
有看好的人,当然也有不看好的人。
【虽然但是,以晏歌的年龄来说,就是真学古琴最多也就十年的时间,来这里表演有些……嗯。(但没有说晏歌不好的意思)】
而在屏幕之外,Koenig先生就站在一畔,侧目向那琴前的人,五官凸显的西方脸孔上,写满了不以为意。
广场尚且无人,周围十分安静。
乌云,阴天,广场。
这是2019年8月10日早的维也纳。
当晏歌抬手,抚动第一根琴弦时——
天尚未雨。
第47章 合欢 上帝之手。
晏歌将手落在弦, 轻拢而慢捻,乐声舒放缓慢,渐渐从那七弦上流泻而出。
在弦之上, 她眉微凝。
一、二、三。
三个节拍过去, 古琴三声之一的散音流泻,低沉,旷远, 令人如身置高谷山巅。一张、一望, 山下情景, 便尽在掌控。
沉沉七弦,静听松风。
是高大的巍峨的,是庄严的森冷的;
是身负万物、背载众生的——
高山。
倏而, 散音收,泛音开, 弦音清泠,如山涧流经溪谷;又转而急促, 如九重天下银河瀑布。时慢而时急,忽缓而忽猝,琴前人低眉信手断续弹拨,那乐音也便若断了线的珍珠,从珠链坠落、从弦歌迸发。
是快的是慢的,是纤细的是澎湃的;
是源远流长、润物无声的——
流水。
Koenig小哥与Koenig先生都是业界内行,对世界名曲亦有涉猎, 闻及此, 彼此对视一眼,满目均是了然。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名曲, 亦属中国十大古曲之列。因其后有先秦时期伯牙子期一段佳话故事,是以,高山流水也代指知音。
《高山流水》原是一曲,然从唐代后,《高山》与《流水》便各自独立出来,成为两首单独的琴曲。到近现代,二曲中的《流水》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也更为人所熟知。
听着琴音,Koenig先生视线在抚琴双手上稍稍凝滞。
这位东方小姑娘所演奏的,是完整的《高山流水》。
一个音高,两首曲目,演奏《高山流水》的难度当然比演奏单纯一曲的《高山》或者《流水》要来得更高。而她技巧非常娴熟,动作神态也显得放松——显然,弹一曲完整的《高山流水》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以Koenig先生多年积累的音乐素养,此时此刻,他听得出:这位小姑娘的古琴技艺很精,并不只是她刚才所说的“学过一些”——大概,十年以上?
Koenig先生这样估计着。
就十几岁的年龄来说,能将《高山流水》演奏成这样的精湛,已经算是很有天分。
虽面不改色,对着这位来自东方的小姑娘,Koenig先生心中却已生出些许欣赏。
不过——
还是平了。
高山是平,流水也是平。
作为古琴琴声不平淡的论证,这支曲子缺乏说服力。
Koenig先生是音乐权威,听觉感官极度敏锐,音乐品位极高,所以会有这般观感。但,于直播间观众听来,这样的琴声已经足够惊艳。
【又安静又好听!感觉很适合做大作业的时候单曲循环诶!】
【很[可]!所以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
【是名曲《高山流水》……好残酷,我是古琴八级的,怎么感觉我弹得远远比不上晏歌妹妹乌乌】
【……】
弹幕发得密集,而在屏幕外,亦有三五成群的歪果仁闻乐上前,不时掩口悄声交流一二。
“嘿老兄,那个亚洲女孩儿是在弹琴吗?”
“啊好像是。”
“Ummm这歌听着不错,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然我回去可以下载一首,用来当摇篮曲哄我家的trouble 2。”
“……”
手落在琴,晏歌看不见弹幕,亦无暇顾及四周,仍是垂首,全神专注七弦。
古琴有“一琴三声”的说法,也即散音,泛音与按音这三音。三音当中,散音低沉空旷,泛音清泠空明,按音则不拘一格,共有一百四十七个,极富变化。
先前的《高山流水》,她在演奏高山部分时多用散音,流水部分则多用泛音——按音虽也用上了,但与主旋律相比,并不显得突出。
散音收,而高山远。
泛音尽,则流水止。
高山流水皆不见,晏歌抬手,徐徐地,将指腹按在弦上。
静,止,停。
曲没了声息。
Koenig先生流露出松弛之意,也在同时,直播间里观众纷纷问询。
【这就没了?】
【有点可惜,我还想再听的[愤怒的小鸟]】
【感觉这个吧……老实说听着还行,不过完全就应了那个姓K的大叔的评价,就是很平淡啊。不要说说服这个外国大叔了,连我都没法说服EMMM】
【……】
这就停了吗?
Koenig先生收回目光,直播间观众表示遗憾,现场听众则抬脚要转身离开。
也就在此时,一声清越动地起,也若山林风啸,从四面八方疾驰而来!
Koenig先生的目光再度投向那琴与人,直播间里则被感叹号刷了屏,而那风声入耳,原欲离开的外国听众不觉驻足,彼此间大眼瞪着小眼。
“我好像听到了风的声音?”
“我也【。】”
外国听众不由面面相觑:可今天的维也纳风力极小,又是快要下雨的阴天,哪来那么大的风声?
于是,不觉地,众人转首,朝着那声源望去。
一琴,一人,一抚弦。
也便于随意撩拨之中,风啸已如笔直利箭,大大小小,尽数从弦的弓上拉满,而后飞出!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