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存手册(64)

“老师?”慕水寒讽刺地一笑,“皇上忘了臣说过什么吗?天家母子尚且不可不防, 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师。”

慕水寒说得对。

这么久以来,裴熙的确是人人都 * 防着,也包括他。

世人只当皇帝乃是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着世间所有的一切,却不知帝王难做,像裴熙这样的女帝更是艰难。

裴熙忽然感觉很累。

一想到尹家可能有问题,裴熙就想起来那个总是死皮赖脸地黏着她的美少年。

尹雪城也会是这场阴谋中的一员吗?

这个问题光是凭空猜测是没有答案的。

好在如今慕水寒愿意帮她,起码是表现出了愿意为她效力的样子。

裴熙想了想道:“不如这样,后宫这边朕让人盯紧了柔妃,宫外尹家那里,水寒你多费些心。要想定柔妃的罪,还需找到更加直接的证据。毕竟琴心只是一个宫女,还是一个反复背主的罪奴。她只能给我们提供线索,却不能作为铁证处置柔妃以及她身后的人。”

慕水寒见裴熙终于肯松口,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看裴熙先前对尹家那种晦暗不明的态度,慕水寒还担心裴熙是不是看在她和尹雪城的情分上不愿意调查尹家。

现在裴熙既然答应了让他去调查尹家,就说明尹雪城在裴熙心里也没那么重要。

慕水寒自然高兴得很。

“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在最短时间内查明真相。”

裴熙点点头:“琴心朕也交给你了,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慕水寒刚刚应下,危江入内通传,道是萧大人来了。

萧宴是乾元殿的常客,几乎每日都要来。

反正事情也说的差不多了,裴熙看向慕水寒,用眼神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慕水寒却像是没看懂她的眼神一般,没有立即告退。

他站在那里,不知想些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裴熙正要忍不住开口,慕水寒却忽然道:“那臣就先告退了。”

裴熙立马点头,在他临走前还客气地说:“前朝后宫这么多事儿,辛苦你了。”

慕水寒听了这话却不见多么高兴,甚至脸色更沉了几分,只道:“此乃臣分内之事,皇上不必客气。”

说完便朝裴熙一礼,转身大步离开了乾元殿。

萧宴进来的时候,有些奇怪地问裴熙:“皇上可知水寒这是怎么了?他看起来情绪不大好的样子,我同他说话,他只点了个头就走了。”

“谁知道呢!”裴熙一头雾水地说:“这个慕水寒实在是太喜怒无常了,还是你性子好。阿宴你快过来,给朕讲讲华北的灾情如何了。再过两日朕就要上大朝会了,心里总得有些数不是。”

萧宴面色复杂地说:“皇上放心,华北的灾情近来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原来是这回朝廷派去的钦差睿王年富力强,十分能干。他一去华北就拿下了好几个中饱私囊、不干实事的贪官,还效仿先祖的治灾经验安置流民、分配物资,一时之间睿王声名大振,极受普通百姓的拥戴。

只是相比之下,裴熙这个皇帝的名声却是一日差过一日。

不知是从哪里传出了谣言, * 称“华北大旱乃是昏君无道,降下天谴”所致。

如今这谣言越传越凶,就连京城这天子脚下都有人这般议论了。

裴熙闻言顿时有些忐忑:“这……怎么会这样?”

说来这种谣言算是可大可小的事情。

往大了说,裴熙这个皇帝先前的确算是昏庸无道。天降大旱,导致饥荒,裴熙身为皇帝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若是谣言四起,民心不安,甚至很有可能引发动乱。

往小了说,天灾就是天灾,而非人祸,并不能全然怪到裴熙这个皇帝的身上。

反倒是那些四处散播谣言之人竟敢攀诬圣上,其心可诛,论起罪来杀头灭族都不为过。

裴熙还没想好要怎么应对这些谣言,就听萧宴沉声说道:“靖宁侯府在京中也算有些人脉,所以微臣还听到了些不好的风声,道是温太后一系的大臣们届时很有可能在大朝会上当众提及此事,让皇上下‘罪己诏’。”

“罪己诏?”裴熙皱眉。

萧宴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其实发生天灾之后,天子发出罪己诏是有不少先例的。只是请皇上恕臣直言——罪己诏于圣明君主而言并无太大影响,毕竟他们先前的功绩都摆在那里。可皇上此前甚少理政,只怕温太后一系会不依不饶。若是皇上顺着他们的意思颁布罪己诏,依臣私心里揣度,下一步他们甚至有可能逼迫皇上退位。”

萧宴是自己人,所以这话虽难听,他却没有遮掩,而是先将最坏的情况告诉了裴熙,好叫裴熙心中有数。

裴熙以为萧宴说得很有道理。

如此一来,她倒是不能轻易地把这场天灾的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了。

裴熙从未觉得自己能做一个旷古绝今的圣明君主,但她以为,在其位谋其政,若是自己退位,让年幼的小皇子继位、让温太后辅政的话,只怕这个国家会更加乱作一团。

“阿宴,你快帮朕出出主意——朕该如何是好啊?”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裴熙脑中闪过许多个解决的方案,却都觉得不够妥当。

萧宴沉声道:“微臣以为单凭皇上一人的力量,恐怕难以定此事的乾坤。如今最不想皇上退位的、让温太后一党上位的,当属永寿宫的姜太后。据微臣所知,姜家与朝中诸位大臣交好。皇上不如与太后娘娘共同商议此事,想来太后定然愿意相助。”

裴熙点点头:“好,朕一会儿去永寿宫请安的时候,就同太后好好商议此事。”

傍晚裴熙去永寿宫的时候,才一进门就被姜太后抓住了双臂。

看来姜太后也听说了传到京城里的谣言:“好孩子,母后正想去乾元殿寻你呢!”

裴熙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她不大相信有这么巧的事情。

虽然说萧宴是自己人,不过有些话裴熙也不好意思在他面前说。

其实有一点慕水寒说的没错,裴熙觉得姜太后恐怕并非完全与自己一条心。

不然的话,姜贵 * 妃的父亲姜豪可是掌管京城戍防的兵马司指挥使。以姜家在京城的势力而言,他们不可能比萧宴还要晚听说有关于裴熙的谣言。

裴熙是姜太后的亲生女儿不假,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在这皇位上坐上一日,姜太后就有一日从被太后宝座上拉下来的风险。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或许姜太后会更想让三皇子登上皇位。毕竟三皇子尚且年幼,比裴熙更好控制不说,还是个真正的皇子。

只是姜太后最终还是给裴熙出起了主意,想办法帮她保住皇位。

或许是出于真心,或许是因为扶三皇子上位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眼下情势危急,裴熙顾不得那许多,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只见姜太后恨恨地说道:“华北那边的旱灾都过去这么久了,忽然间传得这么邪乎,肯定是有人背后主使的!只可恨这幕后之人极为狡猾,并不是从京城兴起的谣言,你舅舅就是想帮你查一时之间都无从查起。”

说到这里,姜太后特意停顿了一下,看裴熙的脸色。

裴熙忙道:“母后放心,朕知道此事不能怪舅舅。”

姜太后满意地点了下头,继续说道:“依哀家说,京城之外的人怎么说、怎么想暂时还不打紧,关键是不能叫这些谣言继续在京城中蔓延下去了!”

裴熙虚心地问:“母后的意思是?”

“不如让你舅舅派人在京中搜查,但凡有敢背后议论皇帝者,皆捉拿下狱。再寻两个典型当众处斩,杀鸡儆猴。”姜太后冷笑道:“那些个市井小民一旦看到有人为此而掉了脑袋,定然不敢再多言。至于两天后的大朝会……哼,皇帝放心,不是只有他们温家有朝臣支持的!”

第六十五章 国师

裴熙听了姜太后这话, 一时之间只觉哭笑不得。

没想到两宫太后暗中争斗了这么久,如今竟因为她的事情要在明面上起冲突了。

想到大朝会上两方势力唇枪舌战的情景,裴熙苦中作乐,竟觉得有些好笑——这架势怎么这么像是两伙江湖势力要火拼呢?

她只能说姜家不愧是武将出身, 姜太后这做法听着挺痛快, 仔细想来却是不大妥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