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情绪很稳定(251)

作者:2月28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临江君好歹算是救下了几个。听说,赵宁男也算老谋深算,茶娘子都被她抓了。连远在济物的谷娘子,都已被她骗在回去的路上。实在是令人发指。要不是临江君,这赵氏都要绝种了。赵氏那位舅夫人因故不在家,赶回去气得,把她棺材的踹开了,要不是大姑姑发作,恐怕要把她拖去喂狗的。”

“临江君为了阻拦,都受了伤呢。就是被那个赵宁男打的。”

满篇的鬼话。鹿饮溪到真是个信口雌黄的行家。赵沉舟听着,冷笑了一声。这些鬼话,他一个月前就已经听说了。

没什么新鲜。

背起米袋转身,便猛然止步。

人们口中的临江君穿着重裘,虚虚拢着,站在街角淡淡看着他。

而其身后的纸人,虚虚晃晃上前来。

世人见到这样的纸人,自然知道,这里有了不得的大修士,都连忙让开些。

这纸人从自动分开的人潮中,缓步而来,满脸堆笑:“我家主人请郎君借一步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11 00:53:15~2021-01-11 17:33: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剃刀与安息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曲贰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6章 、水境(一)

京半夏是在英女与济物山主人到达瀛州赵氏大府之后的第三天, 离开瀛州城回蚩山的。

他在蚩山修建了一所书楼。这些几百年,闲得无事,以收集书册典籍来打发时候。

书楼就在蚩山神殿后面。楼不高, 因建成不过百年,并没有太陈旧的痕迹。站在阁门, 抬头看, 楼上并没有挂匾额。不过楼身,布满了龙纹。

步入其内,楼中因书简不多,还显得有些空荡。

京半夏举步向内走, 路过一排排的书架,最后停在最窗边的一个架子边上。

上面放的,都是些常见的书册,

因常有人打扫, 到干净整洁, 不过多是些旧书。

上面有许多写写画画的痕迹, 还有一些页角残缺或卷曲。

管书楼的仆役, 敛眉垂首候在门口, 不敢打扰他, 不过免不得, 跟候在外面的曲尾打听出了什么事。

赵府的事, 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

又问:“不是说,新收了一名弟子,怎么却不见?”人没了,那新建的小楼,是要停建,还是如何呢?他拿不准, 所以要问。

因京半夏从不使人修缮,蚩山屋舍,许多都已经年久失修而损毁了。现蚩山中人住的地方,都是自已新建的。旧区早就荒废。先前曲尾说山上要添人,他们自当是连忙准备。可现在,又不见人。

曲尾叹气,低声说:“小娘子贪玩,但人一早就找着了。虽然是还没去接,但迟早是要回来的。那住所也更要上心些。”

仆役说:“知道了。”几个弟子住所,都是他来监工,也不是第一次了。

曲尾摇头,重点强调:“给主家是怎么上心,给这位小娘子便要怎么上心。”

仆役连忙道:“是。不敢怠慢。”

曲尾吩咐完,端着茶进楼去。

便见京半夏站在窗边,桌上放着两本启蒙册。

这两本一打算,确实是不大有不同。一本显然年代久远。

但走近便可以发现,书册上的字迹是一样的——这书册并不是印制品,而是整本手写所成。字体娟秀。颇有风骨。看得出是女子手书。

京半夏没有回头,但说道:“这是我母亲的字。”说着翻开两本书册的第一页,手指抚过扉页上的名字与图章。较新的那本,扉页上是没有申姜这两个字的。旧些的那本上有。不止如次,里面每页还有些笔记。

“小姜娘子怎么会有夫人的手迹呢?”曲尾不解:“夫人当年写了两本吗?”

京半夏没有回答,只一行行地看着。看到一处,停下来。

那一处有个错字,大概抄的人没有发现。

另一册同一页上,也有这个错字。

就算是本来就有两本,也不可能错都错得一样。

并且既然是手书,字的大小排序,每列数量,都不会那么精准。哪怕是同一个人写,最后成册也会有所差异。

可这两本没有。

曲尾轻手轻脚过去,把茶盏放在桌上。

京半夏入下书,拿起茶盏,掀盖拨开浮叶,浅尝了一口。不过显然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

放下茶盏后,凝视两本书册许久,突然伸手,将其中一册中的中页撕了下来。

然后翻开另一册。似乎在查找什么。

曲尾吓了一跳。

这是京半夏母亲手册,他一向十分珍视的。

正要劝一句,就见京半夏怔怔站着,盯着手中的册子,许久都没有动作。

他不解,走近些,便见,京半夏手中那本,没有被撕的较旧的那本册子,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可现在,恰恰是那一页,凭空消失了。而书脊处留下的残页,与刚被撕坏的,较新的那本竟然完全吻合。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只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两本,根本就是同一本书。

虽然看上去一个新,一个旧。并且旧的上面,还写着申姜的名字,有许多她的笔迹。

但这就是同一本。

京半夏拿起桌上的笔,醮墨在新一些的那本上,写下一个字。

而较旧的那本上,也缓缓有同样的字,在同一样的同样位子显露出来。

他停笔怔怔出神。

“吴姜,是吴偃师亲生的吗?”京半夏突然问:“她母亲在哪里?”

京半夏在吴家见过申姜的画之后,就叫曲尾去查过这家的底细。

曲尾回说:“邻居说,吴偃师从太虚城移居到此处,来时就带着孩子。是刚出生的样子。问起他夫人,他说是夫人难产早逝了。后我又去太虚城问过,城中并没有什么人认得他。只有个城郊的农夫,说他现在所住的那院子,是吴偃师转手卖给他的。因这院子还与周围的农人有些纠纷,到如今还总因此事发生口角。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什么纠纷?”

“说是,那院子是一夜之间建起来的。就建在别人农田上,却并没有与农人商议。当时农人发现被占了农田,闹得很大,纠集了一大群人跑去围了院子拍门。讨说法。结果里头男女两人,当场爬墙逃窜了。”

曲尾犹豫了一下:“但我问询,对方说话间,似乎形容那院子老旧。我就觉得有些奇怪。不说一夕之间,在有农人劳作的田间,是否能不被任何人注意到,建起一个院落。即使是可以,新建成的院落怎么会是老旧的呢?”

京半夏认真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曲尾继续道:“后来吴偃师就在太虚城落户,把这院子转手卖给了不知情的人。可也是奇怪,吴偃师即是太虚城人,我在太虚城,却并没有找到他任何亲人友人,他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且太虚城的籍册上,也全然没有登录过此人。城中哪了有见过他的人,却并没见过什么同行女子。至于之后,他似乎就四处游历去了。没有在太虚久呆。至于游历的去处,我也已经查证。一路有迹可寻,但并无什么异样。”

唯一的异常,就是他、申姜、院子的出现与存在。

“他家存的那副画上,大概便是申姜与他被农人围攻时的情形。两人在太虚城分别之后,他去游历四方,而申姜去了眠川。”京半夏喃喃地说。

他手在启蒙册扉页的申姜两个字的抚过:“那是我父亲出丧的时候。她去眠川找我。”当时,她并不是随意乱走,无意遇到他,她本来就是去找他的。

她是为了他而来的。

申姜与吴偃师,也并不是像吴偃师之前,与他所说的那样,两人偶然相识。

他们两人,是跟那院子一齐突然出现的。

京半夏抬头看向书楼。

这楼上,还有没有完成的颂法。

为防失窃他已经打算,把书楼以颂法加持,放置到自已的元神之中去。放置在元神中的东西,除非持有者湮灭,否则生生世世都会如影随形,不可剥离继承。

他之所以这么做。原本是想着,好将‘那本书’也妥善地保存起来。

只是他杂事繁多,到现在也没能做完。所以楼仍然还在蚩山神殿后屹立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