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226)

作者:卷毛猫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是他先拿了十万两还到户部,然后又跟户部签的新的文书,答应以后每年再还两万银子。”

贾母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然后又问道:“那咱们家怎么还银?你们兄弟可有了章程。”

这会儿贾政不说话了,只是一脸戚戚然的看着自家兄长。

看着老母和兄弟只瞧着自己不言语,贾赦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开口说道:“按说我作为兄长,又是府里袭爵的人,自然应该多担一些。

只是现在咱们府里这些家业全都在二弟两口子手里,所以咱们怎么还银子,。还得看二弟怎么安排。”

话说的都是事实,贾母和贾政便是心里有些不乐意,也不能说出什么反驳的话。

只是家母还是有些没好气的说道:“你怎么不看看你大表弟主动帮着兄弟承担了那么些债务,就知道把你身上自己推了个干净。”

贾赦有些委屈的再次开口道:“老太太,要不然咱们家也跟史家一样把产业分了。然后我也多拿几分家产,用来还上朝廷的亏空。

当然跟着咱们府里爵位绑在一起的那些东西得先扣除出去,毕竟咱们都知道那些虽然是由我这个袭爵人继承,但是凭谁都不敢动用的。也只能跟爵位一起供奉着。

剩下的家产要是我只要二弟多让给我两三成,咱们家的那笔亏空我大房全担下来,也未尝不可。

到时候我也跟史家表弟一样先还上一部分银子,剩下的那些银子也分年头再还清楚。”

贾母和贾政听他说要把那些亏空全都揽在自己身上,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再想想分家产的时候还要多分给大房一份,他们又有些舍不得。

只是人家既然主动担下了那笔亏空,多得些家产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还真不能说什么反对的话。

贾母有心不分家产,想还跟之前似的就那着这么混着。只是为了小儿子的前程,她也只能下了这个决心。

犹豫了再三老太太还是开口跟两个儿子说道:“既然这么着,咱们家也跟你舅家一样行事。

把跟爵位绑在一块儿那些个不能分的东西先除开,剩下的产业咱们也分成三份。

留下一份给我养老一份,剩下的给你们兄弟一人一份。

至于咱们家的亏空,老大你既是兄长又袭了爵位,那就跟你舅父家一样也由你来负担。

你放心,分产业的时候,我和你兄弟也不会亏了你去。”

老太太还要占一份家产,按说贾赦是吃亏的,毕竟她老人家偏心二房都快偏的没边儿了。

只是这个结果可比之前那样强的多,毕竟能在老二两口子把家底子掏空之前分得一些家产,贾赦心里还是挺愿意的。哪怕这笔亏空都背到他们大房身上。

因为他心里清楚很,即便府里现在没分这些家产,等将来老太太百年之后,这笔亏还是得落到他这个名义上袭爵的大老爷头上。

到时候二房肯定拿着从府里掏的钱财,拍屁股走个干净。

贾赦这边同意了,贾政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想着快点还钱,那贾母也只能拍板决定分产还钱。

荣国府要给俩儿子分家产,必然要惊动族长宁国府那边。

这会儿惜春的亲娘贾敬夫人还活的好好儿的。所以听了西府那边的动静便也想着自家的那笔亏空是不是也能跟着大溜一块儿还上。

毕竟早还晚还,都得是她的后辈子孙的担子。与其担心将来子孙不济,被这些债务压垮。还不如趁着她还能替他们筹谋的时候,还了干净。

而且他们宁国府比别人强的地方就是,她只有贾珍这么一个儿子,没人再跟他往外分家产。

所以这边的家底子还算比较厚实,便是慢慢的还钱也不算什么。应该比史家和西府要强一些。

既然想到便做,贾敬夫人立时给自家在城外道观里修行的老爷写了一封书信。

跟贾敬说了一下她自己的打算,还有西府和史家的动作。

贾敬很快就给回了信,答应了自家夫人的想法,说叫儿子赶紧去办。

于是宁国府的当家太太贾敬夫人马上就带着自家儿子,一块儿清点了一遍家产。然后该卖的卖,该收的收。竟然叫她一下子把全部的亏空都给凑齐了。

别人家家户户都嚷嚷着还不起债,便是还债的也是分着年限还的。那么他们家当然也不能一下子把债还完。

所以贾敬夫人也叫自家儿子写了份折子,表示宁国府变卖了部分财物凑出来银子就先还上一半儿,剩下的也分成十年还完。

荣国府这边就不如宁国府那么利落了。尤其是贾母想要一份产业自己养老用。贾政也不想太过吃亏,想让出去的产业有限。

两边都不想让,贾赦也不能就那么吃下这个大亏。所以母子三个关起门来着实墨迹了一回。

贾赦这会儿可知道自己不是谦让的时候,毕竟那些能来钱的产业还是得争取一下儿的。怎么说那几十万银子的亏空还在他头上呢。

幸亏有了这几十万的亏空在前头压着,所以最后贾赦分到手里的产业比他预期的还要多。

而且跟史家差不多的是,那些金玉器物、古玩字画中,除了一些他大老爷看的上眼的珍品,叫他毫不客气的给挑走了。剩下的大部分东西都归了二房。

那些能来钱的庄子田地,大房得的倒是多些。

至于贾母那边儿她最后并没有拿一份产业在手里,而是叫两个儿子每年出五千两银子,作为她的养老的花用。

其实她老人家原本是想要产业的,只是架不住大儿子一个劲的叫苦,小儿子又一脸期许的看着她。

所以她才干脆说“我也不要什么产业了,以后你们给什么我就吃穿什么。”

然后这两兄弟才主动说了每年要给孝敬银子的事。

既然并不用打理产业,每年都有五千银子供她花用。贾母也就欣然接受了两个孝顺儿子的这个提议。

而且本来就家底子丰厚的老太太,也就不再执着于非得握着什么产业。

家产分好了,二房那边儿自然所有的产业都由王夫人来打理。

大房这边,贾赦实在不放心邢夫人。儿子贾琏又还没长成,他只能自己亲自上手打理产业。

贾赦也跟着史家和东府行事,他先别卖了一些不是那么可可心的古玩,还有一些乱七八糟没用的大家伙儿。

凑了大概二十万两也跟着折子一块儿递了上去,也说是剩下的银子每年还两万两,知道还完为止。

有了史家这么一打头,还有后头贾家两个国公府跟着风动作。着实又影响了一批人家,接连还了库银。

虽然大多数人家都是先还了一部分,后头的欠银还要分着年限慢慢还。但是这也着实叫户部松了口气。

实在是国库空虚,干嘛都拿不出银子的窘境,终于能缓解一二了。

至少哪里再遭灾受难,他们不至于连赈灾的银子钱都拿不出来。

对此雍正帝还是比较乐见其成的,他甚至都觉得这个带头还银的史爱卿简直就是自己的福星。

第180章 史鼏夫妇(20)

说这位史爱卿是个大大的福星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之前他弄的那个饲养家畜的秘方, 就帮着雍正帝彻底坐稳了皇位。

同时也叫整个大清朝, 前所未有的民心所向。就连当初对他们满人最最痛恨, 那些反清势力最为猖獗的江南一带的百姓,都跟着安分了许多。

现在他又主动带头还国库的欠银,真的是大大缓解了库银吃紧的情况。

接下来要是他说的那个水泥真的能弄成, 只不过一个侯爵的爵位, 他还当真算是实至名归。

梁鹏也确实像雍正帝希望的那样,在处理完了还债的事儿便又一头进了皇庄扎了根。

其实这事情简单的很, 毕竟有系统给的现成的配方, 还有系统在地图上标注了那些东西的产地。他们再实际操作一下,也是方便得很。

只是他还真不能那么快就弄出成绩来, 要不然也显不出这东西的价值不是。

再说他怎么也得装模作样的派人到各处去找差不多的原料, 毕竟哪里出产什么可不是他一个世家公子该知道的事情。

就这么着梁鹏装模作样的翻阅了不少地方的地方志, 还叫了不少的人去实地勘察。大概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才弄出来结果。

当然这期间梁鹏还没忘了顺便完善一下大清朝的疆域图,基本上把哪些地方出产什么,那些地方有什么矿藏大概都标注了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