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回现代前那些年(9)

作者:阿来来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想起了小演员去年因为贴钱接了好剧本,买不起喜欢的小吃心态爆炸的样子。熬夜修仙的时候,云绮接到江月影的惨叫电话,那效果堪比鬼片。

韩冰人看了江月影这少女一眼,想说什么但是忍住了。即使是在严苛的古代媒人眼里,十几岁也是活泼的时候,吃东西稍出点动静自然是情有可原。

韩冰人刚想说些什么家常话,就看到前面停着一驾马车。

韩冰人看着那年轻贵妇,小声和她们说:“呦,那不是晋夫人嘛。合着她刚从清泉镇回来,一来一去愣是就这么错开了。”

云绮视力不太好,等车夫又赶了一小段路,才知道为什么韩冰人的声音那么小。前面的氛围确实很不对劲。

阿宁在那里扶着颤巍巍的养父,陪着他一瘸一拐地往家里走。

少女连头都没抬,但那晋夫人倒是下了轿子,亲自把她给叫住了:“姑娘这养父开罪人,被打了一顿。要是人家对阿宁你不死心,你们可能想出什么两全之法来?徐账房这点面子,怕是都出不了清泉镇吧。”

阿宁的语气很冷:“是我运气不好罢了,与夫人又有什么相干呢。”

年轻夫人嗤笑了一声,见她快要生气了。才说了句没头没尾的“本夫人姓晋”。

奇怪的是,阿宁居然就那样低头地不再说话,想要忍让着离开了。

她们擦身而过时,晋夫人扶着发间的钗子道:“打伤这老人家的,倒是与我没什么干系。你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家,那‘纨绔子弟’不过是县城新贵的书童。可是他想动手动脚,护着你的人再占理也没人敢帮。”

阿宁回头望着她,想知道晋夫人还想说些什么。

没想到,晋夫人吊足了胃口却不肯直说:“我这一脉,女儿家不多。家里最普通的一个人,也比你见过的任何一个人护得住你这养父。若是你想明白了,明日打扮好来找我——好歹是夫君的孩子,你爹这些日子也愁着没女儿呢。”

现在不过是黄昏,可晋夫人的珠翠在这柔光下……看着再漂亮,旁人怕是也没心思欣赏了。

车上几人连忙下车,把徐伯小心翼翼地抬了上去。他伤的不重,却因为年纪大骨头不好,都痛得不太清醒了,还想支支吾吾地要对阿宁说些什么。

买小房子

“这老伯说他没事,你心里别难受。这怕是疼得厉害,嘴都不敢张咬着牙呢。”韩冰人茶看着他的伤势,“这之得吃段时间容易入口的东西了。”

阿宁这一天有半天都提心吊胆的,就那么在车夫车上睡着了。她原本只是打算歇一会儿的。

……

“哎呦,这小丫头可倒霉了。长得漂亮还穿得鲜亮,难怪被盯上。”那闲汉边嗑瓜子边喝茶,那“纨绔子弟”一走就再也没刚才的安静样子了。

“你这话说得有意思,那张哥儿之前不还烦了个姑娘家吗。那姑娘穿得可是一身褐衣,头须都不鲜亮。他看上谁烦谁,和衣饰有什么相干呢。”路过的货娘看不下去,随口回了他一嘴。

哪想那闲汉是个泼皮,登时把眼一瞪:“我说得还不对了?我看你这疯婆娘是想汉子了,一点都不知道自重!”

他这种人哪管别人死活,向那溜走的张哥儿喊道:“张哥儿!张哥儿!这有位货娘看上你——”

附近的商贩气得捂住他的嘴,又向阿宁说道:“对不住了,姑娘也知道我们开罪不起县城里的富户。那人也走远了,姑娘在这喝些东西,安心歇息好就是。老人家的腿怕是伤到了,我叫伙计去找些竹木板、乡里的医者开过应急的药草,老人家用了再离开。”

阿宁千恩万谢地给他们行了福礼,但还是隐隐听到了些真话。他们以为她听不到。

“唉,那泼皮真是失了智了。那张哥儿要再回来,指不定祸害谁呢。也不看看这里这么多人,多少人的娘子在给家里帮工。”

“我妹子都吓坏了。好在她懂事,方才没吱声……”

阿宁睡得不太好。徐伯的伤也不算重,只是需要静养。

云绮和江月影早就把他们送到了家,自然顺便好事做到底,给徐伯请了一位郎中。

这郎中见这老伯这把年纪却伤筋动骨、人都疼晕了,虽是快晚上才被折腾过来的,却也没多要银钱。

“伤筋动骨一百天,徐伯又是个账房。日日下地的人呢伤了骨头都不好过,他骨头还没旁的老人家结实。唉,我也不糊弄你们,还是直说了吧。药钱徐伯肯定是付得起,只是他之后挣的怕是要添一半到养身子里了。这年纪遭这样的罪,也是可怜……”郎中看完病,打着哈欠收拾东西回去了。

阿宁没多久便醒了,二话不说就撵她们办自己的私事去:“你们也打算找住处了,可得趁早。我也没心思说个来龙去脉,你们也总得顾好自己才能安慰我吧。”

云绮觉得她可能是真的想静静,就拽着江月影走了,对阿宁说会在一个时辰后回来。

阿宁很勉强地应了。

云绮和江月影站在院子外面面相觑,都在等对方先开口。

江月影没沉住气,掏出袖子里藏的东西,扯着她的手按了按自己的钱袋。

云绮按了半天,还是没忍住扒拉开了:“挺硬的……等等,你哪来的银子?这两个银锭得有十几两重。”

江月影笑得有些浮躁:“这个啊,我把剧组的道具给当了。”

云绮实在想不出是什么道具:“……什么道具能在那么黑的地方当十几两?”

“是给广告商推广用的宝石矿样本啊。因为开采和产地的原因,那么一小块在这儿还算是值钱的,”江月影回忆着那掌柜眼里放光的样子,“他坑是肯定坑我了,但是在安阳县应该就是那个价了。”

云绮良心有些痛,说了实话:“其实我还藏了一颗珠子的。”

江月影也没怎么在意:“我不是也藏私了,你的那个以后应急用。我听着那卫先生说的瓦房不错,我打听了下桃花巷——小些的也就四两银子,没你想的那么贵。”

云绮被这个价格震撼了:“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江月影劝她别和现代比价:“人工费用、人口密度,还有材料成本都和现代不一样。我家里以前是小地主,年景不好时请人干活多给了不少米面,人家高兴得连钱都没要,还直说我家厚道呢。”

她的解释合情合理,云绮也不再震撼了。

但她还是企图劝江月影,想买个普通些的就算了:“万一能回去,用钱的地方更多。还是省着些花?”

江月影没同意:“四两以下的可不行。怎么也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才好。再说就是我们买个茅屋,便宜是便宜了……下雨刮风谁去修屋顶?”

云绮只好不反对了,和她趁着天还亮去看房。做中间商的中介牙行不是遍地是,镇上的牙人却是有的。那对阅历不浅的夫妇就是清泉镇本地的人,就住在镇上,离得也不算远。

牙人见她们这时来,还不大高兴。但是知道她们要去看桃花巷的房子,也还是勉强陪着去了。

这时正是黄昏,她们站在桃花巷,听那牙人吹得天花乱坠。

事实证明,江月影是对的。

小瓦房

那青砖瓦房确实很有意思,却不怎么高大。

云绮陷入了思考,最终只得出了“也许是工艺和木料的限制”这个结论。

“姑娘看,这桃花巷可是好地方。虽比不上孟母三迁,但邻人们也是知书懂礼的明白人。里正的女儿又嫁到了这桃花巷的读书人家、还住着吏员的家眷。不仅如此,不少老实人家的民女民妇常来售卖货物——这在外面讨生活的女人家嘴皮子也利落,二位姑娘买东西放心又能解闷。必不会亏了就是了。”

云绮这时还没觉得牙人吹得天花乱坠。

直到这位牙人她……开始讲清泉镇过去的事,还时不时扯到这桃花巷的瓦房。

“当初我们清泉镇啊,可还是个摊贩自己造茅屋,等着路过的商贾、旅人买口汤水的地儿,那时桃花巷哪有这样多的好瓦房。然后有个过路的商贾……邻村也是点儿背,那商贾不知道是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竟是害了怪病了。”牙人越说越起劲,“那时我才多大点,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怪病。只知道照顾他的村人病死了大半,商队随从、家人,更是死得一个不剩。他这命可真是够硬,愣是把那么多人给克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