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回现代前那些年(25)

作者:阿来来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海棠的侍女低着头不说话。梁侍卫倒像是想起家中,臊得头都抬不起来。

云绮却没理他,接着对海棠好声好气地道:“海棠姑娘虽受过罪,却也没怎么听过府外的事。我拦着姑娘,也是知道姑娘与她们不同,你不多想她们也会多想。姑娘若说希望她们都能懂诗书、或自己嫁个知礼的汉子,指不定还觉得你瞧不起她们心生怨愤。若是说她们对她们而言很好了、至少没被卖了,遇着小心眼的怕是得结仇。”

海棠听了这席话,人都懵了:“左不是右不是,那还能说什么?不送算了。”

芸娘也叹道:“我也愁着这些呢,帮归帮,可说错话被记恨的事也不是没有。若是只在难时给米粮,上次去时又闹了变扭,便又是我们义庄沽名钓誉了。”

云绮被她们两个逗笑了:“雪中送炭的东西也不是白来的,你们这么难受也不奇怪,也算不得沽名钓誉。只是确实有挟恩图报之人,倒是连累得真做好事的成了软柿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说起来轻巧,难却难得很。做善事是为了助人,倒也不必在意不相干的人心里如何想。”

芸娘听了这话更难受了:“呵,我们义庄又不是圣人,哪有左脸贴冷屁股、右脸又挨过去的理呢。”

云绮打趣道:“芸娘还真是软心肠的。天道不公,你们助人便是行善积德了。若是遇到合得来的也是缘分,芸娘可遇见过如今都谈得来的?至于那合不来的只要不使坏,帮过便算了——又不是结手帕交。”

芸娘恍然大悟地向她道了谢,领着默不作声的几人冲去了剩下的几家。

几个时辰后,他们又帮了两户人。

去过朱娘子后,两家分别还有生病却无钱医治的贫家妇人、先天不足的孩童。

至于第三户,则是一位自芦溪村搬到镇上的孤女徐小鸾。

芸娘与徐小鸾关系亲密,就打算那么领着一行人进人家的小宅。

她指着那候在家门口的女子,炫耀似地道:“诺,那便是与我现在都谈得来的。”

梁侍卫卡在门口便不动了,倒是几个女子大大方方便走进去了。

徐小鸾见了生人也不觉得奇怪,还看了一眼云绮道:“姑娘便是绮娘吧?早便听说了姑娘的事,我还想着这么义气、利落的人去哪找活计了呢。今日一见,原来姑娘是在义庄做事了。”

徐小鸾住得离云绮家竟不算远,但到底是在桃花巷外。与朱娘子一样,她家里也养了只狗,还有个大一些的孩童在与小狗玩闹。

云绮一进门,便看到了院子里的小不点。那毛茸茸一团的狗儿见来的是熟人,便向她们跑来,害得那孩童险些扑了个空。

她忍不住跑去虚扶着小姑娘,定睛一看才发现是熟人:“我开门前还觉得这嬉笑的动静熟悉,像是在哪里听过似的。原来是玉珍啊。”

玉珍抱着小狗站了起来:“嗯,是我。爷爷忙着说书,拖小鸾姐姐照顾我。小鸾姐姐好厉害的,又会抄书又会画画,还懂怎么织布缝衣呢!”

徐小鸾拊掌笑道:“我便说谈得来的便容易到一处,我家小客人认识芸娘新朋友呢。”

芸娘见她头上虽是铜簪,发须与衣物却鲜亮,便与好友打趣道:“我瞧着小鸾也不像上月似地难过,倒是我多余来这一遭了。”

语毕,芸娘做势要走,却听赵小鸾在身后嘲笑道:“芸娘又犯傻了。你且去看看,米面与布匹还剩多少?铜钱更是早就空了吧。”

她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接着道:“朱娘子的孩子快断奶了,如今她肚子里没油水,更得多拿些东西才对。还有两家,近日一家的孩子还得养着。另一家的妇人重病,得找郎中抓几剂猛药、多给些买鸡蛋红糖的钱补身子熬过去。剩下的东西今日没处送不说,那几块碎布、只够吃一顿的米,芸娘……你还是带回去吧,这些天自己都够累的。”

芸娘也忙糊涂了,转身对徐小鸾说:“可我记得还有不少啊?”

徐小鸾这回真急了,连忙把她往外推:“你指不定是把哪家忘了!快补回去,出了事可怎么好。我少吃一顿又不会饿死——”

云绮与海棠目瞪口呆地看着她们两个,都没注意到门外有人喊人。

梁侍卫在门外闲得快要长草了,肚子也有些饿。

他忍不住嘀咕道:“得,都饿得闻到肺丝面汤味儿令人。”

李夏罗归家后,寻不见绮娘便四处打听。快到正午,她才知道绮娘来了这户人家,索性煮了不少面带来。

看着这门前的呆头鹅,李娘子觉着自己怕不是找错了门。

风流皇子

李夏罗心里也没底,试探地问道:“这里可是徐家?我邻家的妹子来拜访这家的女眷,您可是来办差的?”

梁侍卫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算是办差吧,路上遇着义庄的人便顺道帮了忙。敢问这位娘子,那位邻人贵姓?”

李夏罗只得回道:“她姓云。”

梁侍卫这才恍然大悟地道:“你是说绮娘啊。既然都是相熟之人,我去传句话便是了。”

他叫了半天门没人应,正打算推门而入时,那扇门竟自己开了。

云绮与徐小鸾拽了芸娘一把,她才没与梁侍卫撞在一处。

芸娘也没闲心害臊,冲过去翻看那些粮食、布料,确信自己没漏发才松了口气。

云绮看到拿着食盒的竟是李夏罗,猜也猜到是怎么回事了:“阿夏,你来找我了?我叮嘱了雀儿再告诉你们一遍,她应该没忘记才对。”

李夏罗呵了一声,道:“她与我说了,我就不能来寻你?换了旁人早就高兴得不行了,偏你性子怪。”

她将食盒打开,热汽微散开些,食盒中的食材才露了真容——里面竟是那肺丝汤与茭白煮了当汤底、浓香扑鼻的细面。

每份面都在食盒中的竹筒盛着,青白相间颇有乡野之趣。

一行人早该用午膳了,纵使这面简单,也不禁齐齐咽了一口口水。

而义庄今日之事,早有人上报给了真正的主人。

茶楼之中茶香弥漫,台上却不是说书先生而是歌姬舞伎。

雅间里说话的,竟是端柔长公主:“是个能办事的,只是她还是不去义庄为好。”

黛黛想了想,回道:“确是如此。绮娘的理虽对,但她说得直,举止间怕是会带出来一些。被帮扶之人不乏真心报恩之人。还真未必受得了这些,到头来事倍功半反而不妙。”

长公主忍不住笑她:“黛黛说的话重了些,何至如此呢。原本我是想她在铺子这边当半个管事,兼管着义庄那边的杂事。如今看来,义庄的芸娘与她说不定能义结金兰,绮娘便是不管义庄,威望也勉强够用。”

黛黛抬手挽袖,为长公主添了茶:“殿下肯为绮娘着想自然是好事,只是楼下那位……您打算晾他多久?怎么说也是侄辈,还是当今圣上的亲子。他若是拿我这茶楼撒气,我一商籍妇人哪里护得住手下人。”

长公主漫不经心地道:“黛黛夫人过谦了。楚汐与柴盼儿的事,旁人不知道我信,你是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黛黛望着帘后抚琴的柴盼儿,道:“黛黛不过是个生意人,哪有那通天的能耐。她那么个美人跪着求我,说愿为我效犬马之劳,应下也不过是利欲熏心罢了。”

听了这敷衍话,长公主脸上笑意淡了些:“有些事你我心知肚明。黛黛夫人通玄学,自己又认识不少三教九流之辈。你没坏心,我也乐得与黛黛夫人这样的能人异士喝茶谈天。只是本公主欣赏你,不是说乐意看你与那两个姑娘走得多近。她们以后会在我府上做事,走明路的总归招惹不起你的仇家。”

她抬眼看了看黛黛的脸,没想这人竟是一点都不气恼。

“在下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黛黛拿指尖拨开卷帘不欲多说,“长公主殿下多虑了。虽说人各有其命,但运道非定数,我哪有害她们的能耐。”

长公主盯着她看了半天,服软道:“确实是我多心。黛黛那相公的事,还是快些着手去办的好,这点小事本公主还是兜得住的。无论是傻子、瘸腿瞎眼,还是卧床不起之人,你在明面上都已是有这么个人的,总不能他一面都不露。”

黛黛躬身轻笑:“那妾身便谢过长公主殿下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