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瑜喜欢这样的闹中取静。木门外,是人来人往的商业气息。木门内,是宁静的,偶尔锅碗瓢盆的生活气息。
最重要的是,房间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很有效的隔出了厨房餐厅和卧室。特别是卧室的那一扇窗户,面向后院。那是一个非常安静,有一颗大树,和绿草坪的院子。陆瑜特意把书桌靠在了窗边。守着这一窗的景色,看书学习,再偶尔发发呆,都很惬意。
这是陆瑜长这么大,第一次完全独自生活。她很享受这种完全的自由,想干什么,想吃什么,想去哪儿。。。都自己说了算,而且不用顾及别人的想法。
说到别人,现在她最在乎的也就是汪洋了。
汪洋和书生的新家,离大学城近,偏城郊。他们因为有最高级别的“情侣住房补贴”,而且是两人合租,所以,很幸运的租到了一家私立学生公寓楼里的小两居。
再说,贝桑松城本来就不大。从老城区有直达汪洋家的公共汽车。对于来自北京的陆瑜,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刚搬进新家的那两个周六,陆瑜都是一个懒觉睡到快中午。然后,起来简单的收拾一下,就走到离家几百米的老城中心的广场上,坐在广场中心的喷泉边,一边看着逛街的人群,一边等去汪洋家的汽车。广场上经常有一些闲庭信步的鸽子们,陆瑜每次出门前都会事先准备好一小袋碎面包渣,等车的同时,喂喂鸽子,打发时间。
在汪洋家,经常是她,汪洋,书生三人一起聚餐,然后AA制。书生一开始有些推辞,毕竟人家两个女生有很多悄悄话要说,他在中间,身份不明,多少有点尴尬。但禁不住汪洋和陆瑜的热情邀请,同住一个屋檐下,又是大周末,就算是同学聚会,联络感情了。慢慢的,书生也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聚餐,他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火锅。说是火锅,其实是把下面条的锅放在一个灶头的电炉子上。底料,是从亚洲超市买来的“重庆三五火锅底料”,必须要用加了花椒的油炒香。涮的食材也是简简单单的,自己切的厚薄不均的猪肉片,鸡肉片,香肠,蟹棒,然后就是土豆片,白菜叶什么的。
只有到了国外后,陆瑜才真正感受到,吃火锅其实吃的是气氛。是在异国他乡驱走孤独的最佳方式。
吃完饭后,书生一般就回自己的房间做学问去了。剩下汪洋和陆瑜一边收拾,一边聊天:
“两个星期后就放暑假了,你说要去打工,准备的怎么样了?打工的餐厅靠谱吗?”汪洋问。
“应该问题不大,是华人社团的团长介绍的。敏姐那天带我去了他的餐厅,他说是社团里一个老成员的餐厅,不在贝桑松,但城市离得也不远。管吃管住,工资是按法国正规季节工的标准给的,而且,每天服务结束还会分小费。像我这法语水平,能够这么快找到份工作,挺好的。” 陆瑜是挺满足的。
“我跟书生商量商量,陪你一起去,把你安顿好,我们也放心。” 汪洋不容陆瑜说不。
“呦,商量商量,一起行动。怎么感觉要成双成对的感觉。” 陆瑜用开玩笑的方式隐藏她的复杂心情。她很感激汪洋这么关心她,这是她第一次要去独自面对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和生活,其实她心里也没底儿。但,说谢谢,她怕汪洋说她肉麻。
在陆瑜努力适应新生活的这三个月里,林宇也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新公司正式转正了。
而且不只是转正。
因为他在对外贸易大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里面有不少课程涉及国际物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正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再加上他的个人参透能力,和行动力,非常被公司看好。刚一转正,就接到了公司的通知:
六月底,去德国总部参加两个星期的新员工培训。
没想到这么快,他心潮澎拜。一是,能够这么快被公司认可,前方的路将是沐浴阳光的。二是,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出国,又是去世界强国,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在准备出国签证材料的间隙,他还特意去买了本德国旅游册。两个星期,中间正好空出个周末,应该有机会转一转,提前准备一下,到时候不浪费时间。
工作地点在斯图加特。
旅游册上写着:“斯图加特,德国西南的著名工业城市,也是很多国际品牌总部的所在地。在德国靠近法国边境的地方。”
法国边境。
多么熟悉的国家名字!她在那儿!
但是,她又在哪儿呢?
自从她走后,没有一点消息,她从来都没有给他打过电话,可她明明是有他的电话号码的。
林宇摇摇头,像是要把这刚刚产生的念头甩出脑外。
说好了不想了,要说到做到。
☆、靠近1
两个星期后,汪洋和书生如约,陪陆瑜坐上了去米卢斯的城际火车。
六月底的天气,已经进入初夏了。去打工,餐厅要求穿白色衬衫和黑色半截裙,陆瑜就没准备太多的衣服,没什么大行李。
米卢斯,紧邻法国,德国和瑞士的边境。这个交通优势,使得工业期间,城市被誉为“法国的曼彻斯特”。阿尔斯通,雪铁龙等很多著名的企业都在这里有工厂。但是,也许是因为城市的工业气息,或是因为这座城市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城区的风格并没有贝桑松秀美。
他们三人出了城中心的火车站,一边漫步观赏城区风景,一边便来到了中餐厅。
中餐厅地处闹市繁华地段,叫“北京餐厅”。
“呦,你到家啦。”书生打趣陆瑜。
“我到想呢!”陆瑜一边回书生,一边仔细打量餐厅。
餐厅的装修风格,和美国片里的“中国城” 的风格一模一样。
不大的门脸儿,用红漆木隔出门和落地玻璃窗。上面用红色灯箱打出中法语的“北京餐厅”字样。餐厅里的“红彤彤”更是“关不住”的从玻璃窗中透了出来:天花板上吊的红色灯笼,红漆木桌椅,高脚杯里插的,用红色餐巾纸折成的三折扇形纸花。
汪洋和书生陪陆瑜进了餐厅。餐厅不大,十几个2-4人桌。
推门进去的那一刻,便看见一个个子不高,很富态的女人向他们走来。
“你们有什么事吗?” 女人操着南方口音问道。
陆瑜她们是下午快四点到的餐厅。这个时间正好是午餐服务结束,但还没开始准备晚餐服务中间的休息时间,难怪会被这么问。
“我是宋先生介绍过来打工的,我叫陆瑜。他们是来送我的朋友。”陆瑜赶紧接话。
“哦,你是小陆啊。知道知道,我姓黄,这家餐厅的老板娘。” 女人立刻摆出笑脸,“来的挺早啊。”
离近了,陆瑜他们才有机会仔细看黄太太。一件淡黄暗花丝绸衬衫,一条棕色半截裙。从身上戴的金项链,玉镯子,确实感觉出了老板娘的风范。陆瑜有点看不出她的年龄。因为头发是明显染成的黑色,脸部皮肤白皙光亮,但也有比较明显的皱纹。
“我先带你去你住的地方,把行李放下,你休息一下。然后,五点半的时候,你来餐厅,一边工作一边熟悉,好吧?” 黄太太对陆瑜说完后,就把目光转向了汪洋和书生:“你们俩,今天是不是还要回贝桑松?人送到了,你们也尽早回去吧。”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陆瑜居然心头会猛的涌出一种酸楚的离别情,像和家人分别一样。她和汪洋,还有书生,不舍的道了别。
黄太太带着她从餐厅后面的楼梯上楼,一边上,一边介绍:
“这个小楼有三层。二层,我们家住。三层,预留给工人住。现在餐厅里的员工,只有你一个人需要管住,所以,这一层就是你的单人空间喽。”
还没等陆瑜欣喜,眼前的事实就让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与一层和二层整洁的楼道完全不同的是,三层从楼道就开始堆满了杂物,杂物上落满了灰尘。
陆瑜和黄太太在勉强能够下脚的空隙中前行。
走廊的第一间房间,是共用洗手间。不大的空间里,乱七八糟的堆着废弃的桌子椅子腿儿,上面同样落满了灰尘,结了蜘蛛网。透过杂物空隙,陆瑜看见了一个满是棕色水垢的洗手池,和马桶。洗手间是没有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