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看我,当然是没事的,不过那些人是不是全都捉到了?我还没问父亲,不过想来也没那么快,明天才能知道结果吧。”李初想着说。
武媚娘道:“此事到此为止,往后的事不是你该管的,记下了?”
有了武媚娘开口,李初得据理力争,“怕是还不行,那些被拐的人还没有都送回去,这可是父亲交给我和哥哥让我们一定要办好的差事,怎么能半途而废。”
要说道理,李初总有一千个一万个道理在等着你,武媚娘听她怼别人的时候自是心情愉悦,可是对上李初那会儿,恨不得李初能少一点道理。
李弘也道:“是啊母亲,这还是父亲第一次交代我去做事情,母亲,我想和初儿一道做好,让父亲高兴。”
作为一个太子,难得有机会做一件事,岂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再说这些事只是让他盯着,多学习罢了,要是这样他都不去坚持的做完,那还能做什么?
“罢了,你们要是出宫的时候记得多带些人,眼下外面的情况并不好,小心中了旁人的圈套。”武媚娘只是忧心他们的安全,要是他们出门小心一些,不会出什么意外,武媚娘只管让他们去。
“母亲放心,我们肯定会的。”就算把人捉得七七八八,不见得就没有漏网之鱼,出门就得小心。
明面上他们带不少的人,暗里至于李治和武媚娘还安排多少的人跟着他们,想护着他们,就是李治和武媚娘操心的事了。
李弘凑过去想和李初说说悄悄话,武媚娘提醒李初道:“你自己说的要经商,总不能一直纠缠此事,其都不管不顾了?”
想让李初把心思转移让李初去做别的事,不得不说武媚握着李初的命脉呢,“你可别忘了你和你父亲说过的话?”
父女打的赌,李治可不瞒着武媚娘,此时的武媚娘提醒来,李初道:“父亲总不会连这几天忙着国家大事的日子都要给我算吧?”
武媚娘意味深长地道:“那可不一定,说好的三个月,自你从你父亲那处拿了银子开始算起的吧?”
李初瞪大眼睛,要是这样的话,她可就真得捉紧了。
宣太后提醒李初:“你要明白一点,李治和武后都不想你出宫,你要是不懂得捉紧机会,接下来会有什么后果,懂吧?”
懂啊懂,有什么不懂的,吕太后:“事到如今,该你做的,你能做的都做完了,接下来的事还是交给他们去办,你只管安心的经你的商,研究你刚要卖的布料。说来你要是学会了也得教教我们,让我们都能学学,以前的时候我们穿的衣裳也没你们穿得好,这要是能发财,我得学着些,以备后用。”
一干太后都甚是认同,觉得李初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带上她们,让她们可以一起学习!
李初完全没有问题,还是先应付完武媚娘和李弘,“哥哥,明天我们就去看看长安县令把人送回家的事办得怎么样。另外,那些被家人卖到人贩子团里,真正无家可归的人,母亲,我想把他们留下来,培养成为帮手。”
一开始就起的念头,现在得捉紧机会和武媚娘说说,武媚娘一下子看向李初,“你身边的人不够用?”
李初摇摇头,“不是不够用,只是想多备一些,他们都是家里人不要的,要是放他们回去,或许我们这一次都白救他们了。母亲,我想把他们留下,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母亲,你就帮帮我呗。”
武媚娘倒是明白李初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真有这样的想法,因此才会想求得她的同意。
罢了,救人救到底,说得一点都没错,李初现在救人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坏处,她想做就由着她吧。
“你是有什么章程了?”要不说是武后呢,李初话一出口人家立刻想到李初想做什么,立刻问起李初来,想知道李初有什么打算来着?
李初冲武媚娘讨好的笑了,“长安的县令说,像这样的事不是
第一回 ,我要是想把人留下就得立个规矩,否则要是人人都学我,却未必不会人人都像我一样把人救回去是真的想善待他们,那样一来就有可能让他们再受伤害。这件事,母亲帮我想想好不好?”
这样绝对是有利于收拢人心的好事,只要规矩给立好,世人都是一样的做,武媚娘就可以收一波人心,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
武媚娘不能确定李初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利,但是不得不说,那确实是武媚娘会答应做下的事。
“好,此事我会为你思及,寻个机会,我同你父亲说起,一定为你把这件事定下?”武媚娘思量完,李初做事不因一己之所喜,而是想到以后的影响。
早一步把规矩立下,既是约束于她,同样约束于后人,这么一个性子,武媚娘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
不过,武媚娘还是愿意由李初去做,这件事无论到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武媚娘都站出来想出一个利于百姓,利于同样悲剧发生时后续的安抚人的问题,人就得领武媚娘这个情?
李弘道:“初儿你不是没钱了吗?”
扎心的捅得李初!李初拉过李弘道:“哥哥不是说要把钱都给我,你就给吧,我算你入股,将来我经商赚到钱,按你投资的钱分红给你。”
解释一下,中心思想是要李弘的钱,李弘的小钱钱啊!
李弘倒是不在意地道:“给你就给你,花了就花了,不用还,分红的事更不必说。”
这么好的哥哥多难得!李初赶紧的道谢,“谢谢哥哥。不过哥哥要不要我还是一回事,我要不要还就是我的事,你可别多说了。”
李弘张了张舌是想劝人的,可是话到嘴边没能劝出来,算了,不劝了吧,反正他既然不打算让李初还这个钱,后续李初要怎么样,且由着她!
武媚娘看他们来回说话,和睦可亲,望着着李初的目光透着柔情,很好,李初平平安安的回事了。
*
李初为饵,终于用假账本将幕后的人尽都引出一来,一网打尽了。
涉及拐卖人口的人竟然多是朝中重臣,李治捉得一个人赃并获,就连先前失了的账本都被搜了出来,如此一来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会为了一本账本不惜冒险,账本中记录的是这些年他们把人都卖到哪儿去了,其中的人或许有人都在他们府里。
卖到别处的人还罢了,在他们府里的人,一但问出来后他们哪一个能逃得了?
只是拿了真账本的他们亦不自知,还以为李初那么聪明,早早地把假账本换下来,就是防着他们去抢,毕竟他们并没有记下账本,虽然上面的账记下他们府上的人是真的,总还是怕有其他的账本。
一开始就利用他们的恐惧来作饵,眼下果不其然的得偿所愿了。
所有涉案的人,最后由三司会审,主谋杀人者,一律处以斩立决,其他人该怎么判的就怎么判,总之是一个都不曾放过。
案子判定,李初看到自己威望和民心都有所增加了,加的还不少。
太后群里也十分的高兴,宣太后:“增加了增加了,我的积分加了啊!”
吕太后同样兴奋:“我也是,我也是!”
至于都增了多少,李初决定不问的好,她的积分涨的是她们的总和,说出来怕刺激大发她们。
长安县令有李初和李弘兄妹盯着,迅速的将人各送回家,剩下来的人,武媚娘办事牢靠,很快把收容无家可归的老幼妇孺的章程拿出来。
她还以自己的名义开设容楼,专门收下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进了容楼的人,若是有人愿意帮助他们,可以将他们带走,可是容楼会不定时的查问,以确定带他们回去想照顾他们的人是不是善待于人。
李初得知可以安排这么一件事后,二话不说地往长安县令那里去,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尽都领了,欢迎长安县令定时查访。
人贩集团已经被全集歼灭,李初终于开始搞事业了,系统出品的两样东西,布料卡,服饰大全,李初开始攻克,简单的文字李初可以理解,要说做起来,怎么制作布料,上面就算有制作的方法,原料还挺简单的,想做成会是容易的?
还有服饰,李初一向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时候临时抱佛脚,学吧。
学也得找个专门的先生吧,皇宫里缺做衣裳和手饰的人?李初闷头往尚服局和尚功局跑!